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應該」到「我想要」的思維轉換,活出更自由的人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活在未來的人,我好不自由


生活中無處不充滿著壓力與責任,往往一早起來看見自己滿到不行的時程就開始壓力倍增,尤其我是個從小就愛規劃的人,也就是現在很流行說的 J 人。每當有跟朋友的約,我便開始推算我出門前我需要準備什麼,需要多久時間,車子幾點發車,要抓多少緩衝時間。好處是我總是能準時抵達,總是給朋友準時的好印象,專案總是能準時上線,因此也成了很出色的 PM。缺點是生命中的大小事都要規劃,我總是覺得,我不是一個活在當下的人,而是一個活在「未來」的人。

每次跟朋友笑著講到這件事情,大部分的人都是羨慕我很會規劃,但我逐漸覺得我把太多責任扛在肩上,好像有很多我「應該」做的事情,我總是把這些我「應該」做的事情做完,最後才做我「想要」的事,譬如說好好坐下來吃飯、看電視、看書等等。明明自己的時間很多,卻還是活成了一個不自由的人。

目前是我的工作轉換期,我有些時間靜下來思考自己理想的生活模式。我發現周遭的世界其實一直都是一樣的,但心境的轉換卻造就了天壤之別,我開始思考為什麼我做了那些應該做的事,卻讓自己沒有這麼快樂。



分類我的「應該」清單


我先分類了那些我認為我應該做的事:

對自己有益:運動、煮飯、規劃旅遊行程、整理照片、閱讀、學習新技能
生活中的責任:遛狗、打掃家裡
人際關係:與家人朋友聚會、幫家人朋友的忙、買禮物、幫朋友慶生

其實要分類的事項滿多,但列出來仔細思考後才發現,其實這些所謂我 「應該」做的事,說穿了也都是對自己有益的事,所以才會被歸類在我應該要做的事。舉例來說,打掃不僅讓環境整潔,同時能釐清思緒,打掃乾淨後還能獲得很快速的成就感。又或者是有朋友請我幫忙買東西,當下會覺得為什麼每次都是請我幫忙,還要花時間做,自己其他的事都做不完了。但想到他們對我的信任,收到東西的快樂,也會讓我覺得很滿足,自己的價值得到了肯定,其實到頭來,這些都是對我有益的事,所以我當初才會覺得要做。



轉念的力量


我心想,如果我轉念,每次在做這些看似只是自己責任的事情,並覺得煩躁時,就告訴自己這些都是我想要的事情,並講出這件事情能為我帶來的益處。

一個小小的轉念,就能帶來很大的影響,我發現自己是有選擇的,我逐漸從那些所謂的責任中解脫,發現自己好自由。那些我以為是我責任的事情,其實都是出於我自由意志的選擇,是我評估對我有益處後我才做的事。

不過我也想到,先前之所以沒那麼喜歡做這些事情,除了認為他們是我的責任,有些是過程有點無聊或是有一定程度的痛苦的事情,才會在做之前感到煩躁,這時可以想辦法讓這些事情更有趣一點。



我是獵人還是獵物


舉慢跑來說,冬天想要出門慢跑是一件需要極大勇氣的事情,跟被窩比起來,外面實在冷多了,所以在被窩裡多待一小時就成為了一個更誘人的選項。但如果自己今天沒去跑步,起床後又會指責那個懶惰的自己。所以跑步就變成了一個「應該」做的事,沒去跑步會讓自己感受不好,所以一定要做。原本是自己想要的事情,想主動追求,卻發現自己從獵人變成獵物,被責任追著跑。

但我們不一定要這樣思考,先訂出早上應該起床出門跑步的時間,要出門前告訴自己跑步可以讓自己保持健康,維持良好心肺功能,而且會產生多巴胺,每次早上跑完步回來,都能維持一整天的能量與心情,所以我想要去跑步。如果跑步會冷,可以去買一件自己覺得好看的跑步上衣與帽子,讓自己期待跑步,也事先準備好自己喜歡的音樂清單或是 podcast,事先想好要跑步的路線,可以好好欣賞外面的風景,想辦法讓跑步當下是更有樂趣的,能更確信跑步是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我想要」的具體練習


