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慧發展史的系譜學研究|蘇聯的唯物主義,直接劃定了AI的能力限制?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人工智慧 (AI) 經常被譽為科技進步的明燈,預示著效率與能力的新領域。Photo by Igor Omilaev on Unsplash

人工智慧 (AI) 經常被譽為科技進步的明燈,預示著效率與能力的新領域。Photo by Igor Omilaev on Unsplash


人工智慧 (AI) 經常被譽為科技進步的明燈,預示著效率與能力的新領域。然而,這種說法忽略了影響其發展和部署的深遠歷史、社會政治和經濟趨勢。

Historie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genealogy of power採用系譜學(genealogy)的方法,深入探究人工智慧的複雜性,揭露 AI 作為權力與控制工具的角色,深深植根於治理與管理的歷史延續中。




美蘇兩國的 AI 的相異研究取徑

冷戰時代為美蘇兩國 AI 的發展提供了對比鮮明的定義與軌跡。

在前蘇聯,由於受到馬克思(Karl Marx)、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的辯證唯物主義(Dialektischer Materialismus)的影響。

蘇聯的研究人員,普遍不認為機器可以達到人類智能的程度。他們因而更注重人機之間的協調,以及如何將機器作為人類的工具來使用。

前蘇聯 AI 研究者 Dmitry Pospelov 將人工智慧重新定義為:人機協調的工具。促成了一個獨特的研究生態系。

蘇聯更注重人機之間的協調,以及如何將機器作為人類的工具來使用。


相比之下,美國的方法,則以美國心理學家、計算機科學家 J.C.R. Licklider 的「人機共生」(human–machine collaboration)願景為縮影,Licklider 的觀點主要區分「協作技術」與「完全自主」的機器智慧。

這一派學者認為,完全的機器智能(machine intelligence)是未來趨勢,並傾向將機器視為可以獨立思考的實體

美蘇兩國的 AI 研究因為出發點不同,最終導向了相異的 AI 發展,強調了兩種地緣政治環境中,AI 研究的不同哲學與實踐基礎。



AI 作為延伸和增強人類的技術

無論是在資本主義的西方還是社會主義的蘇聯,AI 的發展通常都是以人類與機器的創造力之間的相互作用為中心。

哲學、教學與經濟三個領域都會關注創造力,並影響著 AI 的前沿研究。

前蘇聯領導人和研究人員,尤其著重於創造力在勞動力市場適應的作用。他們意識到,比起設計出取代人類能力的系統,不如理解創造力對於設計能夠增強人類能力,反而至關重要。

哲學、教學與經濟三個領域都會關注創造力,並影響著 AI 的前沿研究。Photo by Microsoft 365 on Unsplash

哲學、教學與經濟三個領域都會關注創造力,並影響著 AI 的前沿研究。Photo by Microsoft 365 on Unsplash

在蘇聯,AI 研究的目標不是複製人類的智慧,而是探索機器如何延伸和增強人類的能力。這種方法與美國專注在自主機器智能的做法形成了強烈對比。

像是蘇聯物理學家 Lev Landa 提出了 Algo-heuristic Theory (AHT) 也稱為「算法啟發式理論」。AHT 認為,人類的所有認知活動都可以被分解為兩種基本的操作類型:

  • 算法型操作(Algorithmic Operations

這是一種精確的、有序的步驟序列,如果正確執行,必定能得到預期的結果。就像是數學題的解題步驟,或是烹飪食譜的準確指令。

  • 啟發型操作(Heuristic Operations

這種操作較為靈活,不保證能得到正確結果,但能幫助解決問題。比如「遇到困難時試著畫個圖」或「解決複雜問題時先從簡單案例著手」這樣的策略。

在蘇聯,AI 研究的目標是探索機器如何延伸和增強人類的能力。Photo by Handy Wicaksono on Unsplash

在蘇聯,AI 研究的目標是探索機器如何延伸和增強人類的能力。Photo by Handy Wicaksono on Unsplash


Landa 發現在教學過程中,專家(如教師)往往把這兩種操作混在一起使用,但卻沒有明確區分。這導致學習者難以真正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因此,他提出應該:

首先分析專家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把其中的算法操作和啟發式操作清楚地分離出來。然後設計教學方案時,先教授算法部分(因為這部分有明確的步驟可循),再逐步引入啟發式思維。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Photo by Thought Catalog on Unsplash


舉個實際的例子:教導學生寫作文時,我們可以先教授明確的格式要求(算法型部分),如:

  • 文章必須有開頭、主體、結尾
  • 每個段落需要有主題句
  • 使用過渡詞來連接段落


之後再介紹更具創意的部分(啟發式部分),如:

  • 如何選擇有趣的切入角度
  • 怎樣運用比喻來增強表達效果
  • 如何根據讀者反應調整內容


人機互動的交織與普及

AI 的歷史也反映出人類勞動與機器關係的不斷演進。

美國早期的人機互動應用,特別是全錄公司(Xerox)的研究,主要聚焦於技術設計中的性別與技能的角色。最初的設計以「知識工作者」為對象,在當時的年代(1960~1970)這樣的形象通常都是:男性、自主性高

而後,研究人員逐漸將焦點轉移到 「一般的使用者」,主要是執行熟練但例行性工作的秘書。這一轉變聚焦在,設計出能適應不同人類行為的系統,最終才誕生了人機互動介面(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HCI的研究。


AI 的歷史也反映出人類勞動與機器關係的不斷演進。Photo by Thomas William on Unsplash

AI 的歷史也反映出人類勞動與機器關係的不斷演進。Photo by Thomas William on Unsplash


哲學與歷史所勾勒的 AI 發展

AI 的發展,事實上,深植於哲學與社會對智慧與創造力本質的爭論

前蘇聯對於人機協調的重視,提供了另類人工智慧範例的寶貴啟示,科研人員將「互補性」優於於「自主性」。了解技術、勞動與創造力之間的歷史互動,可為當代美國人工智慧的研究,提供不一樣的思考路徑。

