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職企業後,超想忘記的首次1on1

更新於 2024/11/1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又即將到年底績效考核的時候了,回想起去年我剛踏入企業,令當時的我非常期待的第一次1on1,卻成了我最想忘掉的一個經驗…

公職1on1 經驗?

以往7年公職經歷中,雖然法規有將面談紀錄列入考核表,但我真正的晤談次數印象中不超過2次,而且基本上算走個流程,沒有太大效果。

對,公務員其實常常不知道自己年終考績的分數怎麼來的XD

轉職企業後第一次1on1

去年到職新公司的第2週,我迎來了人生第一次正式的1on1,當時心情非常雀躍,想像著可以跟主管交流很多感受和個人發現!

「我們就節省時間,妳目前工作上有沒有遇到無法解決或是對於什麼還不了解的?」

面對突如其來的重點切入和快節奏,我完全措手不及(糗)

我仍然嘗試問了幾個問題,聽了主管回應,這些問題似乎平時就可以提出來討論或解決,1on1前應該要預先準備一些此時才能討論的議題,而我沒有預先準備,其實是浪費了這次的機會。

我頓時覺得想聊天、交流心情感受的我,好天真阿!

這次1on1帶給我的改變

經過這個經驗,我了解1on1的主要目的不是單純的交流分享,而是重點的問題解決、工作狀況更新,甚至是自我推薦、主動爭取需要的資源,也許這些部分都談完了,才是輕鬆的話題。

於是我開始嘗試在平常工作中收集可以在1on1討論的議題、深入思考平常遇到的挑戰有什麼癥結點、熟悉主管的處事風格和在意的面向,並練習讓每一次的1on1發揮更大的效用。

這次1on1帶給我的啟發

雖然我沒有成功讓後來幾次1on1達到理想中的樣貌,但還是在過程中學到許多:

1.每個人表達風格不同

主管是風格精煉果決型,必要時會用不同方式讓我理解某個概念,多數時候言簡意賅,習慣行動效率最大化。

而我的理解速度不算快,接收到沒思考過的概念時沒辦法即刻舉一反三,需要先收集充裕的資訊思考反芻,才有辦法提出自己的想法,因此經常很難在第一時間對主管提的事情深入回復。

我的思考習慣是先了解大方向再執行,並經由獨處產生想法、想好再做,風格無好壞,只是習慣的不同。

2.每個人在意的不同

我當時的主管在意績效、過程中採取的手段和目的是否強連結,且會不斷提升效率,在意「事」。

而我在意團體的氛圍、過程中的嘗試是否被認可,以帶給合作對象幫助為成就感來源,在意「人」。

所以我會覺得感受不被當時主管看見,而當時主管很可能覺得我對事情擺錯重點XD

 

經過這些差異的分析後,我逐漸調整自己的工作施力點,也不會因為主管沒有提供情緒價值而失落。

和不同格的主管相處,調適的過程中也會鍛鍊出心智的成熟度!