當習慣了「應該」的思維模式,要轉換成「想要」可能會感到不自然,思維的轉換非一蹴可幾,從小事開始練習。外界的期待和壓力可能會讓我們不自覺地回到舊思維,或在疲憊或壓力大的時候,也容易退回到舊有模式。

要持續這樣的改變,我建議可以:

  1. 每天選擇 1-2 件事情來練習思維轉換
  2. 為這些事情找出 1-2 個對自己有益的理由
  3. 設計讓過程更有趣的方法
  4. 每週記錄轉變帶來的改變


把「我應該」做的事,轉念思考成「我想要」的事情,並且把在過程中有點無聊或痛苦的事情加上更多樂趣,就能慢慢從責任中解放,活出更自由的人生。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衝動下單-avatar-img
2024/12/25
看完好想要去跑步🏃
avatar-img
HJ 有意識的生活
1會員
3內容數
一個台灣北部女孩,展開有意識生活的文字紀錄。 這裡會聊旅行、聊生活、聊吃素、聊我愛的紀錄片和書籍、聊做菜、聊感情與友情、聊人生觀、聊金錢觀,當然也會聊我重視的減塑與環保議題。 持續追尋人與環境的和諧共生模式,相信擁有時間與自由才是真正的財富。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算算從公職F.I.R.E.之後也一個月了,代表從此之後月初再也沒有固定的薪水入帳,也不用天天盯LINE看有沒有災情,也不用再接長官跟記者電話,人生也從無意識的星期一到五上班六日休息,變成每天要有意識的去安排要做哪些事。
Thumbnail
渴望脫離現在的生活,卻又沒有勇氣改變,缺乏方向? 任何你想離開卻又離不開,你不喜歡卻又無法逃離的生活,都是監獄。 想像很常建立在過去的經驗,行動常常需要面臨很多阻礙。 我們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我是否有資格、我的選擇可行嗎? 我們需要思考,現在的生活真的是我們喜歡,熱愛的樣子嗎?
Thumbnail
渴望脫離現在的生活,卻又沒有勇氣改變,缺乏方向? 任何你想離開卻又離不開,你不喜歡卻又無法逃離的生活,都是監獄。 想像很常建立在過去的經驗,行動常常需要面臨很多阻礙。 我們會在意別人的眼光、我是否有資格、我的選擇可行嗎? 我們需要思考,現在的生活真的是我們喜歡,熱愛的樣子嗎?
Thumbnail
作者我沉寂一段時間了 最近都沒有發表文章 很想念跟大家說說話的日子 其實前陣子真的發生了一件我人生算數一數二大的事情 實在是令人一言難盡 只能說自己的心情像是坐雲霄飛車一樣 一下墜落谷底又一下飛到雲中一樣自由 請再等我準備好時 跟大家分享這件事對我的影響 現階段的自己 只想靜靜,只想放鬆,只想尋找自
Thumbnail
作者我沉寂一段時間了 最近都沒有發表文章 很想念跟大家說說話的日子 其實前陣子真的發生了一件我人生算數一數二大的事情 實在是令人一言難盡 只能說自己的心情像是坐雲霄飛車一樣 一下墜落谷底又一下飛到雲中一樣自由 請再等我準備好時 跟大家分享這件事對我的影響 現階段的自己 只想靜靜,只想放鬆,只想尋找自
Thumbnail
很多朋友會問我 「史萊姆你平常工作這麼忙,到處出差奔走,怎麼還能玩遊戲、看書、運動、畫圖?到底怎麼做到的?」 或許我現在沒有孩子照顧,父母健康,所以生活需要照顧的就是自己,所以也特別珍惜這樣可以掌握的生活,但我還是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樣先講結論【用心感受當下狀態】
Thumbnail
