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書寫010:不要用「角色」來定義自己

更新 發佈閱讀 1 分鐘

人喜歡對萬事萬物畫很多虛擬的界線,稱之為應該...不應該...,而這些界線會變成一個又一個的身分角色,我便在這些身分角色中度過一生。


比如一個孝順的兒子。一旦我表現的「不孝順」,我會充滿罪惡感而感到痛苦。而「孝順」是一個被定義、被限縮行為的一個「角色身分」,它在不同時空、不同文化裡,有著非常不同的界定,它是被當代人虛擬創造出來的,但卻反過來困住世世代代的人。

raw-image


察覺那在自己心中,被自己畫出關於那角色的虛擬界線的存在,便可以降低「角色身分認同」對自己的束縛與制約。我發現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性格,姑且稱之為「屬性」。有些人很好動、鬼點子很多,那就以這樣的屬性去活出某一個角色,而非強迫自己去符合多數人定義的那個角色,而壓抑了自己的屬性。


我覺察到,這是我對自己該負的「責任」,也就是在任何時刻,針對自己感官系統所接收到的刺激,選擇如何做出反應的能力。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hugo lin的沙龍
0會員
36內容數
hugo lin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1
對過往的事、過往的決定,若是「有後悔、有怨恨」,人就容易被困在過往事件中,不停後悔、不斷怨恨。那麼,人就更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5/11
對過往的事、過往的決定,若是「有後悔、有怨恨」,人就容易被困在過往事件中,不停後悔、不斷怨恨。那麼,人就更不喜歡現在的自己。
Thumbnail
2025/05/09
看過有人這樣分享:人生的修行,不是為了修出一廂情願、忍氣吞聲;我的自我表達,也從來都不是為了想改變他人,單純的只是想維護自己。
Thumbnail
2025/05/09
看過有人這樣分享:人生的修行,不是為了修出一廂情願、忍氣吞聲;我的自我表達,也從來都不是為了想改變他人,單純的只是想維護自己。
Thumbnail
2025/05/06
50多歲的自己,早已不再青春。在職涯的長河中,水流把石頭都磨得平滑。曾經的自我為難、自我責備、自我逼迫,也漸漸被河水洗淨,終於來到放過自己的階段。
Thumbnail
2025/05/06
50多歲的自己,早已不再青春。在職涯的長河中,水流把石頭都磨得平滑。曾經的自我為難、自我責備、自我逼迫,也漸漸被河水洗淨,終於來到放過自己的階段。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