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所有權:如何影響工作和消費行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這是我的辦公室!其實意思是:這是公司給我使用的辦公室。公司的東西,為什麼變成您的東西?心理所有權的解釋

口語中,我們常常會講出:「這是我的辦公室」、「我們公司」、「我們學校」 ,也有人真的把辦公室擺設或裝潢得很有個人風格,但其實他只是員工,公司不是他的。這是「公司給他使用的辦公室」,明明是公司的辦公室,為什麼變成是他的辦公室了呢?明明是公司的東西,為什麼變成他的東西了呢?不歸個人所有,但因為個人具有支配權,而認為是他所有,這種現象稱為 心理所有權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某國立大學校長是裝潢事件

這是一個過去的新聞,某所藝術領域的國立大學校長發文介紹具有藝術氣息的新校長室,新裝潢的辦公室,確實很有品味,校長非常自豪他的新辦公室。但也有人質疑,這是校長室,未來的校長也會使用,不應該有太多的個人風格。同學則質疑校長花了大錢裝潢校長室。

校長覺得這是「他的」辦公室。但有人覺得這是「校長室」,不能依個人的風格任意裝潢。

整件事情的爭執點,是「這明明是公家的辦公室,但校長卻覺得這是他的辦公室」。這種不屬於個人所有,但卻認為是他所有的現象,稱為心理所有權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當初曾經錄過一小段上課影片,有興趣的可以看一下。

https://youtu.be/UEp06U79oBE

心理所有權

心理所有權並不是法律上的所有權。

心理所有權是一種歸屬感、佔有感、認同感,核心觀念是對於物品的佔有。

當人們對於物品具有心理所有權,對待該物品的方式,就會如同對待自己擁有的物品。以辦公室為例,如果心理所有權夠高,人們就會去裝潢辦公室,會在辦公桌貼海報標語、擺小飾品,調整辦公桌的擺飾,來展現自己的風格。因為此時人們已經認定,這是屬於自己的空間。

相反的,在咖啡廳,沒有人會在咖啡廳的桌上,擺出自己風格的擺飾,因為消費者並不具有咖啡廳座位的心理所有權。

心理所有權原屬於組織行為的理論

心理所有權觀念最早是屬於組織行為的理論,這個理論很適合用來解釋員工對於組織的承諾,也可用於解釋部門之間的本位主義。「公司是大家的」、「把公司當成自己的家」、「把公司目標當成是自己的目標」,就是心理所有權的具體呈現。

心理所有權很適合用於解釋消費者的行為

雖然心理所有權是組織行為理論,但很適合用於解釋消費行為,尤其是那些不具有法律上的所有權,但具有支配權、決定權、使用權的商品。

心理所有權與長期承諾

消費者會將產品是為自己所有,產生心理所有權,前提是長期承諾。有了長期承諾,才會覺得這個辦公空間是自己的。相反的,如果沒有長期承諾,人們就不會去佈置自己的辦公桌。因為沒有承諾會在該公司待多久,就不會想要佈置自己的辦公桌。

類似的狀況,發生在租屋。如果是短期的租用民宿,沒有長期租用的承諾,不會產生心理所有權,也不會為民宿房間做出任何改變。但是,如果是長期租屋,承諾有一段長時間會租用該房屋,因此會產生心理所有權,會設法改變裝潢,讓房屋更符合自己的風格。

心理所有權與物品控制權

心理所有權直接連結到對於物品的控制權,如果缺乏控制權,則不會認為自己具有心理所有權。因此,飯店房間的擺設無法更改,消費者不具有控制權,因此消費者對於飯店房間不具有心理所有權。但是,人們對於自己的辦公室有控制權,可以擺出具有個人風格的物品,此時人們對於辦公室具有心理所有權。

心理所有權與物品使用權

人們對於物品具有使用權,則人們比較可能形成心理所有權。尤其是具有排他性的使用權,例如租用的房屋,沒有租客同意,別人不能進入。此時,租客對於房屋具有專屬使用權,此一專屬使用權會直接連結到心理所有權。

心理所有權與自我認同

對於物品的控制與使用,若能增加人們的自我認同,則心理所有權會增加。透過支配控制該物品,形塑自我。因此,許多人會在辦公桌貼海報標語、擺小東西,來調整辦公桌的擺飾,展現自己的風格。

