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溫暖:飛翔的箭與穩定的弓 Arrow and Bow in Love

Eric H-avatar-img
發佈於心向上帝的旅程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家庭温暖:飞翔的箭与稳定的弓 Arrow and Bow in Love

raw-image


大學時的一個冬日,寒風刺骨,窗外北風呼嘯,鼻尖被凍得發紅。我裹著厚重的大衣,坐在爐火旁,手裡捧著紀伯倫的《先知》一書,獨自閱覽其中的散文詩《致孩子》。篇章文字如一陣清風拂過,輕柔卻又深刻。尤其是那幾句開頭的詩句,直入心靈:「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們是生命渴望自身的兒女。他們透過你出生/卻不是來自於你;雖然他們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

當時的我,不過青春年少,滿腦子是關於好好的學習和理想的憧憬。這些話讀起來優美,卻讓我滿心疑惑。我是父母含辛茹苦撫養長大的孩子,如果不屬於他們,還能屬於誰呢?那些將孩子比喻為「借來的生命」的句子,在我看來只是文人筆下的虛幻之辭。那時,我帶著一絲不以為然的輕笑:紀伯倫終究是紀伯倫,一個浪漫主義者的妄言罷了。

然而,歲月的年輪轉過,再次讓我體會到文字的分量,是我太太在一個寒冷的大年三十,用劇痛迎來了我們的老大女兒。當老大在嘶啞的哭聲中第一次睜開眼,我清晰地感受到生命的神聖和深沉的責任。看著她小小的臉龐,我知道,這個生命和我有著割不斷的血緣生命和情感聯繫,可紀伯倫的話卻像幽靈一樣浮現腦海:「孩子透過你而出生,卻不屬於你。」那個曾經讓我發笑的句子,如今讓我深深困惑。

孩子的成長像是春日的草木,一天一個模樣。從咿呀學語,到蹣跚學步,再到背起書包走進校門,每一步都讓我和太太充滿了驚喜和驕傲。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也意識到,他們是一個個有自己思想和世界的獨立個體,漸漸遠離了我們所設想的軌跡。紀伯倫的另一句詩浮現:「給他們你的愛,而不是你的思想,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那時,我們終於開始理解,紀伯倫並非在勸誡父母放手,而是讓我們學會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後來讀到龍應台的《目送》,那句廣為人知的話深深打動了我:「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在孩子漸行漸遠的背影中,我逐漸意識到,愛不只是擁有,更是學會放手。

1997年信主以後第一次參加教會團契活動,請來的講員分享聖經中一段話「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所懷的胎是他所給的賞賜」(詩篇127:3)。才明白兒女是上帝給我們的產業,更是祂的賞賜。而身為父母,我們不過是暫時的管家,肩負著教養他們的責任。終有一天,這些生命會長大、會離開,父母的任務,是將他們帶到神的面前。

所以在主裡一點一滴成長中,我們慢慢對神認識越多,就越將過去犯的許多「以愛為名」的錯誤認識越多。在孩子還沒生下的時候我們滿懷期待和喜悅,心中充滿對孩子未來的「規劃」和「安排」。希望孩子成績優秀、學校名列前茅,希望日後事業有成、光宗耀祖,經濟富足。但所有這些“期待”,都成為一種對孩子們成長過份的控制和捆綁。記得我們常常對老大說:「我們都是為你好,你應該聽我們的。」然而,這種打著愛的旗號的干涉,反而讓親子關係走樣。那時候,我們在自己的私心中陷入焦慮,擔憂孩子未來的種種。

感謝天父,當我們老二老三出生,我們就學習以耶穌基督為完美的榜樣。學習與他們一起在主裡成長,在神的話語,在禱告中,更是在我們生命中來影響他們。我在禱告中向主說:「主啊,求你赦免我的罪。我們常常不知不覺待他們成我們的私有財產。現在我們知道,孩子是屬你的,不是我的私有財產。他們終身的事在祢的手中,而我們豈能知好知歹呢?一樣有為父母的心腸。在天父的教導中,我們漸漸明白,父母的愛,是陪伴與引導。當我們學會把孩子的未來一切,無論是學業,社會交往,工作,婚姻等,交託給神,心中那份焦慮才終於被釋放。我們也意識到,當我們願意與孩子們一起在主裡成長時,他們對神的信心也越來越堅定,也更容易在家中感受到天父的溫暖。

