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與土壤微生物早在歷史時期的黎明就已經跳著最奧妙的舞。我們不能一直當那個打斷舞蹈的蠢蛋,不斷把其中一個舞者撞開,還覺得我們能改善他們的舞步和舞姿。這樣的笨拙令我們吃盡苦頭。我們必須退後一步,注意這些舞者需要我們什麼樣的幫忙,然後滿懷敬意的提供幫助。
在《土壤的救贖》一書的最後一篇心得,想來談談本書在我自己閱讀後,所理解到的我們現在可以做的事情。
道德經裡提到 :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說到我們到底能做什麼,其實許許多多的環保主題的書籍都有給一些非常有建設性甚至不太費力的落實方式,我覺得都挺好的,但我覺得最重要的是不管你要做什麼,很重要的是建立對周遭生命的尊敬。
在書中有提到,為何那些努力想要對生態、環境友善,並努力逆著時代大規模集約農場的趨勢,想要為地球減碳,為未來子孫盡一份心力的農民,時常被認為是反科技主義,或是只想要透過精緻的農業來賣給有錢人以賺取利益 ?
主要還是我們對於農業、對於環境的看法,非常的「人類中心主義」,這是承襲自啟蒙時代笛卡爾以降的理性主義大哲學家們,所鼓勵我們抱持的想法,如此的確大大推進了科學的進展,也真的透過一些方式拯救了許多的人民,但在我們認為已經征服自然的陶醉之中,不知不覺,也正拿未來子孫以及我們周遭環境以及人類心理的健康安危當作代價...
莊子在齊物論中描述一段王倪跟齧缺的一段精彩的對話,齧缺先是詢問王倪一些很哲學的問題,結果王倪一問三不知(聽說一問三不知的典故就來自齊物論),後王倪不知道是不是感覺到齧缺很困惑,就說我還是嘗試說明一下,就跟齧缺說 : 你怎麼知道我的知道不是不知道 ? 怎麼知道我的不知道會不會其實是知道 ? 後王倪開始舉一些例子,包括人在潮濕的地方會生病,但是泥鰍呢 ? 人在高處會害怕,但是獼猴呢 ? 人間認為的絕世美女,魚跟鹿看到後會馬上逃跑,你能說誰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住所 ? 最漂亮的標準呢 ?
以上的談話帶出了脫離人類中心的眼界,這書中提到,我們常常認為自然生態就是台複雜的機器,哪裡出問題就修理一個零件(長不出菜就加肥料),但自然生態是個複雜交織的生態系統,至今我們都上只能知悉一二,過分的簡化自然,便是造成現在種種環境、汙染甚至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我開始落實一些簡單的環保行為後,有些人看到我生活看似多了一些限制後,曾跟我說過:「只有你一個人做,有什麼用 ? 」,也有人曾對我說:「你這樣能幫到多少人 ? 」,這種看似我們微不足道的提問,我覺得反而潛藏著人類自我中心的觀點,也就是:「只有我能對整個世界有影響,我的行為才有意義」的一種價值。
我鼓勵大家也常是落實環保,但我並不鼓勵大家帶著我就是要拯救世界的心態來落實,要也是沒問題,但如此想,我的經驗蠻容易陷入對立、責難以及憤世忌俗的態度。有一句聖經的話,我覺得蠻能表達我希望自己建立跟世界互動的態度 : 「我栽種了,亞波羅澆灌了,唯有神使它生長。」
能做的方法很多,包括個人層面的減少碳排、吃素、少用一次性包裝、選擇友善耕種的商品等等,還包括可以到群體與政治層面的宣導、倡導政策或捐款等。有在種植的朋友,也可以嘗試轉換成友善耕種的方法,嘗試書中提到的覆蓋、雞尾酒、規劃放牧的方式,來為環境盡一份心力。
不過我們也要明白,現行的體制所給我們最小限制的道路,仍是對環境不友善的方法,許多農民頭都洗一半了,也難以脫身,所以勢必是一段長期且需要機運才有轉化的契機。這也是我鼓勵我自己以及大家可以建立,不是我要拯救世界,或許更像,「我想要了解植物與土壤奧秘的舞蹈,並跟隨一起同歡」的態度,來尋找你與這世界重新回連結的方式~
而對於令人憂慮的未來世代需要餵養90億人口的難題,書中給出一則簡潔明確,也中肯的建議,那就是:「先餵養土壤微生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