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來,我信,我理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忍辱」在佛教為「六度」之一。《廿字真經》以「佛曾辟支,乃證仙人」簡筆勾勒。

相關經歷在《金剛經》如蜻蜓點水,很快帶過;知名度稍低的《六度集經》與《賢愚經》則有更為完整,且幾近神蹟的傳奇敘述。所載情節略有出入,但強調忍辱的主題並無二致。

佛陀曾降生為梵志,名為羼提波梨,或譯為羼提和。因細故遭國王大肆羞辱,瞋恨心起的國王餘怒未息,截斷羼提的手腳後又割去耳鼻。爾時天地震動,而羼提顏色如常,始終不變——被割截的身軀很快回復完整。

若論生動細膩,這兩部經的描寫與文學意味濃厚的敦煌變文不相上下。《賢愚經》為凸顯佛陀不失本心,允諾成佛後必先行渡化,相關人士的前世今生因此記錄在案:佛陀證悟後最先渡化的憍陳如等五人,實即彼世大動瞋心的迦梨國王——《金剛經》譯作歌利王——等人。

唯其能忍受巨痛,因此證得碩果。這是類似故事透顯的邏輯。但面對迷惘的當代,如此慘烈的成就方式,恐怕只會嚇退許多有心入道的大眾。北京大學的樓宇烈教授對此有更為通透的另類解釋:佛經的許多說法未必是實指,如果視作象徵或譬喻,可能更為貼切。

動心忍性的類似考驗也見於基督教的《聖經》。百來歲的亞伯拉罕奉神諭,必須以獨子以撒獻祭。亞伯拉罕遵囑帶著獨子走了三天三夜,來到指定的處所。就在他準備動手殺掉以撒的剎那,天使突然出現,先是肯定他的全心信賴已通過神的考驗,接著便指示獻祭的牲口已經備妥在不遠處。這個人世悲劇因此終結。

如果你信,就必須丟掉理性、情感,全身心投入──上帝的期待果真如此?

假宗教之名進行的歛色或歛財,不就建立在如許的「全心」信仰之上?