如今,我們的三個孩子已各奔東西。老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兩個外孫在她身邊繞膝;老二忙於事業和正在dating;老三籌備婚禮。家中在他們離開去上大學之後,漸漸安靜下來,而我們從中學會了一種新的相處方式:為他們天天禱告,關懷關心,需要時始終在場。

紀伯倫說:「因為你是弓,你的孩子,從你這把弓射出向前飛馳的箭。」在這些年的經歷中,這句話對我來說越來越真實。身為父母,我們既是他們的起點,也是他們疲憊時的歸宿。而那份牽掛,不是要去控制他們的方向,而是默默支撐他們每一次的遠飛。

五年前,我們在柬埔寨宣教時,學會了將孩子完全交託給上帝。聖經說:「教養孩童,使他走當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離。」這是父母最大的使命,也是我們所能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今天,我們雖然與他們相隔十萬八千里,但是神的靈成為我們的連接,我們互相禱告,在愛中互相關懷。

窗外陽光灑進來,拉開簾子,溫暖的光芒灑在房間裡。這樣的日子裡,最美好的畫面,是我們目送的箭,在遠方飛翔的軌跡上,閃耀著光芒。而我們,站在原地,懷抱信心,愛與盼望,做那始終穩定的弓。無論他們飛得多遠,我深信,上帝的手始終托著他們,而我們的愛,也會一直伴隨他們前進。


