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清楚明確,更能看見孩子的進步】《小茶樹班班親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raw-image


這個小小的、幼幼的年紀,還在長大。

能看見最多的進展就是,

可以比較不用哭泣的方式表達需求。

但這這狀態仍上上下下。

這時我們必須持續的相信孩子,

他們是用著自己最能盡力展現的力量,

去應對著這個世界了。

「指令」,對他們而言,就像一把鑰匙,

有指令,就似乎能打開一個開關。

以這種狀態來說,就更簡單了。

也就是把『指令梳理正確』,把目標簡單化,

我們就能看見孩子用可愛般的神情配合著你。

那可愛度就可以百分百。

幼幼班班學會吃飯、把水喝完、把東西放對、。

打開書閱讀、排隊洗手⋯⋯。

這些個簡單的流程,

可費勁了老師一整個學期的訓練。

卻也讓我們看見逐漸有秩序感的孩子出現了。

在舞台下面跟著早會活動,

眼睛、身體、嘴巴、也漸漸跟上來,

不再東奔西跑、你追我抓,

像個長大的幼孩子,

這是屬於孩子們半個學期的小小成就。

透過顏色指令來對應身體動作,

紅色、黃色、藍色、黑色、灰色,

每個顏色都有著對應的動作,

不管是教室內或戶外,都能帶著走,

這也是個整頓秩序的好方法。

不僅能認識顏色、還能活絡思考。

校園顏色這麼多,我想能刺激孩子的可豐富了。

在蒲公英家,孩子實在很幸福,

美好環境所帶來的體驗,

都是未來可以運作在生活中,

繼續學習的素材與資源。

感謝爸爸媽媽在下班後來參與小茶樹班班親會。

您的參與,是了解孩子的ㄧ段橋樑。

感謝這半個學期以來的互動與支持喔!

