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你認為失敗真的為成功之母嗎?還是這只是倖存者偏差?更多沒看到的是失敗之後一蹶不振的例子。」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我們常聽到這句話,但不一定明白這句話的真義,於是我回答:「其實”失敗為成功之母”這句話是在鼓勵大家面對挫折時不氣餒,但在實際應用中,我們需要更深入來理解它的含義。
首先,我們要明確定義什麼是失敗,如在專案管理中的失敗不僅是未達到目標,更要分析在過程中是否未能有效管理資源、時間或風險,導致目標無法實現,例如需求分析不足、溝通不暢或風險預估不當,都有可能導致專案失敗;失敗不只是結果,更是過程中的問題積累,因此發現失敗的多樣性、進行事後的回顧分析才是真正奠定未來成功的基礎。」
朋友一臉疑惑,繼續詢問:「失敗的多樣性?這跟成功有關係嗎?我們又該如何應對呢?」
「正如剛剛我提到的,一個專案的失敗是因為一連串問題的積累,因此不同類型的問題需要不同的應對策略,比方說一個產品銷售不如預期,可能是策略面的市場定位和資源分配需要重新評估,又或是執行面需要加強團隊協作和溝通;我們不能簡單將失敗視為成功的前奏,這容易忽視問題的根源,導致重蹈覆轍。
當然,專案計畫中也要記得設置結束點,勇於結束專案有時比堅持執行更重要;但無論如何,紀錄專案執行中的所有資料,才能在事後回顧時針對具體的失敗類型,制定相應的應對策略,也才有機會轉化失敗為成功。」
--------------------
就像我常常提到的,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項大專案,而人生各階段的目標又可以分為很多個小專案,當然,在專案管理的過程中,失敗似乎是無可避免的一部分,而失敗真的是通往成功的墊腳石嗎?還是失敗只是個別案例中的偶然現象?
其實,失敗的多樣性與我們如何應對它們息息相關。只有深入了解不同類型的失敗,我們才能制定出針對性的成功策略,從而提高成功的機率。
造成失敗的原因有很多種,不能一概而論,而不同類型的失敗需要不同的應對策略。
以在交往關係中被對象提分手為例,這可能會被自己視作是個人的失敗,但我更建議將其是看作是自己先前作法的失敗;我們常聽到學生情侶在出社會一段時間後分開,這便是因為學生時期與出社會時期需求的改變所致,此時必須找出新的相處模式,若是其中一方保持學生時代的心態,就有可能分手。
一個專案可能因為市場需求變化而失敗,另一個則可能是因為內部溝通不暢導致資源浪費,因此了解失敗的多樣性是制定有效應對策略的第一步。
“失敗是過程中的問題積累。”這句話從反面來看,也代表我們可以從建立無數小成功來累積大成功。
例如想要尋找長期關係的對象,我們當然可以依顯而易見的外表或是經濟條件來選擇,但更重要的是在進入交往關係前的互相了解,兩人分享自己的各種生活觀念與未來目標,逐步找出契合與不契合的點,當契合的比不契合的多,且雙方都能接受對方那些不契合的點,才能提高成為長期關係對象的成功率。
專案也是需要將大目標切割為多個容易達成的小目標,把整個專案過程,拆成各種小的工作包(WBS),每完成一個工作包,我們就離專案成功更接近一步。
在專案管理中設置明確的結束點,是防止無效專案持續耗費資源的重要策略,有時勇於結束一個專案,比堅持執行更為重要。
我們很常看到一段關係中,因為太過在意過去的付出造成的沉沒成本,導致雙方陷入泥淖,甚至彼此拖累;在執行專案時亦然,如果自己是那位能決定專案進行與否的人,必須考慮在專案無法達到預期目標時及時終止專案,並將資源重新分配到更有潛力的項目上,能夠節省資源,還能避免因專案拖延而導致的更大損失。
綜上所述,遭遇失敗並非只是單純的挫折,而是一次次寶貴的學習機會;更重要的是遇到失敗時的思維轉變,了解失敗的多樣性並找出應對方法、分析並切割專案從小處開始累積、必要時有勇氣主動結束專案,從中汲取經驗並持續改進,我們便能夠藉這些經驗更接近目標,實現生涯與職涯的成長與突破。
#CarryKuoOnBoard
選擇真的比努力重要? — 成功的雙翼幫你在職場賽道上創造價值
你的要求是否為對方的需求? — 學習溝通與銷售技巧的3個正確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