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但不費力》讀後心得:用輕鬆的方式追求卓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raw-image



為什麼「不費力」會改變你的生活?

作者:葛瑞格·麥基昂

如果你覺得「努力」的代價就是累垮自己,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它完全顛覆了「辛苦才能成功」的迷思,告訴我們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工作,讓生活變得更輕鬆、更高效,甚至更愉快。

最棒的是,它的很多觀點讓我想到了埃隆·馬斯克的工作哲學。馬斯克會說,「別讓繁瑣的細節拖垮你。」這本書也是這樣,它讓我明白:不費力,才能更卓越。


一、不費力的狀態:簡單就是力量

  1. 刪繁就簡:先問自己,哪些事情根本不需要做?刪掉一半的步驟,只保留最重要的部分,讓事情直達核心。
  2. 愉快地完成重要任務:把你討厭的任務跟你喜歡的事情結合,比如聽Podcast時運動,讓完成任務不再像苦差事。
  3. 讓情緒成為你的助力:用感恩和正面情緒開啟自己的潛力,讓目標完成得更自然、更高效。
  4. 高效的早晨黃金時間:早晨是最專注的時候,安排三個90分鐘的工作時段,保證效率最大化。


二、不費力的行動:穩穩地前進,卻能快速達成

  1. 化繁為簡:不僅刪掉複雜的步驟,也減少不必要的選項和資訊,讓每一步都直指目標。
  2. 從錯誤中精進:犯錯不可怕,它是最好的老師。持續推進、剷除障礙,才能讓學習和成長變得自然而然。
  3. 穩步推進:慢就是穩,穩就是快。設定每日的上下限,讓工作節奏有條不紊地推進,避免壓力過大。


三、不費力的成果:指數成長才是王道

  1. 學習原理,建立知識架構:掌握基本原則和共通性,吸收他人研究的結晶,讓你的知識體系更加堅實。
  2. 以教學促進學習:教會別人你學到的東西,這樣你會理解得更快、更深。
  3. 自動化重複性任務:建立檢查清單,把重要的事情自動化,減少大腦負擔。
  4. 防範未然:當問題還是苗頭時就砍掉它。這不僅節省未來的時間,還能避免連鎖效應。




不管你的人生遭遇到什麼艱辛或苦難,不管這些遭遇在你生命中佔據多大的位置,你當下可以選擇怎麼做的力量,其實比任何艱辛苦難都大得多。


馬斯克的哲學:努力但不費力的極致體現

這本書有很多觀點讓我想到了埃隆·馬斯克。他強調的「聰明努力」理念,和書中的「不費力哲學」高度一致:

  1. 簡化流程:馬斯克認為,任何流程都需要不斷質疑和簡化,只保留必要的部分。這和書中提到的「刪繁就簡」完全吻合。
  2. 自動化一切:但馬斯克也提醒,自動化之前要先優化,否則只是加速錯誤的執行。
  3. 從錯誤中學習:馬斯克鼓勵快速試驗,不怕犯錯,因為從中學到的教訓是進步的最大動力。


