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諱言,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正好經歷焦慮與煎熬的過程,於是以抓緊浮木的心情把這本書擁在懷裡,直到卸下心中大石的此刻才能好好書寫關於這本書所帶給我的幫助與心理安全感。
《你比想像中強大》的作者全美暻是韓國的精神科醫師,她曾經歷過父母接連過世的打擊,也深刻感受過難以名狀的悲傷,更在診間遇過許多不斷反芻過往創傷及沈浸在憂鬱沮喪而找不到人生意義的病患,她透過自己的觀察與專業分析,希望能協助更多人能免於翻騰情緒的吞噬而重拾人生的主導權。
作者認為把力氣花在調整想法和情緒其實無法令人變得快樂,而是必須要展開行動才能擺脫現有的無力感,也要停止從「過去」尋找「現在」的答案,同時也指出佛洛伊德所提倡的精神分析是有其時代背景,比如當時的社會無法透過努力改善眼前的困境,所以便從過去找尋歸咎的原因,再加上當時無法使用精神藥物,所以只能投入鑽研患者內心世界的研究。
當然,這並不代表作者認為過去不需要被重視,而是提醒我們別被過去的創傷經驗所侷限,因為與其牢牢抓緊「過去」,更重要的是想方設法去迎向「現實」的挑戰才是當務之急。
書中也提到人之所以受困於「過去」,很有可能是因為我們不懂得正確「選擇」,倘若我們打從一開始的選擇是經過深思熟慮且出於自願,放棄也才有意義,而作者也同時提到我們都應該做出「有價值」的選擇,而非圖一時的便利而草率做出決定,為了避免日後身心持續受到折磨,確立價值觀及原則不僅能使人更加自由,也能增進自信心。
我特別認同作者提到交朋友的標準並非看對方向自己釋出的「好意」,而是對方本身所擁有的「善意」。也就是說應該觀察一個人對所有事物是否抱持著善意,而不是對方單純討好自己就可以無視他其他惡意或不妥的作為,而這也是許多人始終無法擺脫錯誤人際關係的癥結點,總認為對方待自己不薄,而選擇忽略其他負面的行為,這就是因為缺乏正確價值觀所導致的結果,也可能為日後彼此關係的破裂埋下未爆彈。
作者提到我們都應該成為「研究自己」的專家,而書中也提供了「最大化者」及「滿足者」的測驗,可以大致簡化為「完美主義者」及「知足者」的代名詞,而作者認為在過度努力與安於現狀中取得平衡才是比較恰當的生活態度,畢竟太過要求自己反而給予過多的壓力,但對於一切都無求的狀態則可能過著毫無成長的生活,所以適度地替自己的人生設定目標也至關重要。
我認為這本書替讀者提供了更人性與嶄新的觀念,讓我們在陷入困境之前得以有所意識去預防及改變命運,因為當真正陷入憂鬱糾結的情緒當中會更難有所自覺及行動,不如及早勇敢面對真實的自己,並學習「將注意力從自己身上移開」的習慣,相信能以更宏觀的角度去看待所有事物,也能更享受人生並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