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了多少爛蘋果才會離職

更新於 2024/11/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前有聽過一個"爛蘋果理論",當你可以吃得下一顆爛蘋果時候, 長官們就會給你更多的爛蘋果, 一直到吃不下的時候,不是要準備離職就是這些長官要跟你妥協或給點慰問金的時候; 而我的工作職涯就是從很不情願吃公司給的爛蘋果,到自己主動去吃爛蘋果,最後可以選擇要不要吃爛蘋果.

雖然我覺得"辛苦的工作"或是"大家不想做的工作" 用"爛蘋果"的比喻是不太妥當,但是我可以吃的爛蘋果越多也代表我的體質比一般人更加強壯. 剛進到職場的時候,被主管跟前輩們塞了很多爛蘋果,不過當時年輕體力好,覺得多看多學習也算是一種磨練,雖然常常拉肚子,但是還是可以繼續吃.

到了一定的年紀投入了電子零組件的國外業務開發工作之後,要服務品牌客戶需要的是一群團隊,而在台灣小型或是中型的公司的規劃中,沒有出現營業額跟獲利,要公司投注資源是有相當難度的,高層主管們希望我們可以開發 新的品牌客戶,但是基於對 業務開發的信心度不足,通常會說: 你們盡量去做,等拿到案子和訂單再說!

當然我花了時間跟努力拿到專案跟訂單之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順遂的人生,而是一連串的"爛蘋果", 材料交期太長/ 成本無法降低/ 產線產能跟不上/ 各國認證無法如期/ 工廠與流程稽核需要改善...等等, 這個時候公司內部各個部門對於我的客戶及專案認知不多也不願意投入太多資源, 這個時候為了要達成客戶的需求,只好以強勢的姿態介入而且主動地吃下所有的爛蘋果,一直到出貨數字持續增加,未來前途一片光明之後,所有的高階主管就會勇敢的站出來發表聲明: 自己的團隊會吃下自己的爛蘋果.(因為蘋果變爛的機率開始變低) 後續的發展就是"我吃的爛蘋果越來越少,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雖然職涯的變化很難預期,但是如果是要以吃下多少的爛蘋果還定義我們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不管吃下多少爛蘋果到最後的結局一定是"離職"; 在非常有限的能力跟資源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選擇吃下讓你變更好的爛蘋果並且降低爛蘋果出現的機率", 而不是無條件的接受讓爛蘋果的出現機率持續變高.