總結:用更聰明的方式,解鎖你的潛力

這本書的核心就在於:用更聰明的方式做事,讓事情最終實現自動化。這不僅讓我們節省時間和精力,還能專注於真正重要的事情。

它告訴我們,努力不應該是疲憊的代名詞,而應該是簡化、優化和高效化的代名詞。當我們學會「不費力但卓越」的工作模式,生活會變得更輕鬆、更充實。

最後,記住作者的一句話:不管你遇到多大的困難,你永遠擁有選擇的力量。這種力量,比任何困難都強大。


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不費力心得」,看看我們如何一起用聰明的方式改變世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老尤的沙龍
17會員
61內容數
寫寫有興趣的東西
老尤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1/20
書名:神經可塑性 作者:妮可.維諾拉 書籍簡介 《神經可塑性》由妮可.維諾拉撰寫,是一本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成長指南。書中透過神經科學的角度,幫助我們發揮大腦的潛力,改變習慣與思維,掌控情緒,實現自我蛻變。 「生命是我們必須書寫的故事,創造它,不要安於現狀。」
Thumbnail
2025/01/20
書名:神經可塑性 作者:妮可.維諾拉 書籍簡介 《神經可塑性》由妮可.維諾拉撰寫,是一本結合理論與實踐的成長指南。書中透過神經科學的角度,幫助我們發揮大腦的潛力,改變習慣與思維,掌控情緒,實現自我蛻變。 「生命是我們必須書寫的故事,創造它,不要安於現狀。」
Thumbnail
2024/05/01
一、書名:《金錢心理學》 作者:Dan Ariely&Jeff Kreisler 二、節選 1. 相對性導致我們用與實際價格無關的方式評估價格,例如優惠折扣、綁售等。優惠讓行動更快速,比較容易選擇思考較不謹慎,有時增加選項只是相對性誘餌,面對便宜和最貴的選項,是把我們導向中間選項的路標。其
2024/05/01
一、書名:《金錢心理學》 作者:Dan Ariely&Jeff Kreisler 二、節選 1. 相對性導致我們用與實際價格無關的方式評估價格,例如優惠折扣、綁售等。優惠讓行動更快速,比較容易選擇思考較不謹慎,有時增加選項只是相對性誘餌,面對便宜和最貴的選項,是把我們導向中間選項的路標。其
2023/05/28
這本書是哈佛心理學教授所寫,分為理論、應用及思想篇 快樂就是「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 在擁有正面情緒的同時,也覺得人生充滿意義,簡單來說,快樂由樂趣組成以及意義組成。快樂就是現在的好處,而意義是將來的好處。 建立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可以創造你的使命感,這個目標必須是自己決定以及符合個人價值
Thumbnail
2023/05/28
這本書是哈佛心理學教授所寫,分為理論、應用及思想篇 快樂就是「從生活中體會到樂趣和意義的一種感受」 在擁有正面情緒的同時,也覺得人生充滿意義,簡單來說,快樂由樂趣組成以及意義組成。快樂就是現在的好處,而意義是將來的好處。 建立有意義的生活目標可以創造你的使命感,這個目標必須是自己決定以及符合個人價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為什麼「不費力」會改變你的生活? 作者:葛瑞格·麥基昂 如果你覺得「努力」的代價就是累垮自己,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它完全顛覆了「辛苦才能成功」的迷思,告訴我們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工作,讓生活變得更輕鬆、更高效,甚至更愉快。 最棒的是,它的很多觀點讓我想到了埃隆·馬斯克的工作哲學。馬斯克
Thumbnail
為什麼「不費力」會改變你的生活? 作者:葛瑞格·麥基昂 如果你覺得「努力」的代價就是累垮自己,那你一定要看看這本書。它完全顛覆了「辛苦才能成功」的迷思,告訴我們如何用更聰明的方式工作,讓生活變得更輕鬆、更高效,甚至更愉快。 最棒的是,它的很多觀點讓我想到了埃隆·馬斯克的工作哲學。馬斯克
Thumbnail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努力」是許多人的信念,但本書《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點出,努力需方向,並非盲目付出。作者分享50個贏家思維,教你專注於可掌握的事物,別追求完美而裹足不前,並透過「重新架構」思維,將逆境轉為契機。珍妮老師推薦,2025年第一本閱讀筆記。
Thumbnail
「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成功的人一定努力」是許多人的信念,但本書《有技巧的努力,回報翻倍》點出,努力需方向,並非盲目付出。作者分享50個贏家思維,教你專注於可掌握的事物,別追求完美而裹足不前,並透過「重新架構」思維,將逆境轉為契機。珍妮老師推薦,2025年第一本閱讀筆記。
Thumbnail
做你熱愛的事情 : 先去做,做成一堆爛泥,再慢慢地改。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先開始在改進! 做的慢總比不做要好。要知道,當你邁步向前時,就離終點更近了些。即使步伐很小,也是成長。
Thumbnail
做你熱愛的事情 : 先去做,做成一堆爛泥,再慢慢地改。無論在哪個領域都是先開始在改進! 做的慢總比不做要好。要知道,當你邁步向前時,就離終點更近了些。即使步伐很小,也是成長。
Thumbnail
《管理成就生活》的作者弗雷德蒙德·馬利克揭示了管理與工作的迷思,鼓勵讀者澄清對於快樂與成就的誤解。他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專注於自己的優勢和責任感的重要性,指出工作中的快樂並非唯一目標,而是應以成果為導向,追求高效能和個人發展。透過馬利克的理論,我們可以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並保持健康的心態。
Thumbnail
《管理成就生活》的作者弗雷德蒙德·馬利克揭示了管理與工作的迷思,鼓勵讀者澄清對於快樂與成就的誤解。他透過實際案例說明專注於自己的優勢和責任感的重要性,指出工作中的快樂並非唯一目標,而是應以成果為導向,追求高效能和個人發展。透過馬利克的理論,我們可以在職業生涯中取得更大的成就,並保持健康的心態。
Thumbnail
《高效原力》顛覆傳統生產力觀念,主張效率來自於「愉悅心態」,而非自律與拼命努力。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結合醫學與心理學專業,提出以快樂促進成功的科學基礎。透過三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幫助讀者提升效率。全書提供54項實踐建議,教你在注重要事務的同時保持輕鬆愉悅,不僅能完成更多,還能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
Thumbnail
《高效原力》顛覆傳統生產力觀念,主張效率來自於「愉悅心態」,而非自律與拼命努力。作者阿里.阿布達爾結合醫學與心理學專業,提出以快樂促進成功的科學基礎。透過三大步驟:激勵、解鎖、續航,幫助讀者提升效率。全書提供54項實踐建議,教你在注重要事務的同時保持輕鬆愉悅,不僅能完成更多,還能享受過程中的成就感。
Thumbnail
「不追求努力的人」為何比「努力的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成果? 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Thumbnail
「不追求努力的人」為何比「努力的人」更容易得到想要的成果? 50個贏家思維陪你做對選擇,從此不再精神內耗
Thumbnail
一直以來無論做任何事情,我都以效率高而自豪,沒想到在閱讀到這本書之後卻發現前5%的菁英思維竟然不是以效率為導向,反而致力於鎖定目標並且提升效果,完全翻轉了我過去的思考模式,也引發了我繼續閱讀這本書的好奇心。 作者在書中提到對菁英而言,提升效率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這也讓我反思過去在職場總是
Thumbnail
一直以來無論做任何事情,我都以效率高而自豪,沒想到在閱讀到這本書之後卻發現前5%的菁英思維竟然不是以效率為導向,反而致力於鎖定目標並且提升效果,完全翻轉了我過去的思考模式,也引發了我繼續閱讀這本書的好奇心。 作者在書中提到對菁英而言,提升效率只是一種「手段」而非「目的」,這也讓我反思過去在職場總是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