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對話:馬槽之外的聖誕節 Beyond the Manger in Christmas (2)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信仰對話:馬槽之外的聖誕節

raw-image


雪花靜靜地落在窗外的樹梢上,夜空中滿是寧靜的星光。爐火溫暖地燃燒著,客廳裡,安娜與祖母格蕾絲、祖父彼得,以及父親約翰圍坐在一起,討論聖誕節的深意。這場看似尋常的談話,卻逐漸揭開了耶穌降生的真理,以及祂降世為人的神聖目的。

安娜率先開口,語氣中帶著一絲探尋的好奇:“奶奶,昨天您說,馬槽只是開始。這讓我想了很多。為什麼耶穌要以這種方式來到世上?祂是上帝的兒子,不是應該降臨得更加宏偉嗎?”

格蕾絲微微一笑,指了指聖誕樹下的馬槽模型,說:“安娜,這正是聖誕節的核心。上帝的心意遠超過我們的想象。祂的道路往往不是我們所預期的。”

爺爺彼得接過話頭:“聖經告訴我們,在《以賽亞書》55:8-9中,上帝說:‘我的意念非同你們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們的道路。天怎樣高過地,照樣我的道路高過你們的道路,我的意念高過你們的意念。’耶穌以嬰孩的身份降生,就是要顯明神的謙卑和愛。”

-------------------

安娜皺起眉,思考著牧師的話:“但為什麼要以嬰孩的身份呢?如果耶穌直接作為成人出現,不是可以更快地完成祂的使命嗎?”

格蕾絲輕輕地點頭,像是在鼓勵安娜的問題。她說:“好問題,安娜。耶穌來到世上,不僅僅是為了完成祂的救贖使命,也是為了與我們每一個人建立關係。祂選擇從嬰孩成長為成人,經歷我們所有人都經歷過的過程——學走路、跌倒、學說話,甚至忍受饑餓和痛苦。”

爺爺彼得補充道:“《希伯來書》2:17說:‘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姓的罪獻上挽回祭。’ 耶穌作為嬰孩降生,體驗人的一切,不僅讓祂成為真正的救主,也讓我們知道,祂能完全理解我們的處境和掙扎。”

安娜的父親約翰也插話說:“安娜,你知道嗎?從嬰孩成長為成人,讓耶穌的一生成為我們每個人的榜樣。祂從謙卑中起步,順服祂的父,活出無瑕的生命,這樣我們才知道,如何在凡事上效法祂。”

安娜若有所思地點點頭:“所以,祂以嬰孩的方式降生,是為了告訴我們,祂與我們一樣經歷成長,也教我們如何生活?”

爺爺彼得肯定地說:“沒錯,祂的每一步,都是為了示範上帝的心意如何在一個人的生命中彰顯。”

-------------------

安娜的眼神停留在馬槽模型上,突然又問:“那為什麼祂沒有選擇生在皇宮裡?如果祂是一位王,難道不應該有更高貴的出身嗎?”

格蕾絲笑了,回答道:“安娜,你還記得《馬太福音》20:28怎麼說嗎?‘正如人子來,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並且要捨命,作多人的贖價。’”

她停頓了一下,繼續說:“如果祂出生在皇宮,人們可能會因為祂的權勢去敬拜祂,而不是因為祂的真理與愛。祂選擇生在馬槽,就是要告訴我們,神的國度不是以世俗的榮華和地位為基礎,而是以謙卑和服事為核心。”

爺爺彼得點頭接道:“正如《腓立比書》2:6-7所說:‘祂本有神的形像,卻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祂選擇一個最卑微的方式,讓我們看到,真正的偉大來自服事和犧牲,而不是權勢和地位。”

安娜的父親約翰補充說:“祂在馬槽裡降生,也是為了向每個人表明,無論你多麼卑微、貧窮,祂都與你同在。馬槽讓所有人都能靠近祂,而不是敬而遠之。”

-------------------

安娜想起聖誕故事裡的牧羊人,問道:“那為什麼天使把這麼重要的好消息,先告訴那些在曠野裡的牧羊人?不是應該告訴那些宗教領袖,或者國王嗎?”