avatar-img
33會員
56內容數
分享職涯,轉職,換工作,正向面對,讓內心更強大的地方。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艾瑞克的轉職人生 的其他內容
在職場中,我們常聽人提到把握機會,但難道我們不能主動創造機會嗎?此文分享了作者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強調保持開放心態、持續努力與耐心,並誠實紀錄自己的成就與失敗,讓自己在適當的時候迎接機會。透過實際案例,作者展示瞭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發掘並創造更多職業機會,突顯主動性的重要性。
在一場備受矚目的比賽58歲拳王泰森面對27歲網紅拳擊手傑克·保羅,這場比賽吸引了6500萬個家庭收看,引發了對年齡與能力之間關係的討論。雖然泰森身處中高齡,但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堅持到最後,展示了自己依然具備競爭力的工業。此比賽不僅挑戰了人們對年齡的刻板印象,也讓人反思中年的驚人潛力。
本文記錄了於2024年5月前往瑞士的自由行行程,包括訂票、住宿、租車等。文章也分享了瑞士各地的美麗風景及駕駛挑戰,並附上曾住宿的飯店與美食餐廳推薦,特別適合計劃瑞士之旅的旅行者參考。 文章最後有附上住過的旅館跟吃過的餐廳的連結喔!
很多主管跟老闆都來問我: 你覺得"國外業務"的英文怎麼樣才算好? 我都會半開玩笑的回答: 會用英文點到客戶滿意的餐點就是英文好啊.
在職場中,我們常聽人提到把握機會,但難道我們不能主動創造機會嗎?此文分享了作者二十年的職場經驗,強調保持開放心態、持續努力與耐心,並誠實紀錄自己的成就與失敗,讓自己在適當的時候迎接機會。透過實際案例,作者展示瞭如何在平凡的日常中發掘並創造更多職業機會,突顯主動性的重要性。
在一場備受矚目的比賽58歲拳王泰森面對27歲網紅拳擊手傑克·保羅,這場比賽吸引了6500萬個家庭收看,引發了對年齡與能力之間關係的討論。雖然泰森身處中高齡,但他在比賽中表現出色,堅持到最後,展示了自己依然具備競爭力的工業。此比賽不僅挑戰了人們對年齡的刻板印象,也讓人反思中年的驚人潛力。
本文記錄了於2024年5月前往瑞士的自由行行程,包括訂票、住宿、租車等。文章也分享了瑞士各地的美麗風景及駕駛挑戰,並附上曾住宿的飯店與美食餐廳推薦,特別適合計劃瑞士之旅的旅行者參考。 文章最後有附上住過的旅館跟吃過的餐廳的連結喔!
很多主管跟老闆都來問我: 你覺得"國外業務"的英文怎麼樣才算好? 我都會半開玩笑的回答: 會用英文點到客戶滿意的餐點就是英文好啊.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佐皓工作能力很好,加入公司是第十個年頭,現在已是中階主管,而他的興趣是看盤,資歷已經快二十年,真的是老手。 「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不可能每天上漲」、「你知道台股有個天險嗎?日本股市碰過,經濟泡沫時代見高點,現在進場的都是韭菜」,佐皓像是開啟開關,一口氣吐出一連串的句子,還帶點憤憤不平的情緒。
修補心理耗損是很辛苦的過程,我被問過許多問題,常見的有: *我不知道問題在哪裡,怎麼找出來? *要從何改變? *想改變觀念,但要調整成為哪一種? *我知道問題在哪裡,可是行之有年的習慣怎麼改? *我改變想法,是不是等於否定過去的我? Heibon的經驗:好的習慣能將自己拉出內耗迴圈,一起跳脫吧!
佐皓工作能力很好,加入公司是第十個年頭,現在已是中階主管,而他的興趣是看盤,資歷已經快二十年,真的是老手。 「漲多就是最大的利空」、「不可能每天上漲」、「你知道台股有個天險嗎?日本股市碰過,經濟泡沫時代見高點,現在進場的都是韭菜」,佐皓像是開啟開關,一口氣吐出一連串的句子,還帶點憤憤不平的情緒。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Thumbnail
沒人會在房子被震垮後,才去保地震險。但...在面對裁員、員工改善計畫PIP、資遣...等這些突發問題時。卻都是在事發之後,才來想處置方案。結果,就是被公司牽著走。 不想後悔...。那麼你至少得搞清楚這三件事,1.面對裁員或PIP( 最關鍵的事)、2.被裁員的"法律"原因、3.五大保障。
我反覆檢視自己不快樂的原因 論工作,一切也還算順利 論同事,現在無須看任何人臉色 論壓力,一切工作量取決於我自己 論親人,關係保持著美好的距離 論朋友,知心好友到點頭之交一應具全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面臨各種挑戰和誘惑。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想要證明自己、害怕失去機會,或者單純的不好意思拒絕,而答應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但是,我們要記住,真正的勇氣不在於盲目接受挑戰,而在於能夠理性地評估情況,適時地說「不」。
公司不公平?努力,老闆看不見?當責,是騙人賣命的話術?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Thumbnail
每年一月,每到了接近年前發放獎金的日子,就會出現一些藉由刻意抒發意見,強調自我貢獻與價值,甚至是惡意批評來刷存在感的案例出現。如何合理並漂亮的展現自我價值需要相當的智慧,最好的肯定絕對是來自於你的主管以及第三方的評價。
Thumbnail
又到了在職場上離別的季節,同事開始紛紛離職,你是否也想離職呢?利用檢核表一起來思考自己是否應該離職吧!
Thumbnail
在職場中,沉著的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逐漸累積自我強大的能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複利效應的重要性,並藉由巴菲特的投資理念,說明如何選擇穩定產生正報酬的資產及長期持有的核心理念。透過定期定額的投資方式,不僅能減少情緒影響,還能持續參與全球股市的發展。此外,文中介紹了使用國泰 Cube App 的便利性及低手續費,幫助投資者簡化投資流程,達成長期穩定增長的財務目標。
Thumbnail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職場叢林中,我們常常聽到一句老話:「多做多錯」。但你有沒有想過,有時候問題不在於「多做」,而是「做錯了方向」?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為什麼在職場上,盲目地搶著當好人可能會害了你的前程。
Thumbnail
沒人會在房子被震垮後,才去保地震險。但...在面對裁員、員工改善計畫PIP、資遣...等這些突發問題時。卻都是在事發之後,才來想處置方案。結果,就是被公司牽著走。 不想後悔...。那麼你至少得搞清楚這三件事,1.面對裁員或PIP( 最關鍵的事)、2.被裁員的"法律"原因、3.五大保障。
我反覆檢視自己不快樂的原因 論工作,一切也還算順利 論同事,現在無須看任何人臉色 論壓力,一切工作量取決於我自己 論親人,關係保持著美好的距離 論朋友,知心好友到點頭之交一應具全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會面臨各種挑戰和誘惑。有時候,我們會因為想要證明自己、害怕失去機會,或者單純的不好意思拒絕,而答應一些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但是,我們要記住,真正的勇氣不在於盲目接受挑戰,而在於能夠理性地評估情況,適時地說「不」。
公司不公平?努力,老闆看不見?當責,是騙人賣命的話術?
公司要的是你的優勢、產值,而不是你對自我的期許  工作上表現不好的人,生活通常也是一團糟(像是性格缺陷,任由問題控制自己、消極被動、不可靠、粗線條等) 直面自己的性格課題,回歸問題本質檢討自己,而不是別人(時常自我反問) 回歸問題本質 想要比別人厲害,就是比別人多做,比別人常做 遇到質疑,
Thumbnail
每年一月,每到了接近年前發放獎金的日子,就會出現一些藉由刻意抒發意見,強調自我貢獻與價值,甚至是惡意批評來刷存在感的案例出現。如何合理並漂亮的展現自我價值需要相當的智慧,最好的肯定絕對是來自於你的主管以及第三方的評價。
Thumbnail
又到了在職場上離別的季節,同事開始紛紛離職,你是否也想離職呢?利用檢核表一起來思考自己是否應該離職吧!
Thumbnail
在職場中,沉著的面對不合理的要求,逐漸累積自我強大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