憤怒不僅會使你判斷錯誤,還會讓你成為「有用的笨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圖片作者:ChatGPT

圖片作者:ChatGPT

你看過《真確》這本書嗎?裡面點出了非常重要的「十大直覺偏誤」,提醒我們,這些幫助我們在洪荒時代生存下來的直覺,到了現代社會,卻成了讓我們下錯誤判斷的「直覺偏誤」。


其中最有效的,可能就是「恐懼」(Fear)了。恐懼緊緊地抓住我們的心,讓我們有一種大禍臨頭的急迫感,於是我們在恐懼的驅動下,做出錯誤的判斷。


我還記得剛回台灣時,那時候還沒有社群網站,所以有許多朋友們都靠著互相寄電子郵件(E-mail)聯絡,而謠言,也跟著電子郵件,在不同的人群裡傳來傳去。


那時候,有一個謠言是關於「泰國檸檬蝦」的。謠言的內容是,因為海鮮裡面有「砷」,而遇到檸檬汁裡面的維生素C,砷就會被還原,產生劇毒的「砒霜」!這個謠言實在讓人印象太深刻了,而且後來來配上一張七孔流血的圖,讓許多人都好害怕!於是,這個謠言就這樣在人群中傳了多年。


當然恐懼是非常有用的利器,許多政府、媒體都利用恐懼來吸引注意力,讓讀者情不自禁地幫他們傳播謠言,成了「有用的笨蛋」。


不過,最近的一個研究發現,除了恐懼,憤怒也會讓你失去理智,成為散播假新聞的幫手。當你看到一個很氣人的新聞(比方說之前的「牙醫把病人的牙齒拔光造成病人死亡」),你瞬間怒髮衝冠、拔「鼠」而「擊」,將這個氣人的新聞一秒轉發,可能還附上「太可惡了」之類的感想...然後,事主就這樣被炎上了。


結果呢?隔一天,或甚至幾個小時後,你看到其他人轉的澄清文。因為病人是多重身心障礙者,通常這樣的病人,因為無法跟他講理,所以在幫他們做牙科治療時,通常都是全身麻醉後一次全部處理。當然這樣做一定有風險,但是也沒有辦法,因此,願意幫特殊病人處理牙齒的牙醫師其實並不多。你看到這裡才意識到,天啊,我的憤怒,可能讓台灣又少了一個願意治療特殊病患的愛心牙醫...是不是感覺很糟?


研究團隊在許多平台都看到類似的現象,於是他們決定進行研究。首先,他們分析了Facebook (1,063,298個連結)和Twitter (44,529則推文,24,007位用戶)的資料。


他們發現,在貼文所引發的情緒中,「憤怒」與分享之間的相關性最高。而且,不論消息是否正確都一樣。甚至,錯誤的消息還引發更多的分享!


接著,他們進行了行為實驗。


透過線上平台,研究團隊招募了1,475個人。他們讓這些人看20則新聞標題。這些標題根據兩個標準進行分類。第一個標準是「真實性」,研究團隊將這些標題進行事實查核,並依據真實或虛假來分類;第二個標準是「憤怒程度」研究團隊使用前測來確認這些標題能引發多大的憤怒情緒。


他們詢問參與者,對這些新聞標題的分享意願有多高(實驗一)、以及這個新聞的正確度(實驗二)。


結果發現,引發高憤怒的標題比較容易被分享。而且,與標題的真實性無關。而且,參與者能夠區分真實與虛假新聞的準確性,而且這個分辨能力並不會被憤怒程度影響。


也就是說,當我們看到很氣人的新聞時,憤怒讓我們忘了一件事:如果你把這個新聞傳出去,你就成了散播謠言的「不智者」。我們都知道不該散播謠言,但是當你看到很氣人的新聞時,你忘了你不該散播謠言,你反而會把這個謠言給散播出去。


當然,有些人會說,我是用「截圖」的,因為我知道很多時候媒體就是想要大家去點擊他的連結賺廣告費,所以我用截圖的方式,讓他不能賺廣告費,我好聰明不是嗎?


可惜的是,截圖轉傳雖然讓作者無法收到廣告經費,但卻無助於阻止謠言傳播。而且,以截圖轉傳,因為沒有附上連結,增加了查證的困難,間接的也會讓一些人反而上當受騙。


要怎麼處理「憤怒」呢?