格蕾絲輕輕地笑了:“這正是上帝的智慧。祂選擇牧羊人,因為牧羊人在當時的社會地位很低,甚至被認為是卑微的勞動者。但這表明,上帝的救恩是為所有人預備的,不是只為有權勢的人。”

爺爺彼得補充道:“《路加福音》2:10-11說:‘天使對他們說:不要懼怕,我報給你們大喜的信息,是關乎萬民的。因今天在大衛的城裡,為你們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 上帝特意先將好消息告訴牧羊人,就是要顯明,祂關心的是所有人,無論他們的社會地位如何。”

格蕾絲微微點頭,說:“牧羊人還有一個象徵意義。耶穌後來自稱‘好牧人’,祂來尋找失喪的羊,並為羊捨命。而當這些牧羊人親眼見到馬槽中的嬰孩時,他們的心被喜樂充滿,立刻成為第一批傳揚福音的人。”

-------------------

談話漸入深處,安娜的心中也漸漸明亮起來。她看著牧師和家人,認真地問:“所以,聖誕節的意義,不僅僅是慶祝耶穌的降生,對嗎?”

爺爺彼得露出欣慰的笑容:“是的,安娜。聖誕節是神愛的開始,但真正的意義是從馬槽到十字架。耶穌來到世上,從馬槽開始了一條道路,這條道路通往十字架,最終帶來了復活的盼望。”

格蕾絲輕聲說:“祂讓我們看到,謙卑和順服能夠成就最偉大的事情。祂不是要我們停留在馬槽的感動裡,而是要跟隨祂的腳步,明白祂愛的深度。”

安娜的父親約翰低聲補充:“《約翰福音》3:16總結了一切:‘神愛世人,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祂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屋內的爐火卻燃得越發溫暖。安娜站起來,把馬槽模型放在手中,低聲說:“主啊,感謝祢來到這個世界,不僅僅是為了降生,而是為了成就救贖。求祢幫助我不只是慶祝聖誕節,而是活出祢的愛,帶給這世界更多的盼望。”