這篇論文強調了,將 AI 置於更廣闊的社會與歷史背景中的重要性,以及點出人類與機器之間的協同合作,以解決複雜的挑戰。




avatar-img
97會員
219內容數
從物理到電機工程再轉到資訊傳播,最後落腳在社會學。衣櫃拿來當書櫃擺的人。我常在媒介生態學、傳播理論、社會學、心理學、哲學游移;期盼有天無產階級可以推倒資本主義的高牆的兼職家教。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社會人的哲學沉思 的其他內容
人工智慧(AI)經常被描繪為自主運作、自給自足且高度先進的技術。然而,在這光鮮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一個灰色地帶:數百萬名勞工默默地在幕後工作。
事實上,AI 並非是「資訊時代」(約 1950 年代至今)的產物,整體的發展可追溯至 1500 年代的「管理時代」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發現 ChatGPT 的回答與人類參與者的結果高度一致。例如,AI會將粉紅色與甜味聯繫,綠色與酸味相關,這些回答大多數基於訓練數據中的人類偏好。
韓國新生代的嘻哈歌手,李泳知的最新單曲《Small Girl》不僅展現了她的音樂才華,更深入探討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形象與自我認同。
本文整理導演 Aaron Schimberg 和演員群出席的各訪談,梳理出《非常男人》角色之間的隱喻、電影的符號象徵,以及導演如何回應傳統電影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
4/5非常男人
人工智慧(AI)經常被描繪為自主運作、自給自足且高度先進的技術。然而,在這光鮮的外表之下,隱藏著一個灰色地帶:數百萬名勞工默默地在幕後工作。
事實上,AI 並非是「資訊時代」(約 1950 年代至今)的產物,整體的發展可追溯至 1500 年代的「管理時代」有著密切的關係。
研究發現 ChatGPT 的回答與人類參與者的結果高度一致。例如,AI會將粉紅色與甜味聯繫,綠色與酸味相關,這些回答大多數基於訓練數據中的人類偏好。
韓國新生代的嘻哈歌手,李泳知的最新單曲《Small Girl》不僅展現了她的音樂才華,更深入探討了女性在社會中的形象與自我認同。
本文整理導演 Aaron Schimberg 和演員群出席的各訪談,梳理出《非常男人》角色之間的隱喻、電影的符號象徵,以及導演如何回應傳統電影對身障者的刻板印象。
4/5非常男人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主權 AI(Sovereign AI)」意識興起。然而,什麼是主權 AI?為什麼現在是談主權 AI 的時機?
Thumbnail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認為,人不會被 AI 取代,而是會被懂得運用 AI 的人取代。AI 對企業的影響如何?AI 是否將導致人類同質化?本文探討人工智能時代下,擁有什么能力,從而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在生成式AI領域中的應用,以及GenAI對於AI_MCU和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的影響。文章還總結了SDH設計模式對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影響,並提供了有關GenAI的一些額外信息。
Thumbnail
人類的心智,與AI本質上的區別。 《心智、機器與哥德爾》(英語: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他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希望人工智慧,最後能像奧特曼所期待的,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災難。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AI智慧的發展,彷彿核子科技,其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應用,妥適運用人機協作,可為人類帶來利益,但如遭濫用,用於侵犯普世價值的目的上,則可能招來毀滅人類的風險。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將改變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但是,面對這股不可抗拒的浪潮,許多人感到恐懼、焦慮、無助和失去方向。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份和價值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或淘汰。 本書作者是一位人工智慧的專家和思想家,他以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影響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主權 AI(Sovereign AI)」意識興起。然而,什麼是主權 AI?為什麼現在是談主權 AI 的時機?
Thumbnail
Nvidia創辦人黃仁勳認為,人不會被 AI 取代,而是會被懂得運用 AI 的人取代。AI 對企業的影響如何?AI 是否將導致人類同質化?本文探討人工智能時代下,擁有什么能力,從而走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了多智能體系統(MAS)在生成式AI領域中的應用,以及GenAI對於AI_MCU和Software defined hardware的影響。文章還總結了SDH設計模式對數據科學和人工智能時代的影響,並提供了有關GenAI的一些額外信息。
Thumbnail
人類的心智,與AI本質上的區別。 《心智、機器與哥德爾》(英語:Minds, Machines and Gödel)由約翰·盧卡斯教授於1959年撰寫的哲學論文,他認為人類數學家不能被圖靈機所替代。
Thumbnail
希望人工智慧,最後能像奧特曼所期待的,為人類帶來更美好的未來,而不是災難。
Thumbnail
AI,人工智慧,其實不是這幾年才有的,自從圖靈(Alan Turing)提出圖靈機模型和發表【計算機器與智慧】(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論文以來,人工智慧,一直是程式設計人員、電腦工作者心目中的聖杯,讓我們一起來探討AI的未來。
Thumbnail
AI智慧的發展,彷彿核子科技,其在風險可控範圍內應用,妥適運用人機協作,可為人類帶來利益,但如遭濫用,用於侵犯普世價值的目的上,則可能招來毀滅人類的風險。
Thumbnail
人工智慧是第五次工業革命的核心驅動力,它將改變我們的社會、經濟、文化和生活。但是,面對這股不可抗拒的浪潮,許多人感到恐懼、焦慮、無助和失去方向。他們擔心自己的工作、能力、身份和價值會被人工智慧取代或淘汰。 本書作者是一位人工智慧的專家和思想家,他以深刻而富有洞察力的視角,探討了人工智慧的發展、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