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靈性提升,真的會導向「虛無主義」嗎?No No No,你可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奇蹟課程)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奇蹟課程》確實揭示了小我與物質世界的虛無本質,並指出我們所知的世界不具任何永恆的意義,但這並不代表它是提倡虛無主義。虛無主義主張一切價值和意義都是虛幻的,甚至可能導致一種「既然一切都沒有意義,那我們可以隨心所欲」的態度。然而,《奇蹟課程》所強調的「虛無」具有完全不同的出發點和終點。它並非要將我們推向絕望、空虛或疏離,而是希望我們重新找到真正的自我,回歸內在的愛與和平。

raw-image


小我與世界的虛無本質

《奇蹟課程》反覆強調,小我(ego)本身是建構在錯誤認知上的,它依賴分裂和恐懼來維持存在。「小我所營造的世界其實只是我們內心投射出來的幻象」,這世界中的一切,包括價值、意義和認同,都是短暫且無法長存的。因此,當我們被小我的錯覺所吸引,追求外在物質成就或世俗認同時,最終難免會感到空虛與不滿。這種認識讓人們可能一度感到無所依靠,尤其是在當下社會普遍追求成功、地位和財富的氛圍中,這種無意義感可能更加強烈。

然而,這種揭示並非終點。相反,課程的目的在於指出,小我本質上的虛無只是幫助我們認識到真實世界的存在,即那「超越恐懼與分裂的愛的世界」。在這個層面上,《奇蹟課程》與虛無主義有根本的不同,它並不打算讓我們停留在「一切皆無意義」的觀點上,而是希望引導我們超越小我的幻象,找到靈性的真實。


超越虛無:回歸愛的實相

《奇蹟課程》提到,「世界的虛無,反映了小我對真實的恐懼」。這意味著,當我們對外在世界的一切產生執著,將它們視為人生的終極目標時,才會落入空虛、迷失的狀態。我們無法在這些短暫的事物中找到永恆的滿足,因為它們本質上並非我們真正的家園。而虛無主義則是在承認這個空虛後,停留在「無意義」的階段,似乎不再尋求任何其他可能的真相或幸福。

《奇蹟課程》則進一步鼓勵我們:「回歸內在的平靜,尋找那份不變的愛」。這並非將現實問題簡化或逃避,而是邀請我們探究內在的靈性本質。我們的真實自我超越了小我和這個短暫的世界,這個自我無懼死亡,無懼改變,且深知愛的存在。在這個觀點下,物質世界的「虛無」並不讓人陷入消極或悲觀,反而成為激勵我們尋求真理的起點。

故事:從虛無到平靜

可以舉個例子,一位多年從事高壓工作的年輕人,渴望財富與成功,希望以此證明自己的價值。然而,當他不再年輕,也終於達到某些物質上的目標後,卻感到極度空虛,甚至陷入迷茫與焦慮。他開始質疑人生的意義,無法找到內心的平靜,彷彿被虛無的黑洞吞噬。

有一天,他偶然接觸到《奇蹟課程》,開始探索它的靈性思想。起初,他對「小我世界的虛無」感到抗拒,覺得這似乎是在否定他多年來的努力。然而,隨著學習的深入,他開始理解到,課程並非在貶低他的成就,而是讓他看到「真正的滿足並不在於外在的擁有,而在於內在的認識」。這位曾經的年輕人最終找到了一種內心的安穩,不再為外界的評價或物質上的擁有而焦慮。他不再被小我操縱,而是開始享受當下的每一刻,感受到那份無條件的愛。


對比現代靈性觀點

現代靈性圈強調心靈成長、自我療癒與幸福感,許多方法教導人們如何「達成自我實現」或「吸引理想生活」。這些觀點雖然有助於人們提升生活品質,但有時可能無意中助長了小我的追求,讓人們過度專注於個人成功或外在表現。與之相對,《奇蹟課程》直接挑戰了這種對外在滿足的執著,強調的是徹底的內在轉化

在《奇蹟課程》的視角下,「吸引力法則」這類的觀念可能仍停留在小我的範疇,因為它們通常專注於如何改變世界以滿足自己的需求。而課程的重點則在於改變我們的內在,讓我們不再依賴外界來定義自己的價值或滿足。這種觀點提醒我們,追求內在的平靜和無條件的愛,才是真正的自我實現。


結語:從虛無中找到真實

總結來說,《奇蹟課程》雖然揭示了小我與物質世界的虛無,但這並非要我們走向虛無主義的絕望,而是希望透過認清虛無的本質不是我們追求的目標,反過來探索內在找到真正的平安。正如課程所說,「當你放下對小我的執著,便會發現那份深藏在內心的愛的實相」。這份愛不依賴於外界的變遷,而是真正永恆不變的。