其實處理「憤怒」跟處理「恐懼」很像。首先,要能夠察覺自己已經被極端的情緒所包圍。然後,告訴自己,先不要分享!你看完整篇文章了嗎?裡面說的事情是真的嗎?接著,問自己:


為什麼要分享?

有必要分享嗎?

會不會誤導別人?


做到這些以後,如果還是覺得該分享,再分享。如此一來,你就不會因為被憤怒掌控,而成為「有用的笨蛋」囉!


參考文獻:


McLoughlin, K. L., Brady, W. J., Goolsbee, A., Kaiser, B., Klonick, K., & Crockett, M. J. (2024). Misinformation exploits outrage to spread online. Science, 386(6673), 991-996. https://doi.org/10.1126/science.adl2829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93會員
617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老葉報報的其他內容
2025/05/01
其實橙劑本身的主要成分2,4-D與2,4,5-T並沒有多強的毒性,問題其實是出在2,4,5-T的原料之一:TCP裡面的污染物TCDD。 但是,當時的人是怎麼知道TCDD在裡面的?又怎麼知道TCDD就是導致皮膚病變(稱為氯痤瘡 Chloracne)的元凶呢?
Thumbnail
2025/05/01
其實橙劑本身的主要成分2,4-D與2,4,5-T並沒有多強的毒性,問題其實是出在2,4,5-T的原料之一:TCP裡面的污染物TCDD。 但是,當時的人是怎麼知道TCDD在裡面的?又怎麼知道TCDD就是導致皮膚病變(稱為氯痤瘡 Chloracne)的元凶呢?
Thumbnail
2025/05/01
上個月真的很熱鬧,不過我們還是要來看一下上個月最多人看的文章是哪幾篇? 這個月的第一名並不是植物科普,不過我個人覺得那個題目很有趣囉!
Thumbnail
2025/05/01
上個月真的很熱鬧,不過我們還是要來看一下上個月最多人看的文章是哪幾篇? 這個月的第一名並不是植物科普,不過我個人覺得那個題目很有趣囉!
Thumbnail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2025/04/30
年輕的時候,跟朋友一起去看《前進高棉》(Platoon)。當時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越戰對美國人留下多麼深的傷痕。但是,當時的我並不知道,越戰在越南人民身上留下的傷痕,只怕不是三五十年去得掉的。 這個傷痕,來自於橙劑(Agent Orange)。 橙劑是什麼?用來做什麼?為什麼會造成傷害呢?來看看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真確》這本書裡面點出了非常重要的「十大直覺偏誤」,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恐懼」(Fear)了。 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除了「恐懼」,「憤怒」也會讓我們失去理智,成為傳播謠言的幫手(幫凶?)!
Thumbnail
在《真確》這本書裡面點出了非常重要的「十大直覺偏誤」,其中對我們影響最大的是「恐懼」(Fear)了。 但是,最近的研究發現,除了「恐懼」,「憤怒」也會讓我們失去理智,成為傳播謠言的幫手(幫凶?)!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憤怒情緒的作用及如何適當表達和管理這種情緒。憤怒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幫助我們建立界線。透過理解憤怒的來源和反應,我們能更有效地與他人互動,避免情緒的累積帶來的潛在破壞力。同時也探討職場中權威與下屬之間的動態關係,並強調情緒對話的重要性。
Thumbnail
本篇文章探討憤怒情緒的作用及如何適當表達和管理這種情緒。憤怒不僅能保護自己,還能幫助我們建立界線。透過理解憤怒的來源和反應,我們能更有效地與他人互動,避免情緒的累積帶來的潛在破壞力。同時也探討職場中權威與下屬之間的動態關係,並強調情緒對話的重要性。
Thumbnail
和筆者交流過的朋友必會認同筆者是一位情商指數甚高的人,不容易動怒。有天,筆者遇到一位高手,我們本身正商談一些合作流程,但在討論過程中,對方咄咄逼人,不斷在雞蛋裏挑骨頭。起初,筆者不以為意,但對方的咄咄進逼,筆者終於按耐不住,提高聲線地問:「你究竟想怎樣?我完全不明白為甚麼你要用這樣態度和我說話。」筆
Thumbnail
