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感受】媽媽的玻璃心—一句話惹毛憂鬱症兒少的家長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段時間,有的人很想鼓勵我,有的人很想安慰我,當然也有的人只想八卦...不管對方的意圖為何,讓我聽完有苦說不出的話大概是:

1.怎麼可能,他是一個這麼活潑開朗的孩子,是不是你給他的壓力太大了!!

(孩子生病我已經覺得蠻倒楣了,結果還要被汙名化)

2.我跟你說,你不要灰心,我有個朋友他的孩子得了憂鬱症,而且他不上學,最後還是念台大....

(我知道念台大是你人生很重要的指標,但我真的只能盼望我的孩子好好吃飯好好睡覺就好)

3.他看起來都好好的,怎麼可能得憂鬱症,是不是想太多,到底受了什麼刺激發生什麼事?

(我也想問你:明明平常說話無腦的都是你,怎麼不是你得了憂鬱症)

4.他怎麼會得憂鬱症,是像到爸爸還是媽媽?

(這真的是一個非常有科學態度的發問,讓我擲杯問神明!)

5.唉呦,青春期的孩子啦,長大就會好了!

(唉呦,更年期也蠻多人得憂鬱症的耶!)

還曾有學校輔導室的老師問我:

6.是不是因爲你們給孩子很多鼓勵,導致孩子沒有挫折容忍度。

(我當下吃驚的看著老師,心想她應該不會偷偷體罰學生吧!?)

