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玩《真.三國無雙:起源》,除了先前在試玩版已經體驗到的大戰場、動作系統與新的士兵系統等進化之外,最讓我意料之外的是,連劇情上的體驗都比預期中的還要好。
一些人可能會想,從《三國志》、《三國演義》、到各式各樣的三國題材改編作品,「三國故事」不都已經說到爛了嗎?光是《真.三國無雙》就已經出了那麼多代,不就是黃巾之亂、十常侍、討伐董卓、群雄割據、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能有什麼新意?
的確,從大的故事架構來說,除非大幅扭曲史實,不然也只能是那些戰役。這一點來說,本次的《起源》也不例外。然而,這一次製作組卻用了一個與過去截然不同的「旁觀者視角」,將每個勢力在歷史(或演藝)裡面的作為,用一種「理念之爭」的方式重新詮釋了一遍。
譬如說,黃巾軍的領導人張角,在過去的遊戲裡面,是以一種類似於丑角的形象存在。他使用怪異的妖術,並會不停喊著天罰、一邊用詭異的動作像玩家發動攻擊。而在《起源》之中,張角換上了一個理念主導的革命領袖形象。
雖然他發起的黃巾軍最後還是走上邪路,成為眾人討伐的賊寇。但自始至終,張角都沒有放下那個「從貪官汙吏中拯救百姓」的理想,只是他錯估了人性,也沒有足夠的能力控制住過於龐大的軍隊,才讓世間變得更混亂且難以收拾。
而比曹操更早「挾天子」的董卓,也不再是過去那個滿口「酒池肉林」,荒淫無道的扁平壞蛋;而是一個在艱險環境中發跡,因此比其他人更加堅信弱肉強食、成王敗寇的大野心家。
在他的眼中,都城的人外表道貌岸然,私底下卻貪贓枉法,看起來風平浪靜,底下卻互相算計、勾心鬥角。且尤其糟糕的是,明明在黃巾之亂過後,人人都能感受到大漢威信名存實亡,宮廷裡卻如一潭死水,沒有人真正發起改變。而隨著把持朝政的宦官十常侍遭到誅殺,董卓搶在其他諸侯之前進宮,廢少帝改立獻帝,一下子掌握住了漢末的中央權柄。
雖然他的暴虐和恐怖統治手段依然使其無法擺脫「惡人」的形象,但在這次的遊戲裡面,他還擁有著宛如「第一個認知到天下格局」的先行者形象。其實袁紹、袁術等人又何嘗不想職掌大權?只是他們這樣想的同時,卻同時想保有世族美名。相較起來,董卓不過是更加實際,且「沒那麼貪心」。
而最後,當他明白呂布的背叛時,也是一下子就接受了自己的命運。過去,他像野獸一樣吞噬大漢,而所謂「群雄割據」,不過是心懷鬼胎的各路諸侯在分食董卓的遺產。
*
前面這兩個作為「三國序曲」的章節,一方面用一個新的角度向我們闡釋這兩名「反派領袖」翹動了停滯的時代;另一方面,也鋪墊未來將成為「魏蜀吳」的三方領袖,如何在這些戰役中萌芽成長。
在黃巾之亂的最後戰役中,我們會看到劉備、孫堅、曹操分別從不同的角度,繼承了張角的部分遺志,為天下道義、百姓生計和法理秩序而戰。只要他們沒有如張角、董卓那般「走偏」,其實不是誰善誰惡,只是他們心中最重要的價值有別,所以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罷了。
事實上,在過去的遊戲裡面,不能說沒有這種「理念之爭」的設計。但服務於過去「扮演三國角色」的玩法,許多代的劇情設計都是,玩家扮演的那個陣營是正義,其他陣營是缺乏理念、甚至邪惡的敵人。
而這一代改為扮演一個製作組原創的失憶角色,雖然設定稍嫌老套,但卻可以很好地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看到每個勢力、甚至每個武將之所以如此行動背後的理由。並讓玩家有機會選擇與自己理念最接近的勢力,輔佐他走過歷史事件,甚至逆天改命,為天下帶來與史實不同的結局。
雖然說到底,人物還是包含了很多明顯的刻板印象乃至於二次元屬性,每個武將對主角的吹捧和讚揚,也令人略感尷尬。但從大的劇情架構來說,這樣的重新詮釋相當令人驚豔。
不過,這些劇情的優點說到底是「重新詮釋」,如果玩家並未對歷史與演藝中的三國故事有一些基本理解,體驗可能會打上不少折扣。譬如在有著七百多萬訂閱的知名英語Youtuber「遊戲驢子」(Videogamedunkey)關於此遊戲的影片中,他就吐槽了那些根本就記不起來的大量人名。連中文與日文使用者都不一定記得住了,何況是英語系玩家。
雖然這一代已經是歷代裡特別優秀的革新之作,從「次世代無雙遊戲」的角度,相當值得一玩。但如果不是原來就對三國歷史有至少一點興趣的玩家,大概多半還是會在觀望之後跳過這款遊戲吧。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