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父母的相處之道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最近在youtube上看到了 蔡康永 跟 理科太太 的影片
雖然目的是要推廣新書,但整部影片主要都在討論與父母相處
如果要認真且詳細討論這話題
那大概永遠都聊不完,每個人都會有不同意見和看法
因為每個家庭都有不同的相處方式、不同生態圈
很多事情並沒有那麼明確的對與錯、好或不好
只有能不能夠接受 和 有沒有辦法認同而已



雖然這影片有很多可以討論的地方
但這次只想討論兩個話題
1. 把父母當人看
2. 一切都是為了自己


把父母當人看,乍聽起來好像是一句廢話
父母就是人阿不然還是什麼
再講得更仔細一點
其實父母不過是一種角色、是一種身份
沒有人教他們如何去當個所謂"好的父親或母親"
因為其中並沒有正確的答案
每個孩子的需求並不相同且隨時可能會改變
所以他們總是拿上一代的方式來教導孩子
因為那是他們親自體驗過的,唯一可以參考的標準
某種程度上認為那就是正確的
即使當時的他們也不喜歡那種被對待的方式
沒有父母天生就知道當個不犯錯的大人
說穿了,不過就是比自己多活幾十年的人類罷了


從出生以後,我們每個人就是獨立的個體
縱使一路長大的旅途中有著許多人的陪伴
縱使我們碰到很多相似的人們
不論是行為或價值觀或長相
自己,就是個與眾不同的存在
我們的人生就只能我們自己負責
如何做出選擇面對未知的未來
如何放過自己來離開那負面的循環
如何對待自己並和自己和睦相處
即使周圍有許多人的幫助和關心
決定是否要行動的開關
只有自己能夠按下


