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文化大使計畫︱團隊運作的意義與挑戰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2020年開始規劃「新北文化大使」計畫時,前二年的籌備過程中,感覺是有點虛無飄渺的。主要的原因在於我的求學成長過程中,沒有團隊運作的概念和實際參與的過程。進入職場後,即便28歲在陶博館擔任小組長,也沒有接受團隊的培養訓練。雖然時不時有擔任小主管的機會,到45歲為止,可以說完全是領導團隊小白等級的主管。

在臺灣成長的青年,除非在學校有機會參與團隊運作類型的社團,或者家庭信仰是在教會長大,否則是沒有機會參與到團隊建立、凝聚和運作的過程。也因此,2021年開辦的「新北文化大使」專案,團隊的正向氛圍,讓許多人留在這個計畫長達三年以上。

日前訪談一位參與三年「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學員,他說在這個團隊裡,可以認識很多不同背景的人,每個人的參與動機都不一樣,遇到只為了拿時數而來參加活動的人間接影響整個團隊的氣氛,會令人很沮喪;但同時也很慶幸可以遇到志同道合,一起努力學習的人,讓他格外珍惜這樣的友誼。

他連續三年參與「新北文化大使」計畫的最大動機,是因為他覺得在他的求學環境中學不到他想學的東西,而在這個計畫中,可以參與五花八門的課程之外,還有很多實驗性質的實作課程和活動,是他覺得最有價值的部分。

《經濟學人雜誌》在今年8月份的網路版報導了一篇文章標題為:”Youth club in Britan have been Vanishing”,在短文報導中,描述自19世紀就存在的Youth club,近十幾年來卻面臨全英國1,200個社團結束運作的危機。在英國的一個鄉村城市Shropshire僅近50萬人口,原本有12個Youth club,這十年卻銳減只剩2個。而英國整體補助給Youth club的經費也從2011年的10億英磅,於2021年大幅減為4.09億英磅,預算直接砍半的程度,令人擔憂,這也是記者為什麼會寫這篇報導的原因吧?!

雜誌分析Youth club漸漸消失主要的原因是英國社會大眾看不出在Youth club裡的青年,有什麼直接的成就是源自於在Youth club的培育及養成。於是他們找來學者專家研究這些青年參與Youth club之後,學業及就業的成就是不是確實有比較高。

所幸研究顯示的成果被英國政府採信,近期承諾挹注3億英磅給90個岌岌可危的Youth club。記者最後道出英國的青年培育事務(Youth work)或許看起來有點掉漆,但應該不會永遠消失。

回頭看「新北文化大使」的四年歷程,「團隊運作」就像是一台汽車裡最重要的引擎,「文化養成」的課程和活動品質是汽油或電力,時不時就需要開到加油站加滿油或充電站充飽電,汽車才有辦法前進。而政府和團隊老師們的角色就是保養汽車的維護廠,汽車的外觀要維持光鮮亮麗(新聞露出),才有辦法吸引更多上乘車,停靠站有多少好吃好玩的,停靠點有多少哩程累積證明(證書),都是青年決定要不要搭車的關鍵。