心理所有權與資源投入

當消費者將資源投入時,消費者會覺得自己擁有了該物品,產生心理所有權。因此,投入了時間與金錢對辦公室擺飾做出改變,此時心理所有權會增加。

類似的例子也可出現在公園的認養,當人們投入資源認養鄰里或社區的公園時,因為時間與金錢資源的投入,會讓心理所有權感增加。

清楚劃分責任範圍有助於提升心理所有權

心理所有權不侷限於實體物品,也可運用於工作的劃分。舉例來說,將行銷工作依據品牌品牌進行明確劃分,將銷售人員指派到特定品牌,讓銷售人員產生品牌認同,此時銷售人員對於該品牌會比較容易產生心理所有權,而將該品牌的成敗視為自己的使命與任務。

心理所有權與稟賦效應

稟賦效應是指擁有某物時,會高估對於該物的評價。當沒有擁有某物時,會低估該物的評價。但稟賦效應所稱的擁有,不必是法律上的擁有,只要是心理所有權,就符合稟賦效應的前提。

心理所有權與價值共創

價值共創 Value Co-creation是指讓消費者共同參與,尤其是新產品的研發過程,以便共同創造價值。這種價值共創,也可以用心理所有權來解釋。因為共創的過程中,消費者投入資源,且高度承諾,因此會將所推出的新產品是為自己的產品,產生心理所有權。

既然這個新產品是消費者共同參與創造出來的,是消費者與廠商的共同結晶,就會更加支持該產品。

參考文獻

Pierce, J. L., Rubenfeld, S. A., & Morgan, S. (1991). Employee ownership: A conceptual model of process and effects.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16(1), 121-144.

Pierce, J. L., Kostova, T., & Dirks, K. T. (2003). The state of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Integrating and extending a century of research. Review of general psychology, 7(1), 84-107.

Pierce, J. L., O'driscoll, M. P., & Coghlan, A. M. (2004). Work environment structure and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The mediating effects of control. 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44(5), 507-534.

Dawkins, S., Tian, A. W., Newman, A., & Martin, A. (2017). Psychological ownership: A review and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8(2), 163-183.

