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心理壓力與身體疼痛:大學生的心路歷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10/6星期日是應用心理學年會的日子,舉辦在成大社會科學院,在心理學領域如此盛大的活動,卻發生了憾事──有位女學生從社科院六樓墜樓

看了看系主任和心測教授在教學平台發的公告:

「明天的心測課,鄭老師會提前三十分鐘在十點半結束,無論是否立刻有人找鄭老師,鄭老師都會在教室待到十一點半。如果你有任何想法、感受,或是需要與我討論的事情,都非常歡迎來和我聊聊。」

我慢慢開始意識到近期我自己的狀態似乎太過違常,從暑假開始已經焦慮很久了,一方面是看到社群上的比較,讓我覺得很無力,所以我才逃離社群媒體。另一方面,是對於社團有一種厭倦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我自己的狀態不是很好,沒有很多的餘力去幫忙社團的事情,但我還是強迫自己去處理這些事情,結果對社團事務好無力,只是不斷拖延或是應付,導致我時常被追殺,讓我更惡性循環,越來越不想要碰社團。對於這種沒做事卻佔著這個位置的行為不予置評,但我對於自己能力與實際不符這方面更感焦躁,我印象中的自己不是這樣的,但是為什麼我還是這樣?為什麼沒有餘力去改變?就這樣在這樣的迴圈裡面,不斷循環,我一次又一次的懷疑、攻擊與審判自己,既沒得出一個結果,還把自己搞得很崩潰。


而我的身體也在這艱難困苦的時光攻擊著我,我和我的免疫系統疾病原本和平共處,但不知道怎麼了,一開學我們就決裂了,他開始報復我,給我的生活帶來很大的困擾,每天睜開眼睛要從床上爬起,就足夠讓我疼痛,我嘗試了很多方式,像是用手拉著膝蓋,靠著核心發力起床,痛爆了!我撐不到三秒就放棄這個方法,後來試著側躺再從側邊起床,這是自己起床最棒的方式,疼痛的程度和時間都比較小。


但最好的方法還是我男朋友拉著我的手起床,他是最了解我的人,在這段很不好的時光裡,是他支撐起我的生命,我一直對自己的失能(因病不太能做的事)感到很抱歉,覺得我自己是一個獨立的個體,卻沒有辦法做好我自己該做的事,但也是他讓我知道他會在身邊陪著我,不會嫌我麻煩,也不會拒絕我的請求,我想在這裡謝謝洋。


當時我以為我只是需要休息,但休了六天的颱風假,帶給我的只有更多的焦躁和身體上的疼痛,我才發事情沒有我想的這麼簡單。


六天連假結束了,我在男友房間裡,哭得唏哩嘩啦,說了無數次的「我不想要回台南」,但我深知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下一個場景就是在回台南的區間車上,耳機裡一邊聽著系學會面試學弟妹的會議,一邊看向窗外發呆,是無盡的黑暗,車窗映著明亮的車廂,我就這樣想東想西,直到我的手錶震動了一下,我打開手機看見母親傳來的訊息,關心我是否已經到達台南,我的眼淚才悄然落下,並在電腦的備忘錄打下

