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傳統產業框架:開拓工貿合一的國際市場-伍宏齒輪工業有限公司

走出傳統產業框架:開拓工貿合一的國際市場-伍宏齒輪工業有限公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唐嘉宏為伍宏齒輪工業有限公司的經理。面對職業迷茫,從電機專業的困惑中尋找出路,最終決定接手家族企業,進軍齒輪製造業。他在轉型過程中突破傳統限制,結合工貿業務,積極開拓國際市場。

raw-image


迷茫中的選擇:傳承與創新的開始

raw-image


大學畢業時,唐嘉宏(Jerry)和許多年輕人一樣,面臨著對未來發展方向的困惑。雖然他的專業是電機與電子相關領域,但現實考量讓他對這條路始終有所猶豫。他回憶起當時學長們的職場經歷,收入雖高,但長期在高壓環境下工作導致身心俱疲,甚至影響健康,讓他開始反思自己是否適合從事這個行業。


此外,當時電子產業的黃金時期已經過去,進入行業後的待遇與前輩相比大不如前,進一步促使他重新考量未來的方向。退伍後,Jerry仍然對職涯充滿迷茫,於是選擇前往台中職訓局進修,學習非本科相關的知識。隨後,他回到家族企業,開始學習齒輪製造的技術,並逐漸接手公司管理工作。經過十五、十六年的磨練,Jerry在家族事業中穩步成長,並逐漸找到屬於自己的發展方向。


創造工貿合一,打造共好環境

Jerry 接手家族企業後,首先面對最大的變化就是產品與市場需求的差異。他指出,國外客戶對產品的要求與台灣市場有著不同的標準,特別是解決技術問題的方式,國外客戶更依賴數據支持,這不僅需要提供數據說明潛在風險,還必須提出具體的修改方案,確保產品達到、甚至超越客戶預期。藉由精準的數據化管理,Jerry不僅贏得客戶信任,也幫助公司在國際市場上樹立良好聲譽。

談到與父親在經營理念上的差異時,Jerry 強調「共好」的核心價值。他認為,傳統產業的一大挑戰在於年輕人和老員工對未來缺乏信心:「很多人看不到自己在公司裡的未來,這不僅是公司層面的問題,也是整體環境和社會責任的問題。」因此,Jerry 對提升產品差異化尤為重視,以增強客戶對公司的信任度,並為公司同仁和供應商創造更好的發展空間,而非僅僅追求企業本身的利益。

在轉型過程中,Jerry 的公司不僅持續專注於齒輪製造,還開始拓展貿易業務,結合工廠與貿易,為客戶提供多元服務。「我們盡力做到工貿合一,讓工廠和貿易結合在一起,不僅專注於核心產品,也涵蓋周邊相關服務,為客戶提供全面支持。」這不僅讓公司更能適應市場變化,同時也提升了客戶對公司的依賴度。

raw-image


打破框架轉型,開拓國際市場

在Jerry接手家業的過程中,最大的挑戰來自世代差異與外界對他的期望。他坦言,作為二代接班人,外界往往對他的表現抱有「理所當然」的期待,這無形中增加了他的心理壓力。同時,面對公司轉型的挑戰,他深知傳統行業若要突破現有框架,必須尋找新市場,或對產品進行全面更新。公司原本主要服務國內市場,但Jerry決定帶領團隊開拓新的國際市場,積極尋找潛在客戶,為企業注入新的活力。

在技術學習過程中,Jerry因非本科背景而遇到不少挑戰。傳統製造業要求對技術圖紙和數據的理解,但對他來說,這些數據的定義與細節並不直觀。他回憶起初期經常聽不懂師傅和前輩的專業術語,為了掌握每個細節,他花費了大量時間請教與學習。這段過程雖然艱辛,卻也成為他成長的重要養分。

raw-image


把握潛在機會,贏得顧客信任

Jerry指出,公司短期內將專注於維持現有客戶和供應商的信賴與忠誠度,確保穩定的合作關係。他強調,公司希望未來不僅要保持客戶的信任,也要展現對合作夥伴的忠誠。中期目標則著眼於產品的多樣化和價值提升,期望為客戶提供更廣泛的產品選擇和更高的服務質量。至於長期規劃,Jerry希望研發具有指標性的產品,能夠代表伍宏齒輪工業,甚至成為台灣的象徵,這同時需要與合作夥伴共同努力。

針對年輕創業者踏入齒輪製造業的建議,Jerry強調開放態度和多元化思維的重要性。他提醒道,未來的市場環境充滿挑戰,在現今製造業中僅依賴單一產品生存將會非常困難,必須對不同領域有基本了解,並懂得在不擅長的部分尋求合適的合作夥伴。Jerry認為,創業者應具備靈活應對問題的能力,不要輕易拒絕潛在機會,即使不擅長某些領域,也應先進一步了解,再尋找解決方案,提升公司在客戶心中的信任度。最後,Jerry也強調,創業之路充滿波折與挑戰,堅持很難,放棄很容易,過程中一定要保持熱情,以積極、靈活的心態去應對一切挑戰,將會是成功的關鍵。

raw-image


【更多資訊】

地址:台中市大雅區大林路292巷61號

電話:04 2565 0391

信箱:wuhung.gear@gmail.com

FB:伍宏齒輪工業有限公司 Wu Hung Gear Industry Co., Ltd.