作者

汪志堅,臺北大學特聘教授

https://sites.google.com/view/prof-wan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汪星人講堂
1會員
13內容數
消費者行為是個迷人的領域,教了20幾年的消費者行為,消費者行為教科書也更新了七版了,總覺得有永遠教不完的新知識。既然教不完,就放到網路上,讓大家一起來探索這個迷人的消費者行為領域吧!消費者所做的每件事情,看似一點都不理性,但背後都有規律可言,掌握這些規律,就能帶來行銷的大商機。
汪星人講堂的其他內容
2024/11/28
心理特權是一種自我膨脹感(inflated sense),是一種浮誇(exaggerated)的應得感(deservingness)、自我重要感。本文揭示心理特權如何催生特定的消費行為和期望,從而影響消費者體驗及企業市場策略。瞭解心理特權有助於個人的自我反省,對企業設計服務和產品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4/11/28
心理特權是一種自我膨脹感(inflated sense),是一種浮誇(exaggerated)的應得感(deservingness)、自我重要感。本文揭示心理特權如何催生特定的消費行為和期望,從而影響消費者體驗及企業市場策略。瞭解心理特權有助於個人的自我反省,對企業設計服務和產品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Thumbnail
2024/11/27
前幾年,論文抄襲困擾著政治人物,很多人中箭落馬!但以後不會有抄襲論文了,取而代之的會不會是AI產生的假論文?AI偽造論文到底有多容易?潘朵拉的盒子已被打開,學術界要自律,也要找出因應措施。 只要10分鐘,就能用AI偽造一篇論文。AI寫論文,已非天方夜譚。從緒論、文獻探討、研究假說發展...快速搞定。
Thumbnail
2024/11/27
前幾年,論文抄襲困擾著政治人物,很多人中箭落馬!但以後不會有抄襲論文了,取而代之的會不會是AI產生的假論文?AI偽造論文到底有多容易?潘朵拉的盒子已被打開,學術界要自律,也要找出因應措施。 只要10分鐘,就能用AI偽造一篇論文。AI寫論文,已非天方夜譚。從緒論、文獻探討、研究假說發展...快速搞定。
Thumbnail
2024/11/27
樂透彩獎金累積幾億元後,社會上就會掀起排隊搶購樂透彩的風潮,但其實平均來說,買彩券一定是賠錢的,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為什麼呢?展望理論提供很好解釋。展望理論是指不確定下的決策,會計算相對於參考點來說是報酬或損失,且人們會偏好確定結果,高估損失,低估報酬帶來的價值,並高估微小機率事件的發生率。
Thumbnail
2024/11/27
樂透彩獎金累積幾億元後,社會上就會掀起排隊搶購樂透彩的風潮,但其實平均來說,買彩券一定是賠錢的,但大家還是樂此不疲,為什麼呢?展望理論提供很好解釋。展望理論是指不確定下的決策,會計算相對於參考點來說是報酬或損失,且人們會偏好確定結果,高估損失,低估報酬帶來的價值,並高估微小機率事件的發生率。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口語中,我們常常會講出:「這是我的辦公室」、「我們公司」、「我們學校」 ,也有人真的把辦公室擺設或裝潢得很有個人風格,但其實他只是員工,公司不是他的。這是「公司給他使用的辦公室」,明明是公司的辦公室,為什麼變成是他的辦公室了呢?明明是公司的東西,為什麼變成他的東西了呢?不歸個人所有,但因為個人具有支
Thumbnail
口語中,我們常常會講出:「這是我的辦公室」、「我們公司」、「我們學校」 ,也有人真的把辦公室擺設或裝潢得很有個人風格,但其實他只是員工,公司不是他的。這是「公司給他使用的辦公室」,明明是公司的辦公室,為什麼變成是他的辦公室了呢?明明是公司的東西,為什麼變成他的東西了呢?不歸個人所有,但因為個人具有支
Thumbnail
理解 他們言談舉止中經常思索著「我有什麼」或「我沒有什麼」。他們常常會說:「啊,我覺得我應該買台車、我怎麼可以沒有那台遊戲機」。對於物質層面能不能得到良好的調控,這群人是格外敏感的。因此他們特別不喜歡被控制;而是喜歡親力親為,自己下來做每一件事。有個有趣的說法就是:要折磨這些人,只要幫他們找個老闆就
Thumbnail
理解 他們言談舉止中經常思索著「我有什麼」或「我沒有什麼」。他們常常會說:「啊,我覺得我應該買台車、我怎麼可以沒有那台遊戲機」。對於物質層面能不能得到良好的調控,這群人是格外敏感的。因此他們特別不喜歡被控制;而是喜歡親力親為,自己下來做每一件事。有個有趣的說法就是:要折磨這些人,只要幫他們找個老闆就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談「安居於世」,家屋的心理意涵。
Thumbnail
這是一篇設定心理學有興趣的人及新進心理師閱讀的文章,談「安居於世」,家屋的心理意涵。
Thumbnail
如何在對外關係中獲得利益趨吉避凶,也是身為老闆主管的人,應該要認真學習的課題。
Thumbnail
如何在對外關係中獲得利益趨吉避凶,也是身為老闆主管的人,應該要認真學習的課題。
Thumbnail
在以「大專校院」為主的環境中,職場的某種氛圍已瀰漫10年之久。在人事成本考量與輕視專業的雙重前提下,學校的諮輔中心或諮輔組,很容易被放在學校補破網的全責守門員位置,學生第一線出問題(任何與人相關的議題)都會被歸責在此單位。
Thumbnail
在以「大專校院」為主的環境中,職場的某種氛圍已瀰漫10年之久。在人事成本考量與輕視專業的雙重前提下,學校的諮輔中心或諮輔組,很容易被放在學校補破網的全責守門員位置,學生第一線出問題(任何與人相關的議題)都會被歸責在此單位。
Thumbnail
人們喜歡感覺自己掌控一切,也就是自己完全作主。當我們試圖要求其他人做事,對方會感覺權力被剝奪了。他們不覺得是自己做出選擇,而是覺得我們要他們去做事。所以就算他們原本會樂於接下這項任務,這時也會說「不要」,或是唱反調。 究竟是自己被剝奪了做主的權力, 還是我們主動放棄了掌控著自己命運的能力。
Thumbnail
人們喜歡感覺自己掌控一切,也就是自己完全作主。當我們試圖要求其他人做事,對方會感覺權力被剝奪了。他們不覺得是自己做出選擇,而是覺得我們要他們去做事。所以就算他們原本會樂於接下這項任務,這時也會說「不要」,或是唱反調。 究竟是自己被剝奪了做主的權力, 還是我們主動放棄了掌控著自己命運的能力。
Thumbnail
殊不知這分別是不一樣的事。大有人很好的人,卻不知道遞東西給別人用扔的話很讓人不舒服。也就是說,所謂體貼是從文化環境人與人相處磨合出來的邊界。比如在日本,通勤人很多的時候硬要讓位博愛座(讓位你坐過熱呼呼的位子)就未必是體貼的事情。體貼的判定,或許帶著當事人的文化標籤。
Thumbnail
殊不知這分別是不一樣的事。大有人很好的人,卻不知道遞東西給別人用扔的話很讓人不舒服。也就是說,所謂體貼是從文化環境人與人相處磨合出來的邊界。比如在日本,通勤人很多的時候硬要讓位博愛座(讓位你坐過熱呼呼的位子)就未必是體貼的事情。體貼的判定,或許帶著當事人的文化標籤。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