附上影片的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3vNynMmgyw



avatar-img
2會員
21內容數
分享能夠省錢的方式或是APP集點集錢的使用,還有對於投資,理財,財富自由等等的想法和觀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冰島大叔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次在IG或threads上看到有關"辭職"或是"裸辭"的文章 都會詳細閱讀裡面內容,甚至下面留言也不放過 分析自身的狀況和必須承擔的風險 同時我也會問我自己 "什麼時候產生想要辭職的念頭","只有辭職的選項嗎","找到新工作再辭辭不行嗎"
當然, 我知道現實世界中, 並沒有所謂"勇者"這個稱號, 但如果有的話, 這會是一種「身份」還是「職業」呢 ? 我想, 勇者不過就是一種臨時的身份而已, 並不是天生就富有的特殊職業, 好像一出生就具有特別的使命, 甚至有別於常人所沒有的恩惠或天賦, 沒有,其實都沒有, 不過就是一種稱呼罷了!
我大概可以預期,過一段時間後,這部動畫的人氣會逐漸的下滑, 就拿上一季同樣很紅的 我推的孩子 來說, OP是同樣的歌手YOASOBI所創作,同樣首播的時間都是大約2小時的時間, 但造成的轟動程度卻差非常多。
雖然我是個很晚睡的人,但我卻很愛吃早餐 正確來說應該是早午餐,大約11點的時刻 介於早餐末與午餐頭的曖昧時間點 也因為是兩餐合併的關係,就可以少煩惱一餐不知道吃甚麼的困擾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小時候上學時候,總會有作文課要寫心得或文章 可能是寫閱讀心得的感想,又或是老師所規定的題目 而其中大家一定都有寫過一篇 是關於未來想做的事,我的志向 即使過了這麼久到了現在,我依然記得我當初所寫的 我想成為一名警察,理由呢 ? 說來好笑 只是因為我射擊槍戰類的遊戲玩得不錯而已
這樣說或許有些不吉利,但我蠻想體驗末日看看的 因為那將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不是那種出國到其他國家玩那種, 風土名情上的差異 我覺得那會是一種社會被打破的感覺 國家、文化、性別人種等等,似乎一切都不是那麼重要 原本以為重要的事物,可能一瞬間就被顛覆了 過往的種種都已經成為了歷史,以往認知將化為泡沫
每次在IG或threads上看到有關"辭職"或是"裸辭"的文章 都會詳細閱讀裡面內容,甚至下面留言也不放過 分析自身的狀況和必須承擔的風險 同時我也會問我自己 "什麼時候產生想要辭職的念頭","只有辭職的選項嗎","找到新工作再辭辭不行嗎"
當然, 我知道現實世界中, 並沒有所謂"勇者"這個稱號, 但如果有的話, 這會是一種「身份」還是「職業」呢 ? 我想, 勇者不過就是一種臨時的身份而已, 並不是天生就富有的特殊職業, 好像一出生就具有特別的使命, 甚至有別於常人所沒有的恩惠或天賦, 沒有,其實都沒有, 不過就是一種稱呼罷了!
我大概可以預期,過一段時間後,這部動畫的人氣會逐漸的下滑, 就拿上一季同樣很紅的 我推的孩子 來說, OP是同樣的歌手YOASOBI所創作,同樣首播的時間都是大約2小時的時間, 但造成的轟動程度卻差非常多。
雖然我是個很晚睡的人,但我卻很愛吃早餐 正確來說應該是早午餐,大約11點的時刻 介於早餐末與午餐頭的曖昧時間點 也因為是兩餐合併的關係,就可以少煩惱一餐不知道吃甚麼的困擾
不知道大家還記不記得 小時候上學時候,總會有作文課要寫心得或文章 可能是寫閱讀心得的感想,又或是老師所規定的題目 而其中大家一定都有寫過一篇 是關於未來想做的事,我的志向 即使過了這麼久到了現在,我依然記得我當初所寫的 我想成為一名警察,理由呢 ? 說來好笑 只是因為我射擊槍戰類的遊戲玩得不錯而已
這樣說或許有些不吉利,但我蠻想體驗末日看看的 因為那將會是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不是那種出國到其他國家玩那種, 風土名情上的差異 我覺得那會是一種社會被打破的感覺 國家、文化、性別人種等等,似乎一切都不是那麼重要 原本以為重要的事物,可能一瞬間就被顛覆了 過往的種種都已經成為了歷史,以往認知將化為泡沫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大家都知道,長者要的不是財富,也不是物質上的饋贈,其實他們要的很簡單,就是陪伴。一起追劇、聽podcast、然後再一起討論心得,或許大家會想,追劇、聽podcast,不是獨自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事?幹嘛需要人家陪,那你就是不懂人心,重點就是後面那個討論心得的部分了。 子女與長者之間,常因為年代不同,生
Thumbnail
這本書內容包括自我照顧, 家庭角色和應對親子困境的指南。作者張楊是心理諮詢師和正面管教家長講師,建議放下理想,讓自己成為家庭C E O。
原生家庭是每個人都有的,若原生家庭有問題,也會是最難處理的。有些人認為自己家庭沒有溫暖,然而很有可能只是彼此用不同方式關愛彼此而已。 就算家人真的利益相對,也難掩偶爾的關愛之情,只是我們的執著只讓我們看見壞的那一面。若我們能看見溫暖看見愛、避開不屬於我們的利益之爭、喜惡
Thumbnail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和父母意見不合,甚至被干涉的情況 如果你愛你的父母,那麼學會讓父母失望,這是和父母建立健康成熟關係的第一步。
Thumbnail
親情是我們在不和階的成長環境中極力想擺脫的束縛,卻也是永遠無法掙脫的枷鎖。父母有他們的成長歷程,在他們成長的環境裡感受及學習何謂「愛」。再以他們認為「正確」的方式給予。 也許並不符合我們的需求和期待,卻也是他們僅有及學習到的「愛的方式」。 長大後我們建立自己的家庭,進入親密關係中。如果沒有重新檢
Thumbnail
許多青年人與其父母的關係常常充滿挑戰,即使已經成年,但與父母的交流仍易不歡而散。 與 CK 一起討論,夾在新舊世代中間的現代青年人該如何改變,面對上一輩並教養下一代。
Thumbnail
本篇探討家庭中的情緒與衝突,以及如何解壓縮過去的記憶,重新理解家的故事。 作者透過大家庭的奮鬥史,描繪了父母在三、四、五十年代的生活歷程以及煤炭市場變遷和社會轉變。這段家庭故事不僅讓人找到共鳴點,並感受到記憶與情緒的共振。雖然每個家庭經驗不盡相同,卻能引導重新看待家庭處境,啟發了理解、接納、轉化。
Thumbnail
【社會發生什麼事?】系列第五彈 帶你思考什麼是「家庭」! 家庭有各種不同的樣貌,家人間又該如何相處? 家長不曉得如何解釋的社會議題,就讓這本書來幫你!
在人際關係中,尋找自身的位置,像下棋那樣,將自己安放在自在的空間
大家都知道,長者要的不是財富,也不是物質上的饋贈,其實他們要的很簡單,就是陪伴。一起追劇、聽podcast、然後再一起討論心得,或許大家會想,追劇、聽podcast,不是獨自一個人就可以做的事?幹嘛需要人家陪,那你就是不懂人心,重點就是後面那個討論心得的部分了。 子女與長者之間,常因為年代不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