很多朋友會問我 「史萊姆你平常工作這麼忙,到處出差奔走,怎麼還能玩遊戲、看書、運動、畫圖?到底怎麼做到的?」 或許我現在沒有孩子照顧,父母健康,所以生活需要照顧的就是自己,所以也特別珍惜這樣可以掌握的生活,但我還是分享了一下自己的做法。 一樣先講結論【用心感受當下狀態】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我是透過許多人的回饋,才曉得原來我是個懂「 過生活 」的人啊! 與大家無異,我經常工作完就想賴在沙發追劇;靈機一動會列目標清單,也會因各種狀況拖宕、放棄,或壓根兒忘得一乾二凈。 - 但我心裡不斷浮現的聲音是,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嗎? 即便理想的輪廓尚且模糊,但我明白,假設一再逃避,姑且將就著過,那種
Thumbnail
有些事情我不太想做,卻非做不可。 譬如說工作。 如果不是為了賺錢,有多少人願意每天辛勤工作,處理一堆嫌惡或非常嫌惡的事物,面對上司提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 好啦,總有人十分喜歡自己的工作,能從中得到滿足感,尤其是當工作跟自己的夢想完美結合,但有多少人如此幸運呢? 不管每朝醒來心情如何,還是要出門上
Thumbnail
有些事情我不太想做,卻非做不可。 譬如說工作。 如果不是為了賺錢,有多少人願意每天辛勤工作,處理一堆嫌惡或非常嫌惡的事物,面對上司提出的合理或不合理的要求? 好啦,總有人十分喜歡自己的工作,能從中得到滿足感,尤其是當工作跟自己的夢想完美結合,但有多少人如此幸運呢? 不管每朝醒來心情如何,還是要出門上
Thumbnail
不要再拿「自律」這兩個字來限制住自己。朝夢想前進的路上,你只需要站起來去做它,不需要任何什麼規則、也不用任何誰盯住你,你會自然而然的朝著夢想前進!
Thumbnail
不要再拿「自律」這兩個字來限制住自己。朝夢想前進的路上,你只需要站起來去做它,不需要任何什麼規則、也不用任何誰盯住你,你會自然而然的朝著夢想前進!
Thumbnail
我不再追求只『應該要做的事』,而是『我想要做的事』 每件想做的的事,都有自己的理由 相反的,不做的事,「不再是別人不認同」,而是有著自己拒絕做的理由。
Thumbnail
我不再追求只『應該要做的事』,而是『我想要做的事』 每件想做的的事,都有自己的理由 相反的,不做的事,「不再是別人不認同」,而是有著自己拒絕做的理由。
Thumbnail
「有些事如果不做會怎樣?」在我們追求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的同時,有時放棄比選擇更需要勇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在不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之下,更要把對的時間放在對的人事物身上。 「做你能做的。」這是最近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心急而過度承諾,也不要因為追趕而迷失了方向,更不要因為擔心錯失
Thumbnail
「有些事如果不做會怎樣?」在我們追求事事完美、面面俱到的同時,有時放棄比選擇更需要勇氣。每個人一天都只有24小時,在不完全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的情況之下,更要把對的時間放在對的人事物身上。 「做你能做的。」這是最近常提醒自己的一句話,不要因為心急而過度承諾,也不要因為追趕而迷失了方向,更不要因為擔心錯失
Thumbnail
藉由改變自己的生活來改變命運,是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有很多壞習慣需要戒除,但新習慣如何建立,我發現兩者不能分開處理,而是一併來安排。因為壞習慣需要由新習慣取代,壞習慣才會自然離去。
Thumbnail
藉由改變自己的生活來改變命運,是自己現在所做的事。有很多壞習慣需要戒除,但新習慣如何建立,我發現兩者不能分開處理,而是一併來安排。因為壞習慣需要由新習慣取代,壞習慣才會自然離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