家人們圍繞著安娜,點燃了燭光,祈禱聲中,他們的心都被同一份平安所充滿——那份從馬槽開始,卻跨越世代的愛與盼望。


寫成于2024-12-30

raw-image


avatar-img
214會員
273內容數
我自己並不是一個會碼字的,然而,有時聖靈充滿就會情不自禁寫下幾行可以稱為感動的句子。能思想,能拿出手來寫,能post這裡,都是神的恩典。若不是出於神,一切都不會成為可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Eric H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讀書筆記:以愛回應世界的呼召 (第4章) Calling for Love Response to the World(5)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四章“簡樸”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1
在溫柔的靜夜中,我輕聲呼喚禰的名字,親愛的天父。這是一封寫給祢的信,寫給那位看顧我、理解我、愛我的上帝。“天父,祢知道我的力量”親愛的天父,祢知道嗎?我眼中微弱的光芒,是祢的愛從未離開過的見證。這一路走來,我常常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的不夠,害怕拖累家人,甚至害怕自己無法承受生活。
夜晚的列车穿过乡野,车厢内的灯光温暖而昏黄。李航背着一个鼓鼓的背包走进车厢,目光扫过座位的编号。他的座位靠过道,窗边已经坐着一位女孩。 女孩身着浅蓝色连衣裙,长发披肩,正安静地望着窗外。她的侧脸柔和而宁静,眉目间带着几分温婉的气质。李航站在座位旁。
讀書筆記:为造物主的荣耀而行(第4章) Co-walking in Christ for Glory of the Creator (5)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四章“護理萬物”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故事發生在一個古老的小鎮上,鎮上有一個脾氣暴躁的鐵匠,名叫艾伯特。他以技藝高超而聞名,但也是鎮上人最害怕接近的人,因為他總是動不動就怒火中燒。鎮上有一間小宣道會教會,路加是這裏的牧師,他藉著教導和關懷傳遞上帝的愛。
當歲末年初的鐘聲敲響,我們不禁停下匆忙的腳步,回望這一年經過的風景。若憑靠自己,終日如夢,歲末若夢。終有一天,靜下心來,發現自己像個局外人一樣,自己的片段不成故事,全是虛空。我們在風風雨雨中行走,試圖尋找答案,卻發現治癒我們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那份深埋心中的釋懷
讀書筆記:以愛回應世界的呼召 (第4章) Calling for Love Response to the World(5)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四章“簡樸”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2015.1
在溫柔的靜夜中,我輕聲呼喚禰的名字,親愛的天父。這是一封寫給祢的信,寫給那位看顧我、理解我、愛我的上帝。“天父,祢知道我的力量”親愛的天父,祢知道嗎?我眼中微弱的光芒,是祢的愛從未離開過的見證。這一路走來,我常常感到害怕,害怕自己的不夠,害怕拖累家人,甚至害怕自己無法承受生活。
夜晚的列车穿过乡野,车厢内的灯光温暖而昏黄。李航背着一个鼓鼓的背包走进车厢,目光扫过座位的编号。他的座位靠过道,窗边已经坐着一位女孩。 女孩身着浅蓝色连衣裙,长发披肩,正安静地望着窗外。她的侧脸柔和而宁静,眉目间带着几分温婉的气质。李航站在座位旁。
讀書筆記:为造物主的荣耀而行(第4章) Co-walking in Christ for Glory of the Creator (5) 這是對《世界在等待的门徒》一書 第四章“護理萬物”寫的讀書筆記 作者:斯托德 (John Stott) 著;黄淑惠译. — 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
故事發生在一個古老的小鎮上,鎮上有一個脾氣暴躁的鐵匠,名叫艾伯特。他以技藝高超而聞名,但也是鎮上人最害怕接近的人,因為他總是動不動就怒火中燒。鎮上有一間小宣道會教會,路加是這裏的牧師,他藉著教導和關懷傳遞上帝的愛。
當歲末年初的鐘聲敲響,我們不禁停下匆忙的腳步,回望這一年經過的風景。若憑靠自己,終日如夢,歲末若夢。終有一天,靜下心來,發現自己像個局外人一樣,自己的片段不成故事,全是虛空。我們在風風雨雨中行走,試圖尋找答案,卻發現治癒我們的,從來不是時間,而是那份深埋心中的釋懷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也時常碰到一個絕境,正是「究竟是要維持現狀,持續待在這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生活,還是要選擇跳出深淵,做出決斷?」 故事中,亞伯拉罕帶著兒子前往上帝指定的地點,但一路上兒子以撒詢問亞伯拉罕,怎麼帶了獻祭的工具,卻沒看到獻祭的牲畜呢?亞伯拉罕只能不發一語,他背負著是一個秘密....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文章內容包含了主角的故事以及跟亞瑟的對話。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瞭解到主角的身分和背景,以及與亞瑟的對話內容。
Thumbnail
「亞伯蘭聽見他姪兒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裏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擊敗敵人,又追到大馬色北邊的何把,將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創 14:14~16) 318 人!可知敵人是誰?同盟的有四王「以攔王基大老瑪、戈印王提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耶穌基督族譜的章節,介紹了對於若瑟和瑪利亞的相關訊息,以及對神祕名稱的討論。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葡萄牙的父親節是今天!來看看典故吧!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們也時常碰到一個絕境,正是「究竟是要維持現狀,持續待在這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生活,還是要選擇跳出深淵,做出決斷?」 故事中,亞伯拉罕帶著兒子前往上帝指定的地點,但一路上兒子以撒詢問亞伯拉罕,怎麼帶了獻祭的工具,卻沒看到獻祭的牲畜呢?亞伯拉罕只能不發一語,他背負著是一個秘密....
Thumbnail
最近因為藍白國會毀憲亂政,連帶在基督教群體裡面引起波瀾。 或許這就是上帝的旨意,畢竟有識之士等這種機會等一段時間了,讓我可以把過去寫的文章拿出來不斷轉貼,因為這其實也不是新的事情,只是沒有好時機可以談而已。 馬太福音裡有兩個段落,耶穌親自表達對於神蹟奇事的觀點,一段是在第十二章,我之前寫過「有關
Thumbnail
文章內容包含了主角的故事以及跟亞瑟的對話。透過這篇文章,讀者可以瞭解到主角的身分和背景,以及與亞瑟的對話內容。
Thumbnail
「亞伯蘭聽見他姪兒被擄去,就率領他家裏生養的精練壯丁三百一十八人,直追到但,便在夜間,自己同僕人分隊擊敗敵人,又追到大馬色北邊的何把,將一切財物奪回來,連他姪兒羅得和他的財物,以及婦女、人民也都奪回來。」(創 14:14~16) 318 人!可知敵人是誰?同盟的有四王「以攔王基大老瑪、戈印王提
Thumbnail
阿根廷諺語:「說者撒種,聽者收割。」(《歐洲演講比賽冠軍的德國式邏輯陳述法:使你的發言溫暖、有說服力又受歡迎》,賈誠柯(Wladislaw Jachtchenko),博客來電子書)
Thumbnail
這是一個關於耶穌基督族譜的章節,介紹了對於若瑟和瑪利亞的相關訊息,以及對神祕名稱的討論。
Thumbnail
他們是「世界不配有」的人!(希伯來書 11:38) 亞伯拉罕帶著所有家當過了大河,遷移到了迦南,到了「示劍地方、摩利橡樹那裏」,「耶和華向亞伯蘭顯現,說,我要把這地賜給你的後裔。」(創 12:7) 這次真的是答對了,一百分,鼓勵鼓勵,再度以異象確認呼召,堅定盟約。不同於第一次顯現是為呼召,這
Thumbnail
葡萄牙的父親節是今天!來看看典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