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我用 2 小時,傾聽一個氣炸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本文是我傾聽吵架後的人(甲)所產生的心得、收穫,包含經驗分享、做法和感思。


▋ :大標題,可點目錄跳轉
→ :小標題,可點目錄跳轉
💡 :實用建議或小結,幫你畫重點






(事件已改寫、模糊處理)


又來了,熟悉的爭吵聲。

翻舊帳、指責、大聲咆哮——彷彿一齣老套劇本,總是相同的對白、相同的情緒,最後留下相同的失望。


眼看衝突繼續升級,這次,我決定做點不一樣的事。


不是一味勸「冷靜」,或逃避衝突,而是有耐心地「傾聽」






▋ 營造安全感和環境


首先,我想要分離甲、乙兩人。

絕對別在「乙能聽到的地方」和甲說話——如果他忍不住插嘴「補充」,勢必又要吵一輪。


於是我把甲帶到客廳,然後準備好飲用水、紙筆、衛生紙

(我發現甲比較習慣用抱怨來表達感受,所以想以紙本紀錄、整理具體的過程。)


這時甲還怒氣未消,臭著臉、繃著身子瞪我,儼然沒興趣好好「解釋」。

但我告訴自己:

這只是次實踐,我只是來「傾聽」而已,沒什麼好退縮的。


這時,我想起在心理學書籍讀過:「面對面」容易引發壓迫感。而且我被輔導的經驗中,對方也是坐側面。

於是我深呼吸一口氣,在甲的側邊坐下。


「我想知道,剛才發生了什麼事?」



💡 傾聽前的準備


  • 空間配置
    • 安靜、舒適的角落
    • 斜角或併排坐,避免面對面
  • 準備物品
    • 水(說話容易口渴)
    • 紙筆(記錄重點用)
    • 衛生紙(情緒激動時用)
  • 心理準備
    • 我只是傾聽,不要太有壓力
    • 保持中立、不批判






▋ 用「理解」取代評論


「嘖,反正就是乙每次都……」

甲罵了幾句,才不耐煩地開始解釋。說到激動處,他的音量不自覺變大:「我跟你說,他就是這樣啦!一天到晚自以為是——」


我靜靜聽著,找到他換氣空檔開口:「我理解,我們繼續說吧。我聽到你說,乙做了這件事,然後你當時是怎麼反應的?」


「反應?當然是再唸一遍啊!我跟乙講好幾次了,他就講不聽……」

「所以,你覺得『乙不聽你的意見』讓你很不高興嗎?」

甲冷笑道:「當然啊!明明我才是對的,乙繼續這樣下去,遲早要出問題。」


我點點頭,用最快速度寫下重點

如此一來,吵架的表層原因就知道了:

  • 甲認為他是對的,乙是錯的
  • 甲覺得乙講不聽、自以為是


這些,都是情緒和溝通不良導致的。

但到目前為止,我還沒看到具體衝突點:

  • 甲、乙的主張分別是什麼?
  • 乙做了什麼事,讓甲覺得他「講不聽」?
  • 甲為什麼要求乙改變?
  • 乙如果改和不改做法,會怎樣?


我看了一眼甲。

而他笑著看認真思考了 2 秒的我。

「我知道了。那你告訴乙的話,具體來說講了什麼?」我問。



💡 對話、紀錄技巧


  • 用「我聽到你說……」引導描述
  • 表達理解,不肯定也不反駁
  • 維持對話
    • 一次一個問題
    • 遇到抱怨,溫和地問「然後呢?」回到主題
    • 適時歸納確認,避免誤解
  • 紀錄分兩欄
    • 左邊寫「他覺得……」
    • 右邊寫「實際發生……」






▋ 找出真正原因


雖然甲還是很不滿,但到了這裡,他已經願意慢慢說了。


我繼續詢問:

我聽到你說乙「講不聽」,這是指講了什麼
什麼事讓你覺得乙講不聽?
面對這件事,你有什麼情緒
你希望乙怎麼做


「這樣說吧:如果乙因此受傷了,你會有什麼感覺?」

「生氣啊,我說好幾遍『很危險』了,看吧!不聽我的話就是這樣!」


透過這些具體問題,我逐漸整理出甲藏在怒氣下的想法:

  • 甲擔心乙的生活
  • 甲認為乙的做法不安全
  • 因為希望乙好好的,所以才要求乙改變


如此一來,「翻譯」就完成了:

