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隨筆:《那些傷人的話都不是真的》

KT-avatar-img
發佈於KT看書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關於這本書

日本人水島廣子所寫的書,她有從事多年精神治療的經驗,想藉由這本書想幫助因為「過度在意他人眼光」而受傷的人們建立自我價值感,思考與方法,進而邁向自在的生活。







若你還在為了在意他人目光而苦惱,為了周邊那些喜歡攻擊你、評價你的聲音而流淚,請你跟隨書中的「人際關係」療法,拉出你與每個人的正確距離,找回快樂的自己。

大家都說「你太敏感了」,但「敏感」到底是誰造成的?

我們從小生活在一個被處處比較的環境,「你變胖了」、「長得又不好看」、「真的很不會做人耶」、「連那個誰都比你強」,這些有心/無心的話語,句句都是重擊,讓我們的自尊心傷痕累累。為了不再受傷,我們以他人為標準,努力活成「大家」喜歡的樣子,才不會再度遭受言語霸凌……。


我們非得活在「他人目光」之下不可嗎?

當我們在意他人如何看待我們,一方面因為達到他人標準而得到解脫,另一方面卻又因為無法滿足每個人的標準而痛苦……到底這種永無止境的追求,哪天才會結束?


越想培養自信,就會活得越沒信心?!

當認為「只要培養自信,就會越來越順利了」時,就是掉入陷阱的時候,為了修正缺點,我們變得更加注意到自己的不足,甚至對自己越來越嚴苛,「自信」也就離我們越趨遙遠!

  


列一些對自己提醒的關鍵摘要

  • 太過在意他人眼光就會如果把周圍的人都當成是評價及傷害自己的存在,那麼就會更恐懼人際關係,這樣的人也會越沒自信。
  • 「過度在意他人評價而無法客觀給予自己價值感」的人就如同「砧板上的魚」,只能任由其他人切割,非常的無力也不會產生自信,會對自己越來越嚴苛,也不會得到真正的安心,必須脫離這樣的狀態。
  • 評價只是「一時的、主觀的」東西。
  • 過度在意別評價的疾病有:飲食障礙、社交恐懼、外貌焦慮(身體畸形恐懼症)、憂鬱症等等。
  • 人之所以感到痛苦,是因為於我們太過在意他人評價,這些言語與評判造成的「小創傷」累積起來卻對我們造成非同小可的打擊與無數次的自我懷疑
    →治癒小創傷的方法就是認同原本的自己
  • 若真的想喜歡自己,就不要「找出喜歡自己的地方」,也就是接受原本的自己,就算感覺有西不滿意,也能對自己說:因為我也是人,所以這也是沒辦法嘛。」
  • 並非對自己說「我不在意別人評價!我愛怎樣都可以!」,而是對他人真誠與理解,然而事實上前者也很難靠對自己喊話就做到。


作者的呼籲

  • 首先得與那些無禮、會隨意評判我們的人保持距離,重新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
  • 評價只是一時的,不等於真相。有時反應的,其實是對方本身的問題與創傷。
  • 治癒小創傷的方法,就是「體貼」,試著了解對方的狀況,與他人建立「真正的」人際連結。
  • 接受原本的自己,不要為了他人評價左右,而是回到自己對事情本身的感受。
  • 怕被別人誤會,那就主動出擊說明。
  • 每次在意他人眼光時,就是治療自己的時刻。
  • 因為無法忍受曖昧不清,所以會不斷地確認,有些這樣的人患有發展障礙,如果在意的事情無法定義成某種類型就無法安心而養成「評價體質」的人。
  • 面對回隨意評價自己的人只要覺得對方「很可憐」、「會這麼做也是因為過得很辛苦」,這樣就好了。
  • 試著對適合的人(非評價體質的人)坦承自己。



其他心得

對於面對他人傷人的話語本書提供了另一種思考方式,提供新的思維來拒絕當砧板上的魚,簡單來說就是換個角度去思考受批判這件事並做到「課題分離」,面對他人的攻擊我們可以如何淡然視之而保有自我。
本書沒有詳細描述如何更進一步準確評價自己或如何努力提升自信,我認為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一般來說一邊躺平一邊對自己精神喊話不太可能獲得自信,更多時候人需要經由不斷努力去看到成績或結果,又或者變得更能享受當下的過程而精神上感到愉悅滿足,不論是用力或者不太用力,只要能建立自己的準則去建立價值,知道甚麼對自己是重要的,自然就不那麼在意他人的評價與批判。

