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對青少年的期待不用急於一時,現在沒有明顯成就沒關係,反而要在乎他「對生活的好奇與熱情」,他會不會積極的動起來,好奇、認識、實作動起來。人生不是一個點,是線與面,有體驗過的事情是各個點,成績表現也只是一個點,往後這個點會串成什麼線與面,現在看不出來但未來可期待。
像是「拼豆遊戲」,
本文是某個訪綱改寫
在發展心理學裡,青少年期正是追尋「自我認同」的時期,會問著「我是誰」、「我有什麼能證明我自己」等議題來決定自己有何價值。
然而我們的社會文化,太容易以「外在成就」或「你有什麼?獎狀、成績、排名」來彰顯自己。是英文「Have-我有」的概念。
青少年會以「是非二分」的方式認定事實或自己,一旦結果與自我期待的結果落差大、產生失誤,就會難以接受,陷入兩難與更多的情緒,最後乾脆放棄。遇到這個情形,要記得「失落是種情緒」,要先安撫情緒,不要評價功過。
覺得成績失敗的人,產生遺憾,有些人會將自己的傷痛轉為「照顧他人」--照顧他人,讓他人開心、滿足他的需要。看見他人的苦並妥善照顧,也是一種成就感,當事人會覺得自己存在是有意義的,有歸屬感。這在女性團體更容易發生。
然而這是一種補償機制。青少年失敗的苦表達不出,無人知曉,於是他放棄那個領域,轉而注意他人受苦,嘗試在幫助他人時自己也會得到安撫,彷彿幫了當年的他一樣。
這是無意識的轉化,影響了青少年自己日後的形塑。然而無意識通常是盲目、無法調整的,若當事人能在日後意識到此補償機制並接納、接手,自我成長才會完整。
另一個相對概念是「Be」,「我是」,也就是性格、態度、觀念,是慢慢建構起來的實底。
我們對青少年的期待不用急於一時,現在沒有明顯成就沒關係,反而要在乎他「對生活的好奇與熱情」,他會不會積極的動起來,好奇、認識、實作動起來。人生不是一個點,是線與面,有體驗過的事情是各個點,成績表現也只是一個點,往後這個點會串成什麼線與面,現在看不出來但未來可期待。
像是「拼豆遊戲」,把一個個點的豆嵌進網狀白板,每一次經驗都是一顆拼豆,最後整體修出一個形象,越多越有材料,能拼的圖案就越豐富。
「不用急於一時,把握現在多多體驗」這個「愛的提醒」,青少年恐怕自己很難理解,因為眼光還看不到那麼遠,那麼做為大人的我們就要確切傳遞這個訊息,以不評價、不建議的方式傾聽他所體驗的各種經驗,與他對談,協助他去消化這些正面也好負面也好的情緒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