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了多少爛蘋果才會離職

你吃了多少爛蘋果才會離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先前有聽過一個"爛蘋果理論",當你可以吃得下一顆爛蘋果時候, 長官們就會給你更多的爛蘋果, 一直到吃不下的時候,不是要準備離職就是這些長官要跟你妥協或給點慰問金的時候; 而我的工作職涯就是從很不情願吃公司給的爛蘋果,到自己主動去吃爛蘋果,最後可以選擇要不要吃爛蘋果.

雖然我覺得"辛苦的工作"或是"大家不想做的工作" 用"爛蘋果"的比喻是不太妥當,但是我可以吃的爛蘋果越多也代表我的體質比一般人更加強壯. 剛進到職場的時候,被主管跟前輩們塞了很多爛蘋果,不過當時年輕體力好,覺得多看多學習也算是一種磨練,雖然常常拉肚子,但是還是可以繼續吃.

到了一定的年紀投入了電子零組件的國外業務開發工作之後,要服務品牌客戶需要的是一群團隊,而在台灣小型或是中型的公司的規劃中,沒有出現營業額跟獲利,要公司投注資源是有相當難度的,高層主管們希望我們可以開發 新的品牌客戶,但是基於對 業務開發的信心度不足,通常會說: 你們盡量去做,等拿到案子和訂單再說!

當然我花了時間跟努力拿到專案跟訂單之後,隨之而來的並不是順遂的人生,而是一連串的"爛蘋果", 材料交期太長/ 成本無法降低/ 產線產能跟不上/ 各國認證無法如期/ 工廠與流程稽核需要改善...等等, 這個時候公司內部各個部門對於我的客戶及專案認知不多也不願意投入太多資源, 這個時候為了要達成客戶的需求,只好以強勢的姿態介入而且主動地吃下所有的爛蘋果,一直到出貨數字持續增加,未來前途一片光明之後,所有的高階主管就會勇敢的站出來發表聲明: 自己的團隊會吃下自己的爛蘋果.(因為蘋果變爛的機率開始變低) 後續的發展就是"我吃的爛蘋果越來越少,我的身體越來越健康".

雖然職涯的變化很難預期,但是如果是要以吃下多少的爛蘋果還定義我們的工作,這樣的工作不管吃下多少爛蘋果到最後的結局一定是"離職"; 在非常有限的能力跟資源下,最好的做法就是"選擇吃下讓你變更好的爛蘋果並且降低爛蘋果出現的機率", 而不是無條件的接受讓爛蘋果的出現機率持續變高.

avatar-img
艾瑞克的轉職人生
40會員
62內容數
分享職涯,轉職,換工作,正向面對,讓內心更強大的地方。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艾瑞克的轉職人生 的其他內容
從美劇《住院醫生》中資深醫師的教誨,反思企業決策與業務開發的關聯性。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專注於讓業務「活下來」而非評估業務價值的錯誤,並提出企業經營應注重資源最優化配置,而非盲目拯救虧損業務。文章強調核心競爭力、長期價值以及策略性放棄的重要性,最後給予企業經營與業務開發者三個建議。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年轉職的迷惘與體悟,分享經歷,從被公司解僱的意外,到與十年未見同事的重逢,以及後續的自我懷疑與積極求職。文章並未給出明確的職涯答案,而是強調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最佳選擇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跳脫舒適圈,在現實中驗證自身價值。
許多老闆和主管因循守舊,只相信過去的成功經驗,忽略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導致錯失良機。本文以一個更換蓮蓬頭的案例說明,打破傳統思維,勇於嘗試,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作者分享其業務開發經驗,說明如何克服老闆和主管的疑慮,最終獲得超出預期的成功,並強調持續嘗試、深入市場研究和緊密合作的重要性。
從美劇《住院醫生》中資深醫師的教誨,反思企業決策與業務開發的關聯性。分享自身經驗,說明專注於讓業務「活下來」而非評估業務價值的錯誤,並提出企業經營應注重資源最優化配置,而非盲目拯救虧損業務。文章強調核心競爭力、長期價值以及策略性放棄的重要性,最後給予企業經營與業務開發者三個建議。
這篇文章探討了中年轉職的迷惘與體悟,分享經歷,從被公司解僱的意外,到與十年未見同事的重逢,以及後續的自我懷疑與積極求職。文章並未給出明確的職涯答案,而是強調根據自身情況做出最佳選擇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跳脫舒適圈,在現實中驗證自身價值。
許多老闆和主管因循守舊,只相信過去的成功經驗,忽略新的技術和商業模式,導致錯失良機。本文以一個更換蓮蓬頭的案例說明,打破傳統思維,勇於嘗試,才能創造更高的價值。作者分享其業務開發經驗,說明如何克服老闆和主管的疑慮,最終獲得超出預期的成功,並強調持續嘗試、深入市場研究和緊密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