本書推薦給沒有自信、過度在意他人評價因此而感到壓抑或沮喪的人。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KT的沙龍
12會員
55內容數
這裡是我的自我改造實驗區。改造包含「精神」、「生活」與「外表」。
KT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0
作者是日本人阿俺(日文名:なにおれ),原本是個上班族後辭職經營部落格副業,雖然沒有原本的工作賺得多錢,但阿俺和妻子用少少的生活費用創造富足的生活!每一天都過的用心滿足。
Thumbnail
2025/03/20
作者是日本人阿俺(日文名:なにおれ),原本是個上班族後辭職經營部落格副業,雖然沒有原本的工作賺得多錢,但阿俺和妻子用少少的生活費用創造富足的生活!每一天都過的用心滿足。
Thumbnail
2025/03/19
這本書中提出的核心觀念是「不執著」,透過培養對外界事物的包容心與內心的穩定,來提升生活的平衡與幸福感。 本作為暢銷書《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續集,承接上一本的寫作模式:整理各種應對人生個面向的重點金句來闡述更多可以應用生活的「禪練習」。
Thumbnail
2025/03/19
這本書中提出的核心觀念是「不執著」,透過培養對外界事物的包容心與內心的穩定,來提升生活的平衡與幸福感。 本作為暢銷書《別對每件事都有反應》的續集,承接上一本的寫作模式:整理各種應對人生個面向的重點金句來闡述更多可以應用生活的「禪練習」。
Thumbnail
2024/02/06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被討厭的勇氣》是為了讓讀者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綜觀阿德勒思想,也就是宛如「地圖」般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本書則是為了能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意即讓我們知道如何朝著前作所提示的目標前進,也可說是行動方
Thumbnail
2024/02/06
深度探討《被討厭的勇氣》中的許多概念,讓阿德勒的思想更具實踐性! 《被討厭的勇氣》是為了讓讀者認識阿德勒心理學、綜觀阿德勒思想,也就是宛如「地圖」般的一本書。另一方面,本書則是為了能實踐阿德勒思想、踏上幸福人生的「指南針」,意即讓我們知道如何朝著前作所提示的目標前進,也可說是行動方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本書討論諮商心理師對家庭、人際關係、失戀後的處理方式,以及對網路酸民和抑鬱患者的觀點。從心理學專業角度出發,提供一些良好的心理輔導建議。
Thumbnail
  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
Thumbnail
  真正難受的不是痛苦本身,也不是伴隨而來的恥辱,而是加害者不承認自己造成傷害。人之所以能忍受痛苦,是因為知道自己經歷了痛苦。當自己的痛苦不被當一回事,這種認知上的落差會導致更大的痛苦。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來自母親的辱罵和厭惡造成了內心的痛苦和孤獨感,導致了自傷和精神創傷。這篇文章探討了受到家庭暴力所引發的精神疾病與心靈創傷,描述了對於成長過程中所受到的心靈創傷以及精神疾病的影響和困境。文章中描述了作者如何嘗試努力改變自己的處境,但無法獲得理解和幫助,希望引起社會的重視和關注。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璞成歡慶九周年回饋講座 #掌握心理健康關鍵技能 #學會做自己的療傷者 □你是否常感到孤獨無助,缺乏家庭、社會或友情的支持? □你是否曾經因各種原因無法立即獲得專業心理輔導,例如財務限制或地理位置? □你是否渴望提升自我認識、增強心理韌性並實現個人成長? □你是否希望了解
Thumbnail
「我會好嗎?」這是經歷外遇後常在我腦中的自我對話。 《從外遇洞察人心》這是一本寫給外遇受傷者、外遇者、第三者、想了解外遇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自我療癒的書。 翻開需要勇氣,像揭開自己的傷口,看看傷口的復原狀況。 男女對外遇的見解不同,這本書可以增加對彼此的理解與尊重
Thumbnail
「我會好嗎?」這是經歷外遇後常在我腦中的自我對話。 《從外遇洞察人心》這是一本寫給外遇受傷者、外遇者、第三者、想了解外遇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自我療癒的書。 翻開需要勇氣,像揭開自己的傷口,看看傷口的復原狀況。 男女對外遇的見解不同,這本書可以增加對彼此的理解與尊重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延續上兩篇那些傷向我們訴說的事、我們如何思考傷,在這一篇將接續談面對心理與身體的創傷時,我們可能會經歷的過程與感受;希望能為傷帶來些微光或者麻藥,讓我們在腦海中想像傷的時候,能感覺到路徑與減緩想像的疼痛。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Thumbnail
存在主義的傳統是在「人類存在的限制和悲劇性」和「人類生命中的機會和可能性」之間尋求平衡。
Thumbnail
日本人水島廣子所寫的書,她有從事多年精神治療的經驗,想藉由這本書想幫助因為「過度在意他人眼光」而受傷的人們建立自我價值感,思考與方法,進而邁向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日本人水島廣子所寫的書,她有從事多年精神治療的經驗,想藉由這本書想幫助因為「過度在意他人眼光」而受傷的人們建立自我價值感,思考與方法,進而邁向自在的生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