離開台南的風是甜甜的滋味,離開嘉義的風是濃醇的苦味。

也因為意識到自己的心悸和恐慌,預約了學校的心理諮商(雖然要等到十月底了)。

上週一宣布放颱風假的台南火車站

上週一宣布放颱風假的台南火車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ynn的防空洞|自我成長、身心健康、大學生活
16會員
5內容數
這裡是我分享生活和創作的所在,我會分享我有興趣的內容,文學、旅行、攝影等等。
2024/10/22
我還記得距離「死」最近的那天晚上,我因為情緒很不穩定,所以開始做會讓自己平復一些的事情---寫日記,我有一本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我的生活,那裡面包含了我從學測倒數一百多天、考完學測、繁星放榜、上大學後的點點滴滴,對我來說那可能是我最私密的物品,裡面有最深處的,甚至連我自己也不知道的我
Thumbnail
2024/10/22
我還記得距離「死」最近的那天晚上,我因為情緒很不穩定,所以開始做會讓自己平復一些的事情---寫日記,我有一本小本子專門用來記錄我的生活,那裡面包含了我從學測倒數一百多天、考完學測、繁星放榜、上大學後的點點滴滴,對我來說那可能是我最私密的物品,裡面有最深處的,甚至連我自己也不知道的我
Thumbnail
2024/10/18
第四屆有事青年節主題展以「emo人生:你在煩惱什麼呢?」(my emotional life)為題,透過年輕世代流行語「emo」為核心,展覽從人生各時期的emo為入口,直面不同階段面對的大哉問,邀請人們觀察自己在各種情境下的思考與選擇。
Thumbnail
2024/10/18
第四屆有事青年節主題展以「emo人生:你在煩惱什麼呢?」(my emotional life)為題,透過年輕世代流行語「emo」為核心,展覽從人生各時期的emo為入口,直面不同階段面對的大哉問,邀請人們觀察自己在各種情境下的思考與選擇。
Thumbnail
2024/10/02
本文探討了一位年輕人在受到社群媒體雙面影響後,決定淨化生活的心路歷程。從青少年時期的熱衷到大學時期的焦慮,社群媒體像是家暴男友一般,讓人無法自拔。作者分享了與社群媒體分手的重要性,重新選擇生活的方式,並期待新的轉變。這篇文章不僅是回憶,也是對未來的期待。希望能激發讀者思考社群對生活的影響及解決之道。
Thumbnail
2024/10/02
本文探討了一位年輕人在受到社群媒體雙面影響後,決定淨化生活的心路歷程。從青少年時期的熱衷到大學時期的焦慮,社群媒體像是家暴男友一般,讓人無法自拔。作者分享了與社群媒體分手的重要性,重新選擇生活的方式,並期待新的轉變。這篇文章不僅是回憶,也是對未來的期待。希望能激發讀者思考社群對生活的影響及解決之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本文是一篇書籍推薦文,推薦所有對現狀感到焦慮的大學生。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閱讀此書的經驗,並從課業、原生家庭、自我三個面向深入探討書中內容,最後點出本書的核心價值:幫助讀者認識自己、接納不完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本文是一篇書籍推薦文,推薦所有對現狀感到焦慮的大學生。文章分享了作者自身閱讀此書的經驗,並從課業、原生家庭、自我三個面向深入探討書中內容,最後點出本書的核心價值:幫助讀者認識自己、接納不完美、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個體在面對學校恐懼及情緒壓抑的過程中,如何慢慢學會自我療癒與情感探索。作者回顧了自己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經歷,揭示了高敏感性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反思了自我趨向與成長的重要性。透過書寫與情感的覺察,作者最終瞭解到自己的能力及情感的真正來源,引領讀者思考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負面情緒。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一位個體在面對學校恐懼及情緒壓抑的過程中,如何慢慢學會自我療癒與情感探索。作者回顧了自己從幼兒園到大學的經歷,揭示了高敏感性對人際關係的影響,並反思了自我趨向與成長的重要性。透過書寫與情感的覺察,作者最終瞭解到自己的能力及情感的真正來源,引領讀者思考如何面對內心的恐懼與負面情緒。
Thumbnail
本文描繪了一名國二生在面對壓力與家庭關係中的掙扎,以及透過自殘表達自己情感的過程。在家庭中,母親的強勢與缺乏理解讓主角感到孤獨,文章生動地呈現了痛苦與渴望被關心的心情,並探討了自我救贖的可能性。此文特別引發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父母溝通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本文描繪了一名國二生在面對壓力與家庭關係中的掙扎,以及透過自殘表達自己情感的過程。在家庭中,母親的強勢與缺乏理解讓主角感到孤獨,文章生動地呈現了痛苦與渴望被關心的心情,並探討了自我救贖的可能性。此文特別引發對於青少年心理健康與父母溝通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在升學壓力下,學生面臨的憂鬱狀態和各自的舒壓方式。儘管許多同學成績優秀,仍然陷入憂鬱,表現出在校園內的心理健康問題。分享了自我舒壓的方法,並強調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煩惱與解壓方式。