因此,《奇蹟課程》不是在教導我們一切皆無意義,而是在告訴我們「什麼才是真正有意義的」。當我們超越小我的虛無,回歸那份內在的愛,就能從這無意義的世界中,找到最深層的意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羅倫斯的沙龍
79會員
147內容數
「豐盛能量宣告」專題旨在透過宣告的力量,展示如何將豐盛能量顯化財富。這個專題鼓勵正面宣告和積極心態,將豐盛能量注入生活中。透過有意識地宣告自己的豐盛、繁榮和財富,我們吸引更多成功。本專題提供宣告指南和技巧,激發內在能量,以正面自信態度引導財富進入生活。這是通過宣告和能量引導實現豐盛之旅,實現個人和財務上成功的探索。
羅倫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28
從《奇蹟課程》的哲學觀點出發,探討人們容易執著於生活細節,忽略整體幸福的現象,並以提升愛的視角,開闊心胸看待人生課題。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3
這篇文章探討錫蘭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中提到的「非知情同意」陷阱,並以此延伸說明如何在各種情境中(例如:傳銷、詐騙、職場等)避免此類操控手法。文中分析了非知情同意的本質,並提供具體方法,幫助讀者在參與任何課程或活動前,能更獨立思考、理性評估,避免衝動決策,最終做出最符合自身需求的選擇。
Thumbnail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2025/02/12
本文探討一般認知的顯化法則與莫子觀點的差異。一般人認為顯化是透過改變信念、情緒和行為來吸引想要的結果,而莫子則認為世界是內在意識的投射,顯化是自動的、全面的,不需要個體操控。文章比較兩種觀點的差異,並強調莫子觀點中「我是整個夢境」的覺知,以及終極顯化所帶來的自由。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我是誰?」 透過《奇蹟課程》,我明白到,我不是「我一直以為的那個我」。真正的我,不是「小我/自我」,而是「自性/心靈」。 當我明白,這場夢是我的心靈投射出來的,並不真實;當我領悟到,真正的我,其實是圓滿無缺、純潔無罪的,而其他人也一樣。我終於可以放下對自己、對他人的攻擊。
Thumbnail
「我是誰?」 透過《奇蹟課程》,我明白到,我不是「我一直以為的那個我」。真正的我,不是「小我/自我」,而是「自性/心靈」。 當我明白,這場夢是我的心靈投射出來的,並不真實;當我領悟到,真正的我,其實是圓滿無缺、純潔無罪的,而其他人也一樣。我終於可以放下對自己、對他人的攻擊。
Thumbnail
奇蹟課程。現在是你開始意識到:不管你學不學,你都會回家。 這不是你的頭腦能理解得了的。不要思考,就簡單地去體驗吧!確實有一種方式,你能用它在世間自由快樂地生活。而這個答案,永遠都在你的價值判斷中。當你讀到這些文字:“放下你賦予這世界的種種價值"。絕大多數人的知見確實賦予了這世界價值。
Thumbnail
奇蹟課程。現在是你開始意識到:不管你學不學,你都會回家。 這不是你的頭腦能理解得了的。不要思考,就簡單地去體驗吧!確實有一種方式,你能用它在世間自由快樂地生活。而這個答案,永遠都在你的價值判斷中。當你讀到這些文字:“放下你賦予這世界的種種價值"。絕大多數人的知見確實賦予了這世界價值。
Thumbnail
📚|操練心法| 你所看到的東西不具意義。 不管是你對你房間東西的想法,或者你對你媽的想法,你對你小孩的想法,你對你伴侶的想法,對金錢的想法等等,你對任何事情的想法、顯示給你看的那些東西,都不具任何意義。
Thumbnail
📚|操練心法| 你所看到的東西不具意義。 不管是你對你房間東西的想法,或者你對你媽的想法,你對你小孩的想法,你對你伴侶的想法,對金錢的想法等等,你對任何事情的想法、顯示給你看的那些東西,都不具任何意義。
Thumbnail
《奇蹟課程》的開場白是: 沒有任何真實的東西可以受到威脅。沒有什麼不真實的存在。神的平安就在於此。  可以成為幫助我們一次又一次回歸真理的關鍵想法—尤其是當我們意識到我們並不處於平靜的心態時。
Thumbnail
《奇蹟課程》的開場白是: 沒有任何真實的東西可以受到威脅。沒有什麼不真實的存在。神的平安就在於此。  可以成為幫助我們一次又一次回歸真理的關鍵想法—尤其是當我們意識到我們並不處於平靜的心態時。
Thumbnail
眼睛矇上了世俗的灰塵, 才看不清前方未知的路程。現實生活中的疲累不堪,往往不是ㄧ句過勞就算….. 尋求心靈上的慰籍與依賴, 不管是什麼信仰,能幫助解脫苦痛真的都很好。時時憶念本心, 靈魂才能領著踏實的心,真正的自在翱翔。
Thumbnail
眼睛矇上了世俗的灰塵, 才看不清前方未知的路程。現實生活中的疲累不堪,往往不是ㄧ句過勞就算….. 尋求心靈上的慰籍與依賴, 不管是什麼信仰,能幫助解脫苦痛真的都很好。時時憶念本心, 靈魂才能領著踏實的心,真正的自在翱翔。
Thumbnail
人們很喜歡對很多人事物賦予意義,彷彿做什麼之前都要有意圖、意義才會去做。如果沒有一些特定的原因、回報、成果,那似乎這件事情就沒有意義。你也會發現有的人窮及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但真的什麼事都需要意義?
Thumbnail
人們很喜歡對很多人事物賦予意義,彷彿做什麼之前都要有意圖、意義才會去做。如果沒有一些特定的原因、回報、成果,那似乎這件事情就沒有意義。你也會發現有的人窮及一生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 但真的什麼事都需要意義?
Thumbnail
真實與虛幻的意識經驗:內在的統一性 現在,當我們陷入習慣模式,感到壓縮並開始受苦時,我們自然不希望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然而,許多靈性工具和教義旨在讓我們釋放、脫離自我構造,卻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工具和教義往往呈現出極度二元的觀點。它們告訴我們:「這就是你,你觀察事物,評估它們的真實性或虛幻性
Thumbnail
真實與虛幻的意識經驗:內在的統一性 現在,當我們陷入習慣模式,感到壓縮並開始受苦時,我們自然不希望停留在這樣的狀態。然而,許多靈性工具和教義旨在讓我們釋放、脫離自我構造,卻使事情變得更加困難。這些工具和教義往往呈現出極度二元的觀點。它們告訴我們:「這就是你,你觀察事物,評估它們的真實性或虛幻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