時值2025年預算審查期間,這篇文章大概也只會在「方格子」裡默默地躺著。若不是己經年過50歲,或許少個20歲,身為熱血青年的我,會為臺灣的青年請命,請政府官員及民意代表,不要輕忽團隊培力的重要性,讓青年團隊運作機制繼續執行下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吳頻曲的沙龍
23會員
133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吳頻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26
50歲想重返職場的女性,考慮過離島或中南部工作,但因各種因素最後選擇留在雙北。她期望工作環境有趣且空間大,先後應徵森林小學和動物園,但都無下文。之後轉向應徵大學職缺,發現多數大學要求應徵者為現職人員。文章最後提到她還有五年時間可以繼續尋找工作。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2025/04/19
一位50歲中年婦女應徵上工作,好奇為何錄取她而非年輕有為的臺大畢業生,透過與組長、副主任的談話,揭開答案:豐富的工作經驗,特別是外派美國的經歷,以及單位希望有不同背景的人才促進多元想法。文章反思作者30歲到42歲高壓卻充實的12年,以及外派經驗對其職涯發展的關鍵作用。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教學現場與面試場合中,說話者與聽者間的互動,並分享作者如何準備面試,透過「商品化自身」的自我介紹方式,企圖提升面試委員的專注度。
Thumbnail
2025/04/12
本文探討教學現場與面試場合中,說話者與聽者間的互動,並分享作者如何準備面試,透過「商品化自身」的自我介紹方式,企圖提升面試委員的專注度。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在課堂上,除了我們這些講師和學員,還有校長、委員和志工的參與。他們各自帶來了不同的觀點和見解,讓我們能夠從多元的角度來看待社大的社會責任問題。這種經驗交流讓我們不僅會心一笑,甚至有時一起流淚。大家共同爬梳人生的故事,這過程既是整理,也是放下。
Thumbnail
文中強調國際交流活動的目及參與方式,參加交流計畫對學生學習英文和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Thumbnail
文中強調國際交流活動的目及參與方式,參加交流計畫對學生學習英文和開拓視野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2021年,國家發展委員會設立「地方創生青年培力工作站」,希望讓民間地方創生團隊能獲得支持,培育更多在地人才。鹿港著鹿計畫、北斗寶斗青村未來式、溪州老人國回春計畫皆位於彰化縣內,這三組扎根地方的團隊,如何讓社會成為眾人的學校?地方創生又該如何向下扎根?
Thumbnail
從還是擔任經建築組的工作人員開始,到後來參加菁培計畫產品組甄選,最後幸運地透過獎學金到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完成一年的交換留學 —— 本系列文章將分享我從計畫工作人員、參與者、得獎者三個不同身份與視角所看見的菁培計畫,並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與技巧。
Thumbnail
從還是擔任經建築組的工作人員開始,到後來參加菁培計畫產品組甄選,最後幸運地透過獎學金到日本武藏野美術大學完成一年的交換留學 —— 本系列文章將分享我從計畫工作人員、參與者、得獎者三個不同身份與視角所看見的菁培計畫,並分享我的實戰經驗與技巧。
Thumbnail
學校操場兩側的水泥地籃球場已經有廠商進駐,為的是明日社團博覽會,開始在搭著遮陽棚。畢竟新生訓練上的社團介紹時間,並沒有辦法讓所有社團派代表上去介紹自己,而且五分鐘內要詳細說明,也有些難度。縱然有些學校重點發展社團能夠拿到十分鐘的時間,但也是有些難度。所以需要一場社團博覽會,讓高一新生們親自接觸各社團
Thumbnail
學校操場兩側的水泥地籃球場已經有廠商進駐,為的是明日社團博覽會,開始在搭著遮陽棚。畢竟新生訓練上的社團介紹時間,並沒有辦法讓所有社團派代表上去介紹自己,而且五分鐘內要詳細說明,也有些難度。縱然有些學校重點發展社團能夠拿到十分鐘的時間,但也是有些難度。所以需要一場社團博覽會,讓高一新生們親自接觸各社團
Thumbnail
2024 第二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技青年創業營學員分享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辦理此營隊為了讓青年學子瞭解扶植臺灣生技新創的核心價值,在臺灣的生技生醫新創理念紮根,並透過課程學習專業知能與激發創業熱情。
Thumbnail
2024 第二屆國家生技研究園區生技青年創業營學員分享 國家生技研究園區辦理此營隊為了讓青年學子瞭解扶植臺灣生技新創的核心價值,在臺灣的生技生醫新創理念紮根,並透過課程學習專業知能與激發創業熱情。
Thumbnail
繼上一篇介紹城鄉共學這個活動之後,在1/24(三)出發了! 若還不知道城鄉共學是什麼,請點連結~ 學員約25人,小導演5人,隨隊家長約10人,包下一節車廂,從桃園出發到玉里車站。在桃園車站,身為小導演的我們,工作已經開始。 大約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玉里。 在火車上,小學員們都很期待部落長什
Thumbnail
繼上一篇介紹城鄉共學這個活動之後,在1/24(三)出發了! 若還不知道城鄉共學是什麼,請點連結~ 學員約25人,小導演5人,隨隊家長約10人,包下一節車廂,從桃園出發到玉里車站。在桃園車站,身為小導演的我們,工作已經開始。 大約4個多小時的車程,到達玉里。 在火車上,小學員們都很期待部落長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