Youtube:www.youtube.com/@wuhunggear


【影音專訪】



avatar-img
獨角傳媒 | 創業專訪第一品牌
32會員
711內容數
獨角以紀錄、分享各大行業的奮鬥史為企業使命,為此我們開始積極邀約該業界代表企業體參與採訪,每一季篩選200家具有潛力的企業品牌參與免費創業故事專訪。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瑧瑧和山豬為睿陽物流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山豬的背景故事和對物流業的深刻理解,揭示了成功背後的艱辛與堅持。從受到種族歧視的困境中奮鬥出來,到如何通過專業技能和全能型服務建立睿陽物流的良好口碑。 艱辛起步,克服逆境 瑧瑧和山豬為睿陽物流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兩人與物流業的關聯,可追溯至瑧瑧的家庭背景。
「生生植培所」品牌負責人李家慶創辦此品牌的初衷,是希望緩解現代人因資訊爆炸而日益增加的壓力。為此,他推出生態瓶製作與各式體驗課程的服務,透過園藝活動來引導人們,讓學員在親自體驗的過程中體會到療癒的感受。另外也設計了各種體驗材料包與相關商品,讓消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享受製作過程中的儀式感與療癒力。
玖拾甜點由桑妮Sunnie和阿坤Elio共同創立,靈感源自於他們對行銷與烘焙的熱愛。Sunnie擅長行銷,而阿坤則專注於提升烘焙技術。在創業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以高品質產品來回應顧客的期待。他們的甜點不僅注重天然食材,還兼具儀式感。玖拾甜點以計劃開設實體店鋪並推出甜點教學課程為未來目標,持續將這份幸
康碩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游建凱董事長與蕭茉家執行長攜手奮鬥,將僅有兩台機器的小工廠逐步擴展成國際知名的食品機械製造商。康碩公司不僅推出多款創新設備,還成功將品牌推向全球市場,贏得了眾多知名品牌的信任。如今,康碩以高品質、客製化的產品服務餐飲和食品加工行業,致力於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 從學徒
雖然德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非完全從零開始創立,但兩位工廠品牌主理人黃豐貿和蕭仲斌在面對不同市場和文化時,依需要克服不少挑戰。在全球貿易戰的影響下,他們需要進行跨文化的有效溝通,此外,他們還遭遇到全球疫情帶來的危機。儘管如此,他們成功逆勢成長,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業績,成為企業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
瑧瑧和山豬為睿陽物流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山豬的背景故事和對物流業的深刻理解,揭示了成功背後的艱辛與堅持。從受到種族歧視的困境中奮鬥出來,到如何通過專業技能和全能型服務建立睿陽物流的良好口碑。 艱辛起步,克服逆境 瑧瑧和山豬為睿陽物流有限公司的創辦人,兩人與物流業的關聯,可追溯至瑧瑧的家庭背景。
「生生植培所」品牌負責人李家慶創辦此品牌的初衷,是希望緩解現代人因資訊爆炸而日益增加的壓力。為此,他推出生態瓶製作與各式體驗課程的服務,透過園藝活動來引導人們,讓學員在親自體驗的過程中體會到療癒的感受。另外也設計了各種體驗材料包與相關商品,讓消費者可以在任何地方享受製作過程中的儀式感與療癒力。
玖拾甜點由桑妮Sunnie和阿坤Elio共同創立,靈感源自於他們對行銷與烘焙的熱愛。Sunnie擅長行銷,而阿坤則專注於提升烘焙技術。在創業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以高品質產品來回應顧客的期待。他們的甜點不僅注重天然食材,還兼具儀式感。玖拾甜點以計劃開設實體店鋪並推出甜點教學課程為未來目標,持續將這份幸
康碩食品機械有限公司的創辦人游建凱董事長與蕭茉家執行長攜手奮鬥,將僅有兩台機器的小工廠逐步擴展成國際知名的食品機械製造商。康碩公司不僅推出多款創新設備,還成功將品牌推向全球市場,贏得了眾多知名品牌的信任。如今,康碩以高品質、客製化的產品服務餐飲和食品加工行業,致力於提升生產效率與品質。 從學徒
雖然德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並非完全從零開始創立,但兩位工廠品牌主理人黃豐貿和蕭仲斌在面對不同市場和文化時,依需要克服不少挑戰。在全球貿易戰的影響下,他們需要進行跨文化的有效溝通,此外,他們還遭遇到全球疫情帶來的危機。儘管如此,他們成功逆勢成長,創造出令人矚目的業績,成為企業中最耀眼的一顆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