CNC職涯導航諮詢師 同時也是 國考辭職公務員|軟體業招募HR 諮詢時數:70+ 諮詢人次:25+ - 🩻內在探索|📝職涯規劃| 🎠行動陪跑|💪🏻自信建立| 📌思維定錨|🏅自我成長| 🖋️分享對職涯的想法和感受 - 提供溫暖₊有趣₊專業的諮詢服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在擔任公司招募工作超過半年後,發現面試經驗不僅改變了我對工作挑戰的看法,也影響了日常工作中的思維模式。我認為,語言影響思維,進而改變習慣和行動。這樣的體悟促使我開始思考,是否能將面試常見問題運用到自我反思和提升工作行為的模式中,進而帶來更多洞察和行動力。
在擔任公司招募工作超過半年後,發現面試經驗不僅改變了我對工作挑戰的看法,也影響了日常工作中的思維模式。我認為,語言影響思維,進而改變習慣和行動。這樣的體悟促使我開始思考,是否能將面試常見問題運用到自我反思和提升工作行為的模式中,進而帶來更多洞察和行動力。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這個命名原本想的叫做一回生二回熟,起因是公司評估可能需要繼續延長減班休息,經過與主管討論確認之後,就一樣把各部門的說明,人力排休版本,每個人員減班休息協議書提供。因為是短期內的第二次施行,所以各單位人員倒是沒有什麼太多意見,就在以為一切竟然如此順利的感覺下,果然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各位有過一段記憶模糊的時期嗎?我一年前的記憶就是模糊不清的。 當時我剛加入新的團隊,團隊成員都很好,但我總是難以融入。團隊中習慣將他人的失誤拍下來傳到群組,並加以告誡。其中有一名成員,情緒表達非常直接,只要事情進展不順利就會發脾氣,也常常對成員們訴苦,他在群組裡也很常「抓戰犯」,非常勤勞且字字句句
很難受........ 離開職場好長好長一段時間了,因緣際會兩個月前回歸職場。 印象中,年輕時的自己,職場中總不會令自己與長官失望。重回職場,雖不是熟悉的領域,但也還算上手。 也不知是自己或是長官的因素,兩個月的時間,長官的不信任是如此的明顯,這份工作,真是讓自己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失落與挫敗。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練習即使像無頭蒼蠅,從混亂中理出頭緒的過程很重要,至少,為了解任務,個人該做的功課是說清楚「自己的訴求」,「碰到的困難」,而且講一次沒有回響,就要多講幾次,直到引起關注。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在職場的第一週總是充滿挑戰和疑惑。對於工作及同事的期望與現實之間的落差,讓人感到困惑。透過這段經歷,作者反思了自己在職場遇到的問題,並最終做出了放下這份工作而尋找更適合自己的道路的決定。
Thumbnail
這個命名原本想的叫做一回生二回熟,起因是公司評估可能需要繼續延長減班休息,經過與主管討論確認之後,就一樣把各部門的說明,人力排休版本,每個人員減班休息協議書提供。因為是短期內的第二次施行,所以各單位人員倒是沒有什麼太多意見,就在以為一切竟然如此順利的感覺下,果然事情不是憨人所想的這麼簡單!
Thumbnail
如果公司有個內部規範流程,推行運轉也七八年以上,對於一個剛接此業務大概一年的人員,竟然可以在一年內被反應這樣流程有問題,希望可以有所調整,反應的單位來自於平行單位的非主管職。身為人事行政的自己,會如何處置呢? #管理辦法的修改流程 這個也許是表層最關鍵的部分,公司內部對於管理辦法的修
Thumbnail
各位有過一段記憶模糊的時期嗎?我一年前的記憶就是模糊不清的。 當時我剛加入新的團隊,團隊成員都很好,但我總是難以融入。團隊中習慣將他人的失誤拍下來傳到群組,並加以告誡。其中有一名成員,情緒表達非常直接,只要事情進展不順利就會發脾氣,也常常對成員們訴苦,他在群組裡也很常「抓戰犯」,非常勤勞且字字句句
很難受........ 離開職場好長好長一段時間了,因緣際會兩個月前回歸職場。 印象中,年輕時的自己,職場中總不會令自己與長官失望。重回職場,雖不是熟悉的領域,但也還算上手。 也不知是自己或是長官的因素,兩個月的時間,長官的不信任是如此的明顯,這份工作,真是讓自己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失落與挫敗。
Thumbnail
希望上回的分享,各位都能從中有些啟發。 職涯中第二回停留101大樓的時間,一年半左右,擔任高階主管職位。 號稱組織扁平的架構(確實也是如此),公司裡講話最大聲的就是業務,行銷、後勤都得聽命行事。業績做得出來,身為行銷企劃支援的人,做這做那、辛苦一點我無話可說,業績不好全怪別人,千錯萬錯都是⋯⋯
練習即使像無頭蒼蠅,從混亂中理出頭緒的過程很重要,至少,為了解任務,個人該做的功課是說清楚「自己的訴求」,「碰到的困難」,而且講一次沒有回響,就要多講幾次,直到引起關注。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