當然,我總有脆弱忍不住想說的時候,那些值得深交的親朋好友就像我的小太陽,他們通常共通點就是對我說

1.你需要聊聊的時候跟我說

2.你真的辛苦了

3.孩子遇到你真的很幸福

以上就是小太陽和毒蘋果,僅供參考。


自從家人得了憂鬱症後, 我才知道憂鬱症不只有憂鬱, 我想寫下家庭在症狀中改變自我的治療時光。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自從知道自己的孩子得了憂鬱症,別人也發現我的孩子愈來愈奇怪後,如果有人真的太想知道我家發生什麼事,忍不住直接了當問了我,我通常會告知對方我的孩子生病了,但我只會跟孩子的主治醫師對談孩子的事情。 如果對方還想追問,我可能會告訴對方孩子生了什麼病,如果對方開始天馬行空發問,或是說了一些奇蹟案例試圖想安
孩子因為憂鬱症病發,漸漸演變成難以上學的困境。原本在校表現積極正向的孩子,目前已成為校園發生率為1~5%的拒學生。學校與教室對我的孩子而言,簡直是另一個遙遠的國度。
在第二次家族治療時,父母選擇夫妻先進入診間,孩子下次再一起加入。夫妻說明長期以來是以假日夫妻的形式經營婚姻與家庭,醫師陪伴夫妻尋找溝通教養衝突時,各自需覺察的議題。這個家庭的現實生活,因為教養作風的差異已一分為二,形成二個家的模式。
第二次的家族治療,父母選擇夫妻先進入診間,孩子下次再一起加入。長期以來,夫妻以身為父母的角色溝通教養議題時,各自的內在有自我堅持的教養態度,醫師陪伴夫妻尋找各自需要覺察的議題。 母:我看開了,但孩子沒有變好。 父:你為什麼覺得孩子沒變好,他至少每天願意吃藥控制情緒,他只是不上學....
在第二次家族治療的晤談過程中,醫師挖掘夫妻各自的議題。醫師發現老婆雖然目前看似與現況妥協,但問題仍未解決,老婆是以“我的老公是個亞斯伯格症患者”為由,擱置內心無法認同老公教養作風的負面情緒。
第二次家族治療時,夫妻說明結婚至今是以假日夫妻的生活形式經營家庭,醫師發現老婆很需要老公傾聽教養挫折與抱怨,但老婆過去有一段時間都是在最憤怒的情緒中打電話給老公,老公聽到老婆咄咄逼人的氣勢就會心生抗拒不想介入親子衝突。
自從知道自己的孩子得了憂鬱症,別人也發現我的孩子愈來愈奇怪後,如果有人真的太想知道我家發生什麼事,忍不住直接了當問了我,我通常會告知對方我的孩子生病了,但我只會跟孩子的主治醫師對談孩子的事情。 如果對方還想追問,我可能會告訴對方孩子生了什麼病,如果對方開始天馬行空發問,或是說了一些奇蹟案例試圖想安
孩子因為憂鬱症病發,漸漸演變成難以上學的困境。原本在校表現積極正向的孩子,目前已成為校園發生率為1~5%的拒學生。學校與教室對我的孩子而言,簡直是另一個遙遠的國度。
在第二次家族治療時,父母選擇夫妻先進入診間,孩子下次再一起加入。夫妻說明長期以來是以假日夫妻的形式經營婚姻與家庭,醫師陪伴夫妻尋找溝通教養衝突時,各自需覺察的議題。這個家庭的現實生活,因為教養作風的差異已一分為二,形成二個家的模式。
第二次的家族治療,父母選擇夫妻先進入診間,孩子下次再一起加入。長期以來,夫妻以身為父母的角色溝通教養議題時,各自的內在有自我堅持的教養態度,醫師陪伴夫妻尋找各自需要覺察的議題。 母:我看開了,但孩子沒有變好。 父:你為什麼覺得孩子沒變好,他至少每天願意吃藥控制情緒,他只是不上學....
在第二次家族治療的晤談過程中,醫師挖掘夫妻各自的議題。醫師發現老婆雖然目前看似與現況妥協,但問題仍未解決,老婆是以“我的老公是個亞斯伯格症患者”為由,擱置內心無法認同老公教養作風的負面情緒。
第二次家族治療時,夫妻說明結婚至今是以假日夫妻的生活形式經營家庭,醫師發現老婆很需要老公傾聽教養挫折與抱怨,但老婆過去有一段時間都是在最憤怒的情緒中打電話給老公,老公聽到老婆咄咄逼人的氣勢就會心生抗拒不想介入親子衝突。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有些孩子, 在學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回到家裡, 家長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經常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有些孩子, 在家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學校, 老師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想要建議家長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希望孩子們不管在哪,都能好好的。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一個行為不良的孩子,往往是氣餒的孩子。一個最需要被鼓勵的孩子,往往是最少得到鼓勵的孩子。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父母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表達與情緒的表達不良而造成關係惡劣。有的時候,明明是關心,可是卻口出惡言,讓對方的心情變得更差,雙方的關係距離更加疏遠。舉例來說,當孩子做錯事時,父母可能因為擔心或失望,語氣變得急躁,甚至帶有責備的口吻。這樣的表達方式,雖然初衷是好的,卻容易讓孩子感到被否定和不被
可能是小時候家庭教育的關係 總是教導著應該成為他們理想的樣子 要能言善道、要出類拔萃、要吃苦耐勞 就是害怕自己的孩子在外面受傷 但也是因為這樣在心裡種下反骨的種子 渴望自由及為自己做選擇 也常常撞個頭破血流,默默療傷(此處不是指真的撞,畢竟我怕痛。) 在經歷過誰跟誰好誰跟誰不好的那
Thumbnail
4歲的喬有天從學校回來不發一語許久,老師說下午曾聽他說,最好的朋友對他很兇。我試著詢問他來龍去脈,但他沒有說話、也不願讓我抱抱。 於是我帶著他進房間,營造一個安靜角落,先是跟他說,如果難過,需要哭也沒關係。看他只是眼眶微紅,依然什麼都沒有表達,我想起自己小時的故事,對他說: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有些孩子, 在學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回到家裡, 家長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經常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有些孩子, 在家裡看起來一切都好好的, 但到了學校, 老師總是覺得他(她)怪怪的, 想要建議家長帶他(她)去看心理醫生! 希望孩子們不管在哪,都能好好的。
現在的小孩才會變得脆弱,不堪一擊,因為從小到大,他們就是想什麼得什麼,一得不到就鬧情緒,然後有情緒病。 雖然我也反對我媽那種虐待式教養,但兩者比較,我覺得還是像我這樣教養出來的孩子,比較好些些。 話說我的下屬,1995年生,也都快30歲了,一事無成,日日渾渾噩噩,寫一封信仍然寫2023年,因為是
Thumbnail
常覺得和兒子說話時,會小小被他激怒。 一次例行性到學校,師長告訴我,希望兒子在與他人有不同看法時,不要急著通盤否定他人的觀察與推論。 兒子雖天性善良卻說話直白,這在他人眼中叫做白目,對和錯對他而言,就像是非題。我苦思良久才想到解方。 我建議他在不同意他人意見時,以微微點頭說:「有可能喔」來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工作回程的路上,男孩一到家即打電話給我,跟我說他在學校發生一些事,老師有寫聯絡簿與傳訊息給我。 回到家,男孩講著講著,就開始擔心哭泣,希望我抱抱他、陪他。我抱抱他,並引導他說出他擔心的是什麼?現在的心情與處境?他想到可以怎麼處理?我也鼓勵他可以怎麼勇敢面對與承擔選擇與行為的後果。
Thumbnail
一個行為不良的孩子,往往是氣餒的孩子。一個最需要被鼓勵的孩子,往往是最少得到鼓勵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