宗教本來不脫神蹟與感應,但把信仰推到極致,要信徒全然拋開理性認知,其間必然充滿不可預知的陷阱。近世幾位佛教大師,如印順導師、虛雲大師,或星雲大師等,宣揚的都是「人間」佛教;接引大眾的正信經典或法壇,也極少以如此方式傳播。佛陀證悟成佛的那一世,更是以深入山林六年,日食一米一麥的切身經驗,確定苦行無益,轉而確立「中道」之路。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66  釋「佛曾辟支,乃證仙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田心耘的沙龍
39會員
175內容數
深信汲引經典,可以灌溉生活;回首傳統,足以應對當下。如此信仰究竟是只能仰望的星空,還是腳下踏實的土壤?一系列當代生活的實例正是此一信念的註腳。
田心耘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11
《廿字真經》先從儒家說起,轉到本節浮出「道」與「釋」。儒道釋合流,擺明了與中華文化的三大主幹重疊。除了經文明白載記的道家與佛家,廿字其實也涵融了耶教與回教,完全呼應了宗主一再宣說的:廿字真言乃融合五教精華而成。五教的經教容或有形式的差異,最後仍然指向共同的歸宿:人與天的和合,知與行的合一。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3/09
本文探討孔子的至誠之道,如何面對困境與逆境,如何在世俗的紅塵中保持內心的平靜與樂觀。文章以孔子、子路、子貢、顏回四人的對話為主線,闡述了即使懷才不遇,仍要堅持自我修養,不隨波逐流的道理。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2025/02/06
舍利弗以雙眼佈施修大乘菩薩道,淨空法師則以更親民的「看得破,放得下」從布施入手。而布施,始於物質,終於放下心上的種種執著,因此成就大智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宗教經典中不乏以忍受巨痛證得碩果的故事,讀來驚心動魄。北京大學的樓宇烈教授作了另類解釋:佛經的許多說法未必是實指,而是象徵或譬喻。宗教信仰如果拋開理性與情感,藉此斂財或斂色豈無可能?
Thumbnail
宗教經典中不乏以忍受巨痛證得碩果的故事,讀來驚心動魄。北京大學的樓宇烈教授作了另類解釋:佛經的許多說法未必是實指,而是象徵或譬喻。宗教信仰如果拋開理性與情感,藉此斂財或斂色豈無可能?
Thumbnail
用佛經來比喻,但不是宣傳佛教,只是拿佛經中的文字,解釋一個信仰宗教者,該如何處理好宗教世俗化與神聖性的分寸。 在佛教的〈維摩詰經〉裡,有一句經文說: 「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Thumbnail
用佛經來比喻,但不是宣傳佛教,只是拿佛經中的文字,解釋一個信仰宗教者,該如何處理好宗教世俗化與神聖性的分寸。 在佛教的〈維摩詰經〉裡,有一句經文說: 「先以欲勾牽,後令入佛智」,
Thumbnail
我所說的話,你要思想,因為凡事主必給你聰明。(提摩太後書 2:7)
Thumbnail
我所說的話,你要思想,因為凡事主必給你聰明。(提摩太後書 2:7)
Thumbnail
活佛老師曾在《道脈傳承路》慈悲:「誠心的基礎,必須建立在你明理之上。」本書用淺顯的文字,幫助有志學道的人破解迷惑,行走於菩提覺路,在閱讀過程中,能一步步反思、修改、調整自身狀態,使智慧成澄明。 西元二○○二年,光慧文化創辦人不休息菩薩慈示出版《覺路指南─白話譯註》,
Thumbnail
活佛老師曾在《道脈傳承路》慈悲:「誠心的基礎,必須建立在你明理之上。」本書用淺顯的文字,幫助有志學道的人破解迷惑,行走於菩提覺路,在閱讀過程中,能一步步反思、修改、調整自身狀態,使智慧成澄明。 西元二○○二年,光慧文化創辦人不休息菩薩慈示出版《覺路指南─白話譯註》,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佛陀不廢話是一本由諾亞.羅舍塔所著,楓樹林出版社於2022年出版之極簡佛法入門問答書。   這是一部很適合輕鬆閱讀的佛教入門書,是西方作者所述,因此在語調與論述上並沒有想像中以華人視角在處理牽涉宗教思想時會出現的道德勸說。而是用非常理性的將佛陀的思想以學派的理論介紹方式傳達給讀者。
Thumbnail
  而每一宗教皆有記載神通一事,常藉由神通或預知去宣傳創教者的神聖,但我認為神通不過只是經由不同空間維度,透過溝通去獲取資訊的能力而已,(例如神諭、通靈、或神明出籤詩辦事等等),而各創道者將自身的核心思維,講解述說替人們解惑,至今尚如此可行也有相通。那到底為什麼?   佛教有佛經、道家有道經、基督有
Thumbnail
  而每一宗教皆有記載神通一事,常藉由神通或預知去宣傳創教者的神聖,但我認為神通不過只是經由不同空間維度,透過溝通去獲取資訊的能力而已,(例如神諭、通靈、或神明出籤詩辦事等等),而各創道者將自身的核心思維,講解述說替人們解惑,至今尚如此可行也有相通。那到底為什麼?   佛教有佛經、道家有道經、基督有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所謂超越束縛,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像《般若心經》所說: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察一切法(財富、權勢、地位.....), 真實性不可得,有什麼好執著呢? 那才是真超越,真瀟灑。 如果以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做」, 那只是地獄種子,準備要吃大苦了。
Thumbnail
良因法師隨緣法談 良因曰: 所謂超越束縛,不是放縱自己, 而是像《般若心經》所說: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觀察一切法(財富、權勢、地位.....), 真實性不可得,有什麼好執著呢? 那才是真超越,真瀟灑。 如果以為「酒肉穿腸過,佛在心中做」, 那只是地獄種子,準備要吃大苦了。
Thumbnail
佛法不是理性 佛法是超越感性與理性,因為理性偏向法執,感性偏向我執。 如果用理性去解釋佛法,修佛法的話,還是在物質的範圍裡,頂多在精神的層次,最高只到無色界天,沒有辦法再超越無色界天。 從生物能進入氣能,再到靈能,到了靈能的階段以後,當然還有許多的層次。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Thumbnail
佛法不是理性 佛法是超越感性與理性,因為理性偏向法執,感性偏向我執。 如果用理性去解釋佛法,修佛法的話,還是在物質的範圍裡,頂多在精神的層次,最高只到無色界天,沒有辦法再超越無色界天。 從生物能進入氣能,再到靈能,到了靈能的階段以後,當然還有許多的層次。 我也想學佛乘大法 南無本師大自在王佛
Thumbnail
宗教給一般人們的誤會,就是以為簡單相信就可以得救! 真實的是...
Thumbnail
宗教給一般人們的誤會,就是以為簡單相信就可以得救! 真實的是...
Thumbnail
佛教、佛學是什麼?不同人可能有極為不同的答案。從印度的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部派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的南傳佛教;大乘佛教傳到中國且一路向東造就出韓國、日本佛教的漢傳佛教;密教傳到西藏的藏傳佛教,各有相同及相異處。
Thumbnail
佛教、佛學是什麼?不同人可能有極為不同的答案。從印度的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密教;部派佛教傳到斯里蘭卡、緬甸等地的南傳佛教;大乘佛教傳到中國且一路向東造就出韓國、日本佛教的漢傳佛教;密教傳到西藏的藏傳佛教,各有相同及相異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