「他就是不聽話」

我擔心他受傷


其實,很多爭執都是出於關心和愛,只是用了「對方無法順利接收」的無效表達方式

這樣抽絲剝繭,不只我這個傾聽者能夠理解,對不常表達情緒的甲來說,也有助於釐清真心話。



💡 提問的順序



  1. 事實:「發生什麼事?」
  2. 感受:「當時你怎麼想?」
  3. 期待:「你希望對方怎麼做?」






▋ 別忘了照顧自己


雖然這件事和我沒有直接關係,但甲的發言和情緒投射,仍讓我感到壓力。

因為這次傾聽很臨時,幾乎是當下的突發奇想,我又累又毫無準備,聽到一半就開始頭暈、心悸。


所以,我提醒自己:

我只是來傾聽,不是要幫他出主意,也沒有義務承接他的情緒。
有權力隨時中斷會造成負擔的談話。


「需要休息一下嗎?」我問。

「不用啊。我根本不用休息,要講都來不及了。」甲嗤之以鼻。

「好,但我需要休息,我們五分鐘後繼續,好嗎?你可以先喝個水,不然講太多話應該很累。」

最後,甲不情不願地答應了。


休息途中,我站起來伸展筋骨、喝水、上廁所、閉目養神,總之想到能放空、休息的都做了,讓腦中亂糟糟的思緒和聲音安靜下來。


後來,我發現甲的語氣變得和緩一些,也能更有條理地表達想法。

傾聽結束後,我做了一些喜歡的事,心跳和呼吸才逐漸平穩下來。經過梳理,我也切割掉從甲身上感覺到的情緒,不讓對方的負擔壓迫自己。



💡 感覺累了?


  • 主動說「我們休息一下」
  • 站起來伸展、放空
  • 深呼吸,喝口水或上廁所


記住:照顧好「自己」永遠先於傾聽。你不需要當受氣包。






▋ 事後發現


經過漫長的 2 小時,最後結果是:

  • 甲的情緒暫時平靜了
  • 釐清長年不滿的原因


這是我第一次實踐傾聽,並不如想像中可怕。

雖然耗費2小時,但我實證了某些傾聽技巧確實可行。我還發現:


常生氣、常吵架的人,有時只是希望「被聽見」、「被理解」

但是,以往經驗沒有告訴他們如何好好表達,所以在情緒籠罩之下,他們很無助、不安。如果有人協助,或許能更清晰陳述想法,也會降低衝突發生率。


我希望這次經驗,可以讓甲更樂意用溝通取代吵架。

之後,甲像是什麼都沒發生一樣,和乙相安無事了幾天。我不確定這份平靜能維持多久,但我願意相信:在一次次傾聽以後,他可以不再是那個總是「氣炸」的人。






▋ 總結:給想嘗試的人


做個好的傾聽者,其實不難。

希望這些分享能幫助你在傾聽的同時,保護自己,也讓對方釐清想法。


遇到親友吵架時,你也可以試著注意以下幾點:

  • 信任和安全感
    • 獨立空間和側坐能降低對方戒心
    • 不打斷、不評判以建立信任
  • 記錄釐清
    • 區分「事實」和「感受」
    • 挖掘問題核心
  • 照顧自己
    • 短暫休息能促進有效表達
    • 避免情緒耗竭
  • 釐清傾聽者定位
    • 「理解」≠「認同」
    • 重點是「傾聽」而非解決


你還有什麼傾聽或應付生氣者的經驗呢?可以留言和我分享喔!






▋ 後記

有些人不安時,會加強攻擊性、試圖用氣勢取勝;怨天尤人的他,也許是陷入了「受害者心態」。

只要發掘箇中原因,看似難搞的爭執,也有可能逐步化解。


▋ 關於「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RS/隨機人類 是個興趣廣泛、好奇且樂於探索和思考的人,文章主題涵蓋自然、科技、個人成長等,每週至少一更。期待和你在任一個隨機主題中相遇!


  • 點我,去逛逛「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的沙龍
  • 點我,去看看「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的方格子帳號
  • 點我,從自我介紹認識 RS


