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沉迷於做甜點,從經典的巴斯克蛋糕、磅蛋糕、紐約起司蛋糕,到IG流行的棉被捲、焦糖乳酪麻糬,每一種甜點背後都可能變化出不同的做法。
每當站在廚房裡,總是面臨著抉擇:
巴斯克蛋糕要不要加優格?布朗尼該用可可粉還是黑巧克力?
磅蛋糕的配方是選擇油糖拌合法,還是全蛋打發法?
不同食譜、比例和技法,眾說紛紜。
於是,我開始不斷嘗試,將一顆顆雞蛋敲進攪拌盆裡,混合出一團又一團的麵糊,用實驗找到最適合的配方。
剛開始,我對於每一道步驟充滿期待,卻也急於求成。
為了省時,草草瀏覽文字食譜,按照指示操作:「奶油打至泛白」、「蛋白打發至尖端微捲」、「麵糊倒入烤模烤至微上色」,似乎每一步我都正確執行,但出爐的結果卻是慘不忍睹的黑暗料理。
看著眼前徒有蛋糕之形、無蛋糕之味的形體,我檢討到底哪裡出了問題。
或許,我眼中的「奶油泛白」與別人不同,「蛋白尖端微捲」在他人眼裡也另有標準。
像人生的許多時刻,我們常依據自己的理解前行,結果卻走向截然不同的道路。
這時,我轉向了Youtube,向甜點師們學習蛋糕製作過程。
每支影片的開頭,Youtuber總是將糖、麵粉等數十種食材一一分裝在透明小碗裡,整整齊齊地排放在桌上,我看著那些碗,忍不住想:「這要多洗多少碗啊!」
Youtuber們慢條斯理地解說,從食材選擇到技術操作,細膩到每個步驟。
看著他們慢條斯理的演示,我開始不耐,把播放速度調到兩倍,發現這樣反而恰到好處,仍能清楚看到每個動作、每次翻拌的力度與麵糊的質感,且比單靠文字食譜要來得直接。
試過無數食譜後,我找到幾個適合自己的甜點師。(好像找對象一樣?)
他們的食譜簡單明瞭,讓人像找到合適的伴侶一樣,願意信任他們的步驟,手把手跟著做,嘗試每一道他們推薦的甜點。
其中一個甜點Youtuber,我已經追隨兩個月了,跟著他做出了各式各樣的蛋糕。
直到昨天,我打算做薩赫蛋糕,搜尋那位甜點師的頻道名時,意外發現他居然也有實體店。
突然間,我想起一個月前,服務對象L提過他哥哥開了一家甜點店,L說他出監後打算去那裡工作。當時我問了店名,心想之後可以去關心他出監後的生活。
沒想到,L哥哥的甜點店,竟然就是我一直追隨的這位Youtuber的店。
這世界,小得讓人不敢相信。
#監所便當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