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督導】《概念化》分析範例

2024/03/1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常見案主說的瀟灑漂亮,然行為上卻是相反

例如我們常常說「我沒事、我可以」,卻在獨處時「恐慌、痛苦想死」

案主不知道原因,只知道「應該這麼做」,卻整個人反應極端,必須喝酒、抽離、吃藥才能睡

在晤談現場,案主情緒壓抑,你只能感受某種張力,實在也不懂其意

當我們說「你真的很痛苦…」時,是「共感」情緒對他所帶來的張力

但事實上我們並無法「同理」他為什麼往這個方向去

案主一定有個好理由,才會反應這麼大,只是我們都不知道是什麼

「概念化」的重點之一便是收集資訊後,推論案主潛藏動機為何,形成一個有意義的解釋,能真正同理也才知道後續怎麼前進


附圖是我對某一案的心理動力分析

概念化的整理如下列步驟:

0.收集資料與案主困擾之處(認知、情緒、行為)

 

1.以認知面整理案主的信念、邏輯

有兩種情況

(1)個案一時盲點,疏忽其他面向與觀點。點醒後案主就有開竅感。

EX:我知道了,「不必讓全部的人都喜歡我」

(2)個案知道但做不到,背後有「非理性信念」,深淺不一,而這是「情緒=需求」所致

EX:我知道不用完美,可是我阻止不了自己。

 

2.解讀情緒訊號

行為只是表象症狀,是後果,是潛意識繞過「無法處理物」的防衛機制

行為會因為過往經驗而出現各種「個別性」,如各種癮、固著行為。行為能消解情緒,也有生理面的影響。

所以是什麼情緒呢?強度為何?

不合常理的強度,如地雷區,隱藏著「巨大無法面對的情緒」,多為「憤怒」、「悲傷」及「害怕/恐懼」

解讀情緒訊號需要助人者「理解人性+心理學理論」去詮釋,我用的是「心理動力分析」(如圖)

 

3.進一步拆解「如何構成」

恐懼:來自「情緒衝突的能量」或「無法接納自己」或「不認識自己/因果不明」

焦慮:情緒未解的張力,並導致分心

至於是哪些事物,是生活上的還是心靈上的,兩者會互為連結,可細細推敲

 

4.試算你的解方

更進一步理解案主生命的故事細節,傾聽不評價

情緒型問句:用情緒詞、詮釋,去碰觸情緒經驗,先同理接納情感,讓個案說更多

認知型問句:你覺得呢?你認為他人怎麼看你?你覺得你不能接受自己的是哪部分?

即使猜出原因也別急著說,因為案主要隱藏就是有原因,當名偵探柯南搞不好會讓他惱羞成怒。接下來是思考隱藏的原因,表達支持、正向鼓勵、給予力量,與支持,最後才是面對實際、解決問題的工作期。


#需要付費專業督導請私訊

230會員
160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