免責聲明,以下是個人學習經驗 / 看法,不代表公司立場
終於進展到第三篇,把時間軸說的清楚一點
這次想跟大家分享 2023–2024 建立 BD Team 的種種感想:
包含:一開始建立時我認為重要的指標、經營時遇到的難題以及在這一年中團隊經營的反思。因此這次的文章會是「比較故事敘述」的,因為我也在成長的路上,一篇文章也很難窮盡一切,但只希望做個紀錄,如果剛好對其他人有幫助也蠻好的。
前情提要,這個系列文章分成五篇。如果你對其他環節有興趣,歡迎點選:
一樣提供本文大綱,給讀這篇文章你,方便查找:
掌握速度感分成兩大層面:
一、拆解年度業績目標大概要用多少課程達到,有多少的 failed 可能性,把種種預估都加進來算出一整年的總開發量。
二、紀錄團隊的「團隊執行速度感」,因為這不只是關乎「執行的速度感」也跟怎麼做「任務分配」有關,相關數字包含:
反推回去,就會知道要在何時前談完、問卷測試+交接,但為了避免透露機密,關於速度的數字不能公開,不過這是第一個需要掌握的數字。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能參考過往執行的數據,但由於當時沒有相關的紀錄,所以剛開始的兩季都處於摸黑前行,但一定要堅定的紀錄「執行的數據」。
-
這可能就是作為個人貢獻者跟管理者最大的差別,如果要帶團隊,首要一定會思考怎麼把技能複製出去。
但當我實際了解 BD 的工作後,發現這是一個非常講求「社會歷練、個人特質」的崗位,除了「簡報」跟「簡單數據分析」外,幾乎沒有其他硬技能,但軟技能倒是滿滿一籮筐。
一個 BD 在我認知中的五大能力:
不過此時,我還有點難想像 BD 要怎麼培育,才能有「固定品質的產出」。
因此把洽談中「問過的問題、合適的回應、應注意的點」盡量都記錄下來寫成 QA,但待人接物的部分,就很難具體培訓,因此想到剛開始做 PM 的頭三年,都是觀摩怎麼跟客戶做提案,到了第四年才終於有自己提案的機會。因此讓新人從觀摩會議,先從幫忙做會議紀錄開始可能是個好方法。如果有比較重大的會議,可以搭配 role play 做練習。
最後,為了提升商業認知,每兩週一次共學「商業思維學院」的課程、做案例討論。
不過是否還有更好的複製方式? 相信是有的
畢竟學無止盡,如果還有其他更好的建議也歡迎留言告訴我。
-
最後來到第三點,持續迭代提案方式,不過提案方式沒有標準答案,但每次結束後都會留下一些感受跟復盤,以下試圖總結那些真的有幫助的部分:
課程提案主要是邀請合適的老師一起來開課,但對很多創作者而言本身可能並沒有做課程的經驗,因此這份提案更多是「幫助對方想像打造課程的願景以及明確計畫」,常用的模式是 Why, How, What 黃金圈 的敘事邏輯
包含:
以上三點是我認為在帶 BD 團隊上做得好的部分,接下來我想分享這個過程中我覺得有挑戰、花很多時間猶豫、糾結的。
回憶起來,剛建立 BD Team 時,我只記得頭三個月瘋狂失眠、週末也在想工作,不過如今記憶逐漸模糊,如今回想起來最有挑戰的有兩點
-
上面講了技能培訓部分,但我最猶豫也最煎熬的是辭退夥伴。在這件事上,主要糾結點是「短板是否有辦法通過培養補足,該等多久時間」?
近一步拆解這題:
第一題:從我個人的信念中是「沒有短板」無法通過培養補足,只要想進步、只要肯花時間是一定能補起來。我也認為這就是 Growth Mindset 的核心精神,相信人有無限潛能。
不過「技能跟知識」都容易培養,但人天然的性格方面,雖然能調整,但需要經過很長的時間才有機會。
甚至退一步說,調整性格可能是最不好的選擇,因為某個性格在A環境中是優點,放到B環境內卻成了缺點,既然如此,如果性格不適合反而應該離開這個環境去尋找合適發展的環境,而非一定要修改(除非是壞習慣才需要調整)。
因此問題其實是出在「該等多久時間?」上,這題自然沒有明確答案
老實說這題不只是被辭退夥伴的問題,也可能是土壤不好,沒有找到合適的方法…等等,我也學到無論如何做出決定,對彼此都是一種解脫。
不過,如果要總結,BD 工作我會最看重「性格」、「待人接物」跟「口條」這三點有沒有基本分,還有是否本來就對 BD 類型工作有認同感。因為這些都很難通過短期培養調整。
以上都是粗淺的個人見解。
不過我也是通過這個經驗,才能體悟
選、用、育、留,從來不是容易的事。
-
講完第一個挑戰點「培育夥伴」後,來分享第二個難題「內容選題」
「內容選題」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但我也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遇到這個問題的人,所有需要 “選品 / 打造商品” 的公司都會遇到類似困難,例如:每家服裝品牌每季都要思考「下一季要出什麼款式,才會受消費者親睞」。
但誰知道呢?除了拍腦袋以外,可能只能透過做研究來拼湊方向,如果以服裝舉例,方法可能是看看上一期的設計、看看競品的設計、看看資料庫裡的數據…等。
但大致上可以簡單區分兩塊研究:
研究方法,大概有「質化與量化」兩種。但無論怎麼事前分析,研究總歸只是研究,除非進入市場,經受用戶檢驗,誰也無法確定結果會如何?
因此難就難在「沒有標準答案」。說的極端點,說不定「一個具有市場敏感度的人,拍腦袋」會比做研究更有用。因此,在選題上非常難取得「客觀」共識。
雖然我在這篇文章中「 從個體角度,BD 的職責範圍(老師開發) — 上。」詳細的分享過拆解的方式,而我本身奉行的是「哪怕我不知道做什麼會贏,但持續性做 ”勝率大” 的事,至少不會輸」的觀點,因此在這樣的前提下,速度是關鍵,「提高問卷測試市場的速度」會比煩惱更有幫助。
不過,但這樣的觀點恐怕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認同的。
但如果要帶團隊,就會需要提供一個至少「能操作」的工作流程,這點無論如何都是必須的(否則團隊的效率就會變差,時間消耗在猶豫中)。不過到頭來。但用什麼方式來判斷選題也許是沒有固定答案的。
感謝願意看我撈叨到這裡的夥伴,成長之路就是這樣吧!遇到問題、拆解、嘗試、反思、總結、再反思、再解決的過程吧~
以上就是這短短的一年裡遇到過的難題,好好反思整理,梳理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有想到再來更新)。
這個過程中,有很多的享受、挑戰跟成長。🦾 🦾
感謝你的閱讀,如果喜歡這篇你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