Thumbnail
在升學壓力下,學生面臨的憂鬱狀態和各自的舒壓方式。儘管許多同學成績優秀,仍然陷入憂鬱,表現出在校園內的心理健康問題。分享了自我舒壓的方法,並強調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煩惱與解壓方式。
Thumbnail
10/6的應用心理學年會在成大社會科學院舉行,卻因一位女學生的不幸事件令人心痛。文章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探討了焦慮、社交媒體的影響及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在面對情緒困擾時,如何在病痛中尋找支持與希望,以及自我療癒的重要性。結尾提到心理諮商的期待,提醒讀者關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10/6的應用心理學年會在成大社會科學院舉行,卻因一位女學生的不幸事件令人心痛。文章透過作者的親身經歷,探討了焦慮、社交媒體的影響及對自我價值的懷疑。在面對情緒困擾時,如何在病痛中尋找支持與希望,以及自我療癒的重要性。結尾提到心理諮商的期待,提醒讀者關注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Thumbnail
小寶寧開始在臉書發文記錄她的高中生活,我也不禁想到,生病後的這一年多,除了書籍的分享,我也很少記錄自己的心情了,實在是太多壓力痛苦需要分解,憂鬱症發作又很反覆,情緒總是在拉扯,書寫日記的習慣依然持續,卻對於外面或內心世界沒有辦法如同從前一樣書寫更多。 今天回診的時候,醫生對我說:「辛苦了。」,
Thumbnail
小寶寧開始在臉書發文記錄她的高中生活,我也不禁想到,生病後的這一年多,除了書籍的分享,我也很少記錄自己的心情了,實在是太多壓力痛苦需要分解,憂鬱症發作又很反覆,情緒總是在拉扯,書寫日記的習慣依然持續,卻對於外面或內心世界沒有辦法如同從前一樣書寫更多。 今天回診的時候,醫生對我說:「辛苦了。」,
Thumbnail
「萬一沒有好」、「失去一切動力」心理層面造成的折磨往往是最致命無助的。這樣的痛苦不僅僅是個別的情況,對許多台灣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 在本集Podcast中,透過兩位大學生之間的深層對話,揭示心理健康壓力的真實面貌。他們的話語不僅僅是個人的經歷,更是台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縮
Thumbnail
「萬一沒有好」、「失去一切動力」心理層面造成的折磨往往是最致命無助的。這樣的痛苦不僅僅是個別的情況,對許多台灣大學生來說,心理健康問題已經成為一個普遍的現象。 在本集Podcast中,透過兩位大學生之間的深層對話,揭示心理健康壓力的真實面貌。他們的話語不僅僅是個人的經歷,更是台灣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縮
Thumbnail
「你們知道嗎?我那時候腦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很沒用,完全被自己爛到了。」看在陽明交大讀書第五年的林子涬(化名),說話語氣給人溫暖又好親近的氛圍,反而令人格外心疼憂鬱症發病的她將會多煎熬。 同儕較勁、人際關係、家庭溝通⋯⋯,大學生在小型社會裡生活,青黃不接的年紀使人特別迷惘。面對時空變化、面對壓力產生
Thumbnail
「你們知道嗎?我那時候腦中唯一的想法就是我很沒用,完全被自己爛到了。」看在陽明交大讀書第五年的林子涬(化名),說話語氣給人溫暖又好親近的氛圍,反而令人格外心疼憂鬱症發病的她將會多煎熬。 同儕較勁、人際關係、家庭溝通⋯⋯,大學生在小型社會裡生活,青黃不接的年紀使人特別迷惘。面對時空變化、面對壓力產生
Thumbnail
前陣子研習才聽到的新聞,2022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會議中審查委員問到『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雖然在報導中因提到說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回答:可能與近十年台灣高樓增加有關,而引發社會很大的譁然與輿論。
Thumbnail
前陣子研習才聽到的新聞,2022兒童權利公約國際審查會議,會議中審查委員問到『為何青少年自殺率高?』,雖然在報導中因提到說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回答:可能與近十年台灣高樓增加有關,而引發社會很大的譁然與輿論。
Thumbnail
「可我們總是放不下那些我們根本未曾擁有過的人、事、物。」
Thumbnail
「可我們總是放不下那些我們根本未曾擁有過的人、事、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