和筆者交流過的朋友必會認同筆者是一位情商指數甚高的人,不容易動怒。有天,筆者遇到一位高手,我們本身正商談一些合作流程,但在討論過程中,對方咄咄逼人,不斷在雞蛋裏挑骨頭。起初,筆者不以為意,但對方的咄咄進逼,筆者終於按耐不住,提高聲線地問:「你究竟想怎樣?我完全不明白為甚麼你要用這樣態度和我說話。」筆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惡意言語在心中產生的割傷,讓人漸漸失去生活的樂趣,以及生命的意義。惡意言語是由人的基本需求開始,漸漸地養成人格、在社群中發展,最後進入不自覺的維護既得利益中。在這種環境生活的人們,會越來越在意他人評價而越沒自信、對自己越嚴苛。人只有面對、理解與處理發生在身旁的負向惡意,才能確實保護住自己的自尊心。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憤怒、敵意與暴力從何而來?怎麼解讀親密的人的負面情緒和易怒?怎麼不被情緒束縛?憤怒是閃電,來得快又急,卻足以過度放大事件的重要性和頻率,但憤怒竟然是生存的保護機制?
Thumbnail
★發怒,也可以成為最強大的溝通術! ●很多人會根據對方比自己「高尙」或「低下」,決定彼此的人際關係,好比地位、年齡、財產、身材、美醜……等等。如果對方看起來比自己「低下」,即使心裡沒有惡意,也往往會輕視、瞧不起對方,甚至把別人當成好用的工具。這種時候,被看不起的人如果無視自己心裡的憤怒,只是一味壓抑
Thumbnail
★發怒,也可以成為最強大的溝通術! ●很多人會根據對方比自己「高尙」或「低下」,決定彼此的人際關係,好比地位、年齡、財產、身材、美醜……等等。如果對方看起來比自己「低下」,即使心裡沒有惡意,也往往會輕視、瞧不起對方,甚至把別人當成好用的工具。這種時候,被看不起的人如果無視自己心裡的憤怒,只是一味壓抑
Thumbnail
★高情商的大人,即使情緒不好也不會讓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折感,進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Thumbnail
★高情商的大人,即使情緒不好也不會讓人際關係出現裂痕, 懂得如何處理自己的挫折感,進而有效溝通、解決問題。
Thumbnail
什麼是「偏見」?偏見就是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資訊為依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群體或者事件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看法。除了我們熟知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之外,還有四本書在討論偏見跟我們的關係。
Thumbnail
什麼是「偏見」?偏見就是人們以不正確或不充分的資訊為依據,而形成的對其他人、群體或者事件的片面的甚至是錯誤的看法。除了我們熟知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之外,還有四本書在討論偏見跟我們的關係。
Thumbnail
在情緒與選擇性接觸的研究裡,主要研究的是「憤怒」(angry)、「害怕」(fear)以及「焦慮」(anxiety)。翻了一些文獻,學者大致上的共識是:憤怒,是讓讀者視野變窄、並積極分享的主要原因。形塑目前網路政治言論基本風貌的,是「焦慮」。
Thumbnail
在情緒與選擇性接觸的研究裡,主要研究的是「憤怒」(angry)、「害怕」(fear)以及「焦慮」(anxiety)。翻了一些文獻,學者大致上的共識是:憤怒,是讓讀者視野變窄、並積極分享的主要原因。形塑目前網路政治言論基本風貌的,是「焦慮」。
Thumbnail
為何那麼多人會說人生成功的要素是「情商」?因為一個人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會被情緒控制,而不是能控制情緒,如此一來,他的反應與做法容易被人預測,這會是非常明顯被人利用的弱點。相反的,一個人是可以洞察自己情緒,然後選擇情緒,而且不會過度壓抑情緒,更厲害的,是能夠觀察他人反應與行為,並可以預測對方的行動模式,
Thumbnail
為何那麼多人會說人生成功的要素是「情商」?因為一個人的思考與行為模式會被情緒控制,而不是能控制情緒,如此一來,他的反應與做法容易被人預測,這會是非常明顯被人利用的弱點。相反的,一個人是可以洞察自己情緒,然後選擇情緒,而且不會過度壓抑情緒,更厲害的,是能夠觀察他人反應與行為,並可以預測對方的行動模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