➊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➋人生遊戲每個人都是新手
➌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
-
➍影響力是讓更多的人,知道你、記住你
➎成大事的人都是敏感的人,然後全情投入
➏當不知道要學什麼的時候,去學如何說話
-
➐你過去的成就,不說,連你自己都會忘記
➑每一秒,你都在向這個世界宣告你的存在
➒每天都有新機會,但不會以機會的樣子出現
-
➓有才華的人,被有需要這個才華的人發現,就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相遇
看起來不起眼,聽起來像雞湯,但在我情緒低落的時候,卻是他帶給我滿滿的動力。
YT:https://www.youtube.com/@HENYANGofficial
➊人生是曠野,不是軌道
意思是四通八達,想往那個方向走都行;
而不只是一條路、一個方向而已。
大腦傾向將事物簡化,而人生並非如此;
我們不應該被固定的觀念和框架所限制,
在曠野中自由探索,才能看到更多的風景。
#人生有無限的可能
➋人生遊戲每個人都是新手
大家都是第一次玩這個遊戲,所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的;
經驗沒有辦法複製,所以建議只能參考、不能照抄。
既然是新手,就不要怕犯錯;
遇到壓力、阻力,寫下來,想一想,
然後面對它、挑戰它。
貝佐斯說:
「我做成的每一件事,前期都經歷了無數試驗、錯誤和失敗」
➌學先進、傍大款、走正道
這句話是馮侖提出的,被記在《創業的36條軍規》書中。
- 學習在領域內的先進者
- 結交有影響力的人物
- 走出自己的價值觀
我發現自己有個臭毛病,對於同行或是老一點的前輩,有種完全錯誤的傲氣,心底上瞧不上他們,覺得可以做得比他們好。
這當然是錯的。
達者為先,落後的人向前者學習,怎麼會覺得彆扭呢?
#學習榜樣
➍影響力是讓更多的人,知道你、記住你
我想到之前上課老師說的:要讓別人想到某事就想到你。
大意是說,成為對方,在想找人解決問題、尋找專家的時候,你是第一個被想到的。
要做到這點,最最基本的,就是讓別人知道你的專長、特點
對我這樣害羞的人,或著說麻木不了解自己的人來說,
尋找我有什麼值得拿出來、有什麼特色,
感覺像重新認識自己。
「我是誰」?果然是人生的大問題。
#認識自己
➎成大事的人都是敏感的人,然後全情投入
恒洋說,最成功的人都是敏感的人、對問題敏感;
賺錢就是解決問題,而敏感的人容易發現隱藏的商機。
但找到是一回事,解決又是另一回事;
全心投入,一心想把問題解決,這又是另一種特質了吧?
這讓我想到人際關係的「高敏」人,有關聯嗎?
#敏感
➏當不知道要學什麼的時候,去學如何說話
一方面讓自己說話好聽、讓人舒服;
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語言會塑造人格。
比方說,愛「抱怨」,也許覺得沒有什麼、無傷大雅;
但養成習慣後就很難改,很容易會在不當的場合失控。
而且其實對情緒和事情,都沒有幫助。
說出的話會慢慢形成思考的習慣,
愛酸言酸語的,就會形成負面思考的習慣;
練習只說有建設性的話,可以更好的培養正面思考的習慣。
說出的話會左右思考習慣。
-
一行禪師認為,語言就像是食物,
口出惡言就是請人吃屎,彼此都難堪。
而帶有感恩、同理和溫暖的語言,
會像坐下一起享受美食,愉快。
#語言改變思想
➐你過去的成就,不說,連你自己都會忘記
要想被人認識,最好自己先「曬」出來;
畢竟沒有人有義務,上網搜尋你的資料。
這種主動的表現,對我而言好難、好不習慣。
背景、師承和獎狀都沒有怎麼辦?
恒洋提出一個方法:你的偶像。
那麼我的偶像是誰呢?
我喜歡阿諾史瓦辛格,強壯、越來越帥、跨多個領域成功。
作家王鼎鈞的苦實、村上春樹的自律、蕭伯納的幽默。
似乎可以好好的列一個清單?
#偶像
➑每一秒,你都在向這個世界宣告你的存在
恒洋這句話是在鼓勵我們,要無時無刻的展示自己。
每一秒都是重要的表演,讓人更認識自己。
但我有不一樣的體悟。
我們的一言一行,都是顯露在外、形塑於內的。
每個動作都是養成習慣、養成性格、養成身份與命運。
這類似於「勿以惡小而不為」。
因為小惡會形成習慣,
不知不覺讓自己,
成為自己最討厭的那種人。
#養成
➒每天都有新機會,但不會以機會的樣子出現
就像羅丹說的:「這世界不缺美,缺的是發現美的眼睛。」
也許可以改寫成:「這世界不缺機會,缺的是發現機會的能力。」
那麼怎麼發現機會呢?
把一切都不視為「理所當然」,
挑選少有人走的路,
做困難的決定,
就能發現很多遺漏的東西。
#機會
➓有才華的人,被有需要這個才華的人發現,就是這個世界最美好的相遇
這是很美的一個場景;
反過來想,不被需要的才華,是不是最糟的情形呢?
再反過來想,有沒有一種可能,我們能成為,不管碰到什麼人,都能發現對方的才華、優點,這不就讓每個相遇,都是美好的嗎?
每一次與人的接觸,都是美好的相遇。
看出其他人身上的閃光點,
竟是讓自己生活的更好的能力!
#認識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