未來我們還是一起加油。

#班親會接力

#今天是第一場

#開場的小茶樹

#加加油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輕輕吹,蒲公英飛】《快樂的孩子,分享快樂》的沙龍
31會員
3.4K內容數
每一天,都有許多的故事在教室、在廣場、在校園的每個角落上演著,學習與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中學習著的,都是未來大能力的累積。每一個故事,都讓孩子的成長有了一個可安置的回憶資料庫可供尋找、回憶、與珍藏。
2025/01/17
小小年紀,有多小? 今天晚上是最後一班的班親會, 也是所有小朋友裡面最小年紀的一班, 每一個可愛的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 也悄悄地長大了。 這長大最明顯的標配, 就是不哭泣了、開始聽的懂少少短短的指令囉! 開始可以多說幾個字、 可以開始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雖然在大人眼中他們還是
Thumbnail
2025/01/17
小小年紀,有多小? 今天晚上是最後一班的班親會, 也是所有小朋友裡面最小年紀的一班, 每一個可愛的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 也悄悄地長大了。 這長大最明顯的標配, 就是不哭泣了、開始聽的懂少少短短的指令囉! 開始可以多說幾個字、 可以開始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雖然在大人眼中他們還是
Thumbnail
2025/01/17
期末將近,想必大家已經進入大掃除的階段吧! 中班的孩子每天都有整理教室的打掃任務,角落的整潔交給孩子們他們都可以完成喔! 而老師也發現,孩子們每天使用的椅子有部份開始脫皮了, 於是跟孩子們做了討論,決定幫自己椅子換上新衣,讓它看起來可以更美觀。 先讓孩子練習
Thumbnail
2025/01/17
期末將近,想必大家已經進入大掃除的階段吧! 中班的孩子每天都有整理教室的打掃任務,角落的整潔交給孩子們他們都可以完成喔! 而老師也發現,孩子們每天使用的椅子有部份開始脫皮了, 於是跟孩子們做了討論,決定幫自己椅子換上新衣,讓它看起來可以更美觀。 先讓孩子練習
Thumbnail
2025/01/16
我們不禁想著,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東西, 才能符合未來的需要? 這好像也是現在的爸爸媽媽可能會去思考的。 有時也必須學著放下對未來的擔憂與恐懼, 試著把每一個當下的發生與改變,視為一種當下的力量。 如此才能看見,原來每一個孩子都很努力的, 在他所能知道的、所能理解到的、去做到他所能做的最
Thumbnail
2025/01/16
我們不禁想著,要給孩子什麼樣的東西, 才能符合未來的需要? 這好像也是現在的爸爸媽媽可能會去思考的。 有時也必須學著放下對未來的擔憂與恐懼, 試著把每一個當下的發生與改變,視為一種當下的力量。 如此才能看見,原來每一個孩子都很努力的, 在他所能知道的、所能理解到的、去做到他所能做的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小小年紀,有多小? 今天晚上是最後一班的班親會, 也是所有小朋友裡面最小年紀的一班, 每一個可愛的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 也悄悄地長大了。 這長大最明顯的標配, 就是不哭泣了、開始聽的懂少少短短的指令囉! 開始可以多說幾個字、 可以開始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雖然在大人眼中他們還是
Thumbnail
小小年紀,有多小? 今天晚上是最後一班的班親會, 也是所有小朋友裡面最小年紀的一班, 每一個可愛的孩子,在老師的引導下, 也悄悄地長大了。 這長大最明顯的標配, 就是不哭泣了、開始聽的懂少少短短的指令囉! 開始可以多說幾個字、 可以開始完成自己能做的事。 雖然在大人眼中他們還是
Thumbnail
長大看似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但這過程之繁複,也是需要好好探索的一個過程。 中班的孩子,能力正在開展,小腦袋瓜裡裝的東西不可限量。 開始能舉一反三、開始能大力幫忙、 開始能好好思索、開始能反省自我。 這是個奇妙的年齡吧! 愈是堅定明確的指令, 就愈能讓孩子接收的更爲清晰有序。 而清
Thumbnail
長大看似一件自然而然的事, 但這過程之繁複,也是需要好好探索的一個過程。 中班的孩子,能力正在開展,小腦袋瓜裡裝的東西不可限量。 開始能舉一反三、開始能大力幫忙、 開始能好好思索、開始能反省自我。 這是個奇妙的年齡吧! 愈是堅定明確的指令, 就愈能讓孩子接收的更爲清晰有序。 而清
Thumbnail
年紀小小,也能把一件事做好。不管速度快或慢, 都能在一段時間後,看見小小的成效。這是很振奮人心的。 老師說「要把聯絡簿放在小D書包的那一邊」, 一個指令下來,孩子聽進去,也看到了,但手不一定能做到。 這是需要身體能力等待的。 大人有耐心,孩子就有充分的時間可以練習,練習的足夠, 那充
Thumbnail
年紀小小,也能把一件事做好。不管速度快或慢, 都能在一段時間後,看見小小的成效。這是很振奮人心的。 老師說「要把聯絡簿放在小D書包的那一邊」, 一個指令下來,孩子聽進去,也看到了,但手不一定能做到。 這是需要身體能力等待的。 大人有耐心,孩子就有充分的時間可以練習,練習的足夠, 那充
Thumbnail
這個小小的、幼幼的年紀,還在長大。 能看見最多的進展就是, 可以比較不用哭泣的方式表達需求。 但這這狀態仍上上下下。 這時我們必須持續的相信孩子, 他們是用著自己最能盡力展現的力量, 去應對著這個世界了。 「指令」,對他們而言,就像一把鑰匙, 有指令,就似乎能打開一個開關。 以
Thumbnail
這個小小的、幼幼的年紀,還在長大。 能看見最多的進展就是, 可以比較不用哭泣的方式表達需求。 但這這狀態仍上上下下。 這時我們必須持續的相信孩子, 他們是用著自己最能盡力展現的力量, 去應對著這個世界了。 「指令」,對他們而言,就像一把鑰匙, 有指令,就似乎能打開一個開關。 以
Thumbnail
「讓小孩思考」是我們家對小孩的教養原則,但近期在不同的場合中,聽到跟體驗到的經驗,讓我對於這個原則更有感!
Thumbnail
「讓小孩思考」是我們家對小孩的教養原則,但近期在不同的場合中,聽到跟體驗到的經驗,讓我對於這個原則更有感!
Thumbnail
什麼是該學習的? 看到這一句話,爸爸媽媽可以問問自己, 「什麼畫面或文字出現在你的腦海裡?」 時間最後似乎都會帶出答案,而且是必定的。 因為孩子都在發展他們自己, 而成人、環境、同儕、課程⋯都只是推手。 既然孩子會發展他們自己, 那這隻推手力道、方式就很重要了。 時間帶著孩子與我們走過我們記憶中的歲
Thumbnail
什麼是該學習的? 看到這一句話,爸爸媽媽可以問問自己, 「什麼畫面或文字出現在你的腦海裡?」 時間最後似乎都會帶出答案,而且是必定的。 因為孩子都在發展他們自己, 而成人、環境、同儕、課程⋯都只是推手。 既然孩子會發展他們自己, 那這隻推手力道、方式就很重要了。 時間帶著孩子與我們走過我們記憶中的歲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