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在佛教為「六度」之一。《廿字真經》以「佛曾辟支,乃證仙人」簡筆勾勒。
相關經歷在《金剛經》如蜻蜓點水,很快帶過;知名度稍低的《六度集經》與《賢愚經》則有更為完整,且幾近神蹟的傳奇敘述。所載情節略有出入,但強調忍辱的主題並無二致。
佛陀曾降生為梵志,名為羼提波梨,或譯為羼提和。因細故遭國王大肆羞辱,瞋恨心起的國王餘怒未息,截斷羼提的手腳後又割去耳鼻。爾時天地震動,而羼提顏色如常,始終不變——被割截的身軀很快回復完整。
若論生動細膩,這兩部經的描寫與文學意味濃厚的敦煌變文不相上下。《賢愚經》為凸顯佛陀不失本心,允諾成佛後必先行渡化,相關人士的前世今生因此記錄在案:佛陀證悟後最先渡化的憍陳如等五人,實即彼世大動瞋心的迦梨國王——《金剛經》譯作歌利王——等人。
唯其能忍受巨痛,因此證得碩果。這是類似故事透顯的邏輯。但面對迷惘的當代,如此慘烈的成就方式,恐怕只會嚇退許多有心入道的大眾。北京大學的樓宇烈教授對此有更為通透的另類解釋:佛經的許多說法未必是實指,如果視作象徵或譬喻,可能更為貼切。
動心忍性的類似考驗也見於基督教的《聖經》。百來歲的亞伯拉罕奉神諭,必須以獨子以撒獻祭。亞伯拉罕遵囑帶著獨子走了三天三夜,來到指定的處所。就在他準備動手殺掉以撒的剎那,天使突然出現,先是肯定他的全心信賴已通過神的考驗,接著便指示獻祭的牲口已經備妥在不遠處。這個人世悲劇因此終結。
如果你信,就必須丟掉理性、情感,全身心投入──上帝的期待果真如此?
假宗教之名進行的歛色或歛財,不就建立在如許的「全心」信仰之上?
宗教本來不脫神蹟與感應,但把信仰推到極致,要信徒全然拋開理性認知,其間必然充滿不可預知的陷阱。近世幾位佛教大師,如印順導師、虛雲大師,或星雲大師等,宣揚的都是「人間」佛教;接引大眾的正信經典或法壇,也極少以如此方式傳播。佛陀證悟成佛的那一世,更是以深入山林六年,日食一米一麥的切身經驗,確定苦行無益,轉而確立「中道」之路。
《廿字真經讀經筆記》-66 釋「佛曾辟支,乃證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