2024-11-12 一篇舊作

和老大女儿一家

和老大女儿一家

老二女儿和他的男朋友,老三儿子和他的未婚妻的

老二女儿和他的男朋友,老三儿子和他的未婚妻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林漢清-avatar-img
2024/12/01
嗨,晚安!才似不久不見,轉眼就成年了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1
林漢清 過去的情景常常会被歲月沖淡,時間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而我們只能珍惜當下的每一刻,因為那些似曾不久的過往,終究成了遠去的歲月和现在的美好。愿上帝祝福您!
心18-avatar-img
2024/12/01
上帝也一直幫著您拉開每一次弓,助力您全然以愛射出的箭😌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1
心18 是的,不仅仅是帮我拉弓,连我仅有的力气,想要以爱射箭的念头,能呼吸,能走一步路,能吃能睡都是上帝的恩典。谢谢您提及的这一点,让我想到更多的层面!愿神祝福保守您!
😇😇😇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1
心裡住著小男孩 上帝祝福您!
❦ 莊小昕-avatar-img
2024/12/02
謝謝Eric分享!您的家庭真可愛!
Eric H-avatar-img
發文者
2024/12/02
❦ 莊小昕 感谢神,都是祂的作为!我们住在一个过去没有一家亚洲人的城市。孩子们就在教会里找到他们的对象,让我们家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国际家庭。在主里和睦相处美好!
avatar-img
Eric H的沙龍
220會員
356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Eric H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21
小時候我以為人生是一條筆直的河,流向某個明確的終點。可如今才發現,它更像是散落一地的雨滴,各自折射不同的光線,彼此之間並無明確邊界,但都被同一片天空所涵蓋。人生沒有絕對的開始或終止,一切都是「有時」。「生有時,死有時」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9
在世界醒來之前,有很長的一段黑。 不是那種能用燈光驅趕的夜,是落在心裡的那種沉重。 罪的聲音、死的陰影、無望的嘆息,一起編織成一口深井,把人困在下墜的孤寂裡。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2025/04/18
午后,陽光斜斜地灑在廚房的地磚上,靜靜的,像一首無聲的詩。窗邊的風鈴偶爾晃動,發出透明的聲音。白色的餐盤泛著柔和的光,一如我們心中那潔淨的盼望。而你——我們的小Noah,舌尖還發著奶音,卻在那個靜謐的午後,說出了一句彷彿讓大家也屏息的禱告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近期與家人有一搭沒一搭的會為了別人家的事情爭論,父母對於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的無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黎巴嫩詩人紀伯倫:「你的孩子不是你的,他們經你而生,但非出自於你,他們雖然和你在一起,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別把你的思想也給他們,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思想。」 近期與家人有一搭沒一搭的會為了別人家的事情爭論,父母對於 #我的孩子就是我的孩子 這樣的想法根深蒂固的無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那是誰的孩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親人,也是最親的親人,自然也是影響最深的親人。不過,人生是階段性的;孩子也是會成長的。大多數的父母並不會突然就意識到孩子逐漸成為「自己的」而非「你的」的孩子,如同大多數父母是在成為父母才逐漸意識到父母的角色及責任。 在成為「自己的」
Thumbnail
自從生了孩子之後,才算正式開啟療癒自我創傷的旅程,原因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看見以往小時候,那些無法理解的事情,原來都是一道又一道的傷口,我活在看似“健全“的家庭,沒有吃不飽穿不暖,只是沒有愛...
Thumbnail
自從生了孩子之後,才算正式開啟療癒自我創傷的旅程,原因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我看見以往小時候,那些無法理解的事情,原來都是一道又一道的傷口,我活在看似“健全“的家庭,沒有吃不飽穿不暖,只是沒有愛...
Thumbnail
 「你無法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不過,最近我卻發現有一個東西撼動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自小,我生長在一個相當忙碌,充滿限制的家庭裡。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為了家計早出晚歸,他那嚴肅與不苟言笑的形象,與他腰間那隨時可以抽出鞭打小孩的皮帶,使我對他感到既敬畏又害怕,也曾有怨恨的心情
Thumbnail
 「你無法給別人你沒有的東西」,有一句話是這麽說的。不過,最近我卻發現有一個東西撼動了我對這句話的認知。  自小,我生長在一個相當忙碌,充滿限制的家庭裡。在我的印象中,父親總是為了家計早出晚歸,他那嚴肅與不苟言笑的形象,與他腰間那隨時可以抽出鞭打小孩的皮帶,使我對他感到既敬畏又害怕,也曾有怨恨的心情
Thumbnail
她說 她想帶著孩子去死。 他說 他和太太整天被兒子折磨威脅,他們想生命是不是就是在折磨他們的情感。
Thumbnail
她說 她想帶著孩子去死。 他說 他和太太整天被兒子折磨威脅,他們想生命是不是就是在折磨他們的情感。
Thumbnail
有一天,在孩子們就寢後的晚上,我打開琴蓋,彈起了詩歌。 我邊彈邊唱著,這時,我眼角的餘光瞄到兒子悄悄將房門打開一個小縫,透過那小縫隙偷看著我,邊看、邊聽、邊微笑。 我不以為意,心想:「就讓他看、讓他聽吧!」那一刻,我想起曾聽過的一句話:「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Thumbnail
有一天,在孩子們就寢後的晚上,我打開琴蓋,彈起了詩歌。 我邊彈邊唱著,這時,我眼角的餘光瞄到兒子悄悄將房門打開一個小縫,透過那小縫隙偷看著我,邊看、邊聽、邊微笑。 我不以為意,心想:「就讓他看、讓他聽吧!」那一刻,我想起曾聽過的一句話:「孩子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
Thumbnail
Photo by Guillaume de Germain on Unsplash 有一天我在想,父母可以選擇子女,但子女卻無法選擇父母。 當然,子女生下來是怎樣父母無從選擇, 然而,父母卻可以選擇如何教導子女,使他們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父母想有一個禮貌的孩子,首先須以身作則做一個禮貌的人, 至於希
Thumbnail
Photo by Guillaume de Germain on Unsplash 有一天我在想,父母可以選擇子女,但子女卻無法選擇父母。 當然,子女生下來是怎樣父母無從選擇, 然而,父母卻可以選擇如何教導子女,使他們成為一個怎樣的人。 父母想有一個禮貌的孩子,首先須以身作則做一個禮貌的人, 至於希
Thumbnail
爸媽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有自己生命所經歷的難處,也有自己能體會過的一方風景。 爸媽是兩個被稱作「爸爸」「媽媽」一輩子的正常人,有時運氣好,他們也體會過被呵護、好好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被尊重跟鼓勵的青少年,因此,懂得那份呵護、好好對待、尊重跟鼓勵的愛。 有時,運氣不
Thumbnail
爸媽他們跟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童年有自己的成長背景,有自己生命所經歷的難處,也有自己能體會過的一方風景。 爸媽是兩個被稱作「爸爸」「媽媽」一輩子的正常人,有時運氣好,他們也體會過被呵護、好好對待的童年、甚至還有被尊重跟鼓勵的青少年,因此,懂得那份呵護、好好對待、尊重跟鼓勵的愛。 有時,運氣不
Thumbnail
生一個雖然很好,但兩個恰恰好;給女兒添手足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共識。 手足,年齡不是問題;父母的陪伴才是關鍵。 幼子剛出生時,女兒對她所心心
Thumbnail
生一個雖然很好,但兩個恰恰好;給女兒添手足也是我們夫妻倆的共識。 手足,年齡不是問題;父母的陪伴才是關鍵。 幼子剛出生時,女兒對她所心心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