本文於 2025/1/13 入選即時精選,感謝平台肯定!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隨機人類 Random Sapiens
24會員
21內容數
從科普到個人省思——這裡什麼都有、什麼都不奇怪。一個隨機人類的簡單文字,會不會意外帶給你什麼?
2025/02/21
去日本京都,七天四萬臺幣的行程,景點排得很少,但對我來說一點都不虧。 本文中,我會分享三個主題:深度體驗水族館(大鯢、企鵝八點檔關係圖)、重新定義觀光價值(隨便看看也很賺),以及街頭日常觀察的啟示。 透過這些視角,或許能幫助你重新思考:旅行,到底值不值得?
Thumbnail
2025/02/21
去日本京都,七天四萬臺幣的行程,景點排得很少,但對我來說一點都不虧。 本文中,我會分享三個主題:深度體驗水族館(大鯢、企鵝八點檔關係圖)、重新定義觀光價值(隨便看看也很賺),以及街頭日常觀察的啟示。 透過這些視角,或許能幫助你重新思考:旅行,到底值不值得?
Thumbnail
2025/01/05
本文是我在學測祈福後的感思,包含焦慮源探討、學測及成績重要性反思、放鬆方法分享。 活動毫不冷場,但我心裡只有說不清的空虛。就像電影刻意營造的對比——身旁一片喧囂,主角卻茫然無措。 「考不好,人生也不會完蛋。」全班輪流致詞時,我說:「想想古文人多少終生不第,每個人還不都有自己的路。」
Thumbnail
2025/01/05
本文是我在學測祈福後的感思,包含焦慮源探討、學測及成績重要性反思、放鬆方法分享。 活動毫不冷場,但我心裡只有說不清的空虛。就像電影刻意營造的對比——身旁一片喧囂,主角卻茫然無措。 「考不好,人生也不會完蛋。」全班輪流致詞時,我說:「想想古文人多少終生不第,每個人還不都有自己的路。」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嗯!說真得,是滿細緻的描述… 【傾聽者語錄】 01--辛苦了 02--是這樣… 03--嗯!原來如此… 感覺是中性話語,不認同不反對,是可以有一些回應,但當中我始終不明白,對話中完全不回應的話,說話的人真得說的下去嗎?總結出這三句,也是書中僅有的,可能有些是我不是很明白的吧!<<當然能不回
Thumbnail
嗯!說真得,是滿細緻的描述… 【傾聽者語錄】 01--辛苦了 02--是這樣… 03--嗯!原來如此… 感覺是中性話語,不認同不反對,是可以有一些回應,但當中我始終不明白,對話中完全不回應的話,說話的人真得說的下去嗎?總結出這三句,也是書中僅有的,可能有些是我不是很明白的吧!<<當然能不回
Thumbnail
【 怎麼說,別人會想要聽 : Honesty, Authenticity, Integrity, Love】
Thumbnail
【 怎麼說,別人會想要聽 : Honesty, Authenticity, Integrity, Love】
Thumbnail
學到重要的一課,儘管「高敏感」容易察覺對方的需求,但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對話」的這個溝通過程卻是非常必要的
Thumbnail
學到重要的一課,儘管「高敏感」容易察覺對方的需求,但是好好表達出自己的想法、和對方「對話」的這個溝通過程卻是非常必要的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忘了從哪裡聽到的很有感見解,令人茅塞頓開。 ​ 「溝通」至關重要的關鍵,是傾聽。 遇過不少很會講的人,不會傾聽,很多人不願意聽別人說,往往都是一個勁的塞自己的意見,自己會怎樣做的劇本,給別人。 口沫橫飛的人啊,你真的會溝通嗎?你真的有講到正確的點上嗎? 沒有,那我只好給你打0分。有可取之處
Thumbnail
朋友和我討論了文字和行為對人的觀察作用,並思考了識人的挑戰。我回顧了溝通時的意圖和目的,認為先澄清目的有助於避免誤解。最後,我們談及了聆聽他人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擴大聆聽能力的必要性,以實現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朋友和我討論了文字和行為對人的觀察作用,並思考了識人的挑戰。我回顧了溝通時的意圖和目的,認為先澄清目的有助於避免誤解。最後,我們談及了聆聽他人的重要性,並提出了擴大聆聽能力的必要性,以實現真正的溝通。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大家都知道溝通技巧很重要,但是要注意,只有外在的技巧改善溝通並不夠。本文分享從《同理心對話》學到的技巧,分成『說話者』及『聽者』,讓你從內心開始改善溝通,並達到更深層次的對話。
Thumbnail
1.賦予對方一個角色的框架,會讓對方更願意照著你的意思去行動。 2.要讓聽者相信你說的話,措辭很重要,分成三種:規避語、確定語、填補語。 3.善用確定語可以讓自己說話更有自信,更加具有說服力。 4.有時候需要巧用規避語,來為雙方對話增添一些潤滑空間,也可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Thumbnail
1.賦予對方一個角色的框架,會讓對方更願意照著你的意思去行動。 2.要讓聽者相信你說的話,措辭很重要,分成三種:規避語、確定語、填補語。 3.善用確定語可以讓自己說話更有自信,更加具有說服力。 4.有時候需要巧用規避語,來為雙方對話增添一些潤滑空間,也可規避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