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有目標,才能夠前進?
那麼在找到目標之前呢?
什麼都不做嗎?
如果一輩子都找不到目標呢?
抓週到底抓的是什麼-by龍阿迪@bing image creator
今天早上,和孩子促膝長談,談到關於生活的目標,讓我驚覺到這件事。這算是在教育上的雞生蛋,蛋生雞問題嗎?
先前進、再尋找目標,還是找到目標才能前進?
如果沒有目標,那麼該如何前進?
如果沒有基礎(邏輯、語言),那又如何談目標?
對孩子來說,他們並沒有任何的目標可言,很可能只知道,爸媽或老師,希望他怎麼做,而師長通常也只會給一個當下的任務,學習!
難道說,這就是學習效率不好的最根源嗎?
這讓我開始回想小時候,那個讓我不勘回首的童年,孤獨、打罵…填著一年一年的鴨,填出了書寫障礙…我開始排斥寫字,嚴重到只是把自家地址完整的寫完,就可以讓我瞬間變的超級煩燥…如果不是確確實實的經歷,以現在的我,大概怎麼也無法想像,為什麼小時候的我,會是這個樣子。
怎麼走?去哪裡?-by龍阿迪@bing image creator
我總是把問題的根源,怪罪到填鴨式教學,但即使是已經帶了大兒子七年,我也是不斷的在發現新的問題,觸發新的想法…不斷的推翻,或是對既有的結論,不斷的修整…
對於大兒子,我可以和他談談,怎麼找到生活的目標,然後完成目標,這樣才能有動力,再繼續前進,但是才四歲的小兒子,可能連稍微復雜一點的詞句,對他來說都是對牛彈琴。或許他的目標就是,怎麼樣不會被處罰吧。然而這樣的目標,卻是非常模糊的,也造今孩子還是經常犯錯,因為他無法分辨如何才不會被處罰,即使我對他長篇大論的訓戒,對他來說也很可能只是無法理解的語言。
模仿,是孩子學習的起點,記得我小時候,會對B說話時,會模仿A說的話,來取得B的反應,再透過B回應的話,去回應A。借由這種方式,來取得一連串話語間的關係。雖然現在回想起來,雖然不記得內容,但是這個過程,卻很清淅,雖然不記得是多大年紀的事了,但很有可能是還在探索語言意涵的階段。但卻讓我覺得,這和ChatGPT最初期的訓練階段很像,文字接龍!
好像扯遠了,回到原題,其實每個階段的能力都有所不同,不可能強求目標是一致的,就像小時候,老師總會問孩子,長大後想要做什麼?其實真正會往那個小時候的目標一路前進直到終點的人,必然是極少數。但我不覺得這沒有必要,因為,要成為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引導孩子,讓其有學習的動力,因為不管想成為什麼職業,從事什麼工作,有很多基礎都是共通的,讓孩子們有動力,認真的去學習,充實基本的能力,這才是真正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