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原本是不願服藥也不樂意看診晤談,對有情緒問題的孩子而言,在身心科候診區漫長等待,接著晤談時又得動腦回饋情緒議題,每次看診都會是場消耗心力的考驗。初期階段,我家孩子總在看診後拋出「我不想再來了」的抱怨。
後來我們在走投無路之際改掛同一時段隔壁診間的醫師,孩子第一次與醫師晤談就釋出自己的善意。驀然回首,與他合拍又令他服氣的醫生,就在診間燈號闌珊處。
每位醫師的問診風格不同,根據我的觀察,身心科醫師都會在看診時認真用心建檔病患的軼事資料。雖然孩子改看另一個醫師,但前一位醫師已累積了不少可貴的摘要,後來接手的醫師即能靈活運用已知條件,再搭配個人獨有的風格和技巧,繼續深入了解孩子的身心狀況。當時孩子已被專注力不足、焦慮、固著、衝動、暴躁⋯多重負面情緒圍繞,還會不時出現強迫症的困擾。正在適應症狀的他,每天仍正常上下學,他在人前是個開朗樂觀好相處的人,同儕師長根本不會發現他需要看診服藥,或許是在校過度努力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他放學返家後就很容易處於情緒起伏不定隨時高張的狀態。
當孩子願意與醫師合作,他每週或每二週就回診晤談、觀察用藥成效。在與主治醫師密集合作一個多月後的某次回診,當時晤談即將結束,孩子準備起身離開診間,他忍不住主動問醫師:「醫師,我到底生了什麼病?」
雖然他罹患的憂鬱症有專屬的病名(DMDD),但醫師以淺顯易懂的詞彙及溫和冷靜的態度對他解釋:「你得的是一種煩躁型的憂鬱症。」孩子聽到憂鬱症三字非常驚訝,別人也不可能會以「憂鬱」形容他。他聽完醫生的說明,又重覆說了一次「煩躁型的憂鬱症」這幾個字,與醫師確認無誤後,面無表情的離開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