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週在工作上出了一個很大的差錯,到現在都還覺得自己十分荒唐的離譜差錯。
一直很在意工作準時的我,這次因為沒有估量好搭捷運返家的時間,線上的工作很有可能會遲到,但內心的僥倖像古代皇帝身邊花言巧語的小人,不斷慫恿著:「沒關係,等等這工作很可能會臨時取消,之前也常常這樣,我等等趕緊從捷運站搭計程車回家就好,我等等說個電腦故障這樣的理由就可以了。」
正逢下班期間,搭捷運時間比剛剛預期的更久,工作並沒有被臨時取消,可我內心的僥倖,卻還是不斷不斷地進讒言:「放輕鬆,急也沒有用,遲到總比自己突然說取消還要好。」時間一分一秒到了工作的時間,僥倖始終遮蔽我的雙眼,控制著我的心、眼、手,甚至將責任感直接囚禁大牢,居然真的用上了電腦故障的理由來塘塞。最後的下場是,因為我的遲到,工作直接被迫取消,甚至收到客戶客訴。
下一刻,我才將責任感從大牢釋放,他像個苦等多時總算有機會提出諫言的忠臣,想必剛剛關在大牢的他感到無比地「氣身惱命」吧!對於這樣的失誤,責任感開始苦口婆心,我只有後悔莫及能形容,如同〈馮諼客孟嘗君〉裡的齊王:「寡人不祥,被於宗廟之祟,沈於諂諛之臣。」都是朕被小人蒙蔽了啊!
深入探討自己的行為後,發現很多時候當我自己有一陣子表現不錯時,突然就搞出一個差錯,我似乎有種不讓自己「太好」的行為。想起前幾天聽到《商業周刊》創辦人金惟純先生在其《人生只有一件事》書本分享會中提及女兒的故事,他的女兒也是和爸爸要搭飛機時,搞錯了機票、錯過了班機,金先生沒有任何不耐煩或氣憤,反而跟女兒找地方坐下來喝喝咖啡,這時女兒說起自己常常會這樣,會讓事情在事到臨頭時,突然摔一跤,她再深入的剖析,說出自己兒時因為父母離婚,感受到自己不值得被愛,似乎因此讓自己常常習得無助。當時聽完這段我也感同身受,兒時因為隔三差五就面對貶低、羞辱的語言,低落的自我價值感變成習以為常的事,以為自己真的很差勁,不該被愛。
還好我一直有寫日記的習慣,成為我抒發的出口,回首兒童到成人這一路,我一直想證明自己,我一直要對別人好來展現自己的價值,但在自我成長中,卻會在表現好的時候搞砸,例如:想申請去國外發展,偏偏拖到報名截止已經過了、拿到專業證照想開啟新副業,卻又十分拖延,再對自己感到十分自責、失望,對自己說:「看吧!你就是這樣說到做不到的人。」令人厭惡的無限惡性循環。
昨晚,再度寫日記與自己對話,我希望自己正視恐懼,既然找到了會逃避責任的原因,找到自己內心僥倖之惡,請勇敢的對抗它,我也知道自己的價值,不需要透過別人來證明,只要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將該做的每一件事都竭盡全力做到最好,畢竟「人生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活好」。
PS 在這裡強烈推薦金惟純《人生只有一件事》這本書,看完可以為自己找到生活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