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改與突破:勝過生命挑戰的關鍵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2025年1月26日的光合教會主日崇拜中,林銘敬牧師以「勝過生命的挑戰」為題,帶領會眾進入一場深刻的信仰反思。這篇講道不僅深刻探討了信徒在面對生命困難時的心態與選擇,還結合聖經中大衛的故事,強調了悔改、赦免與繼續往前的力量。透過林牧師的生動敘述,信徒們深刻體會到神的恩典如何幫助他們超越過去的陰影,走向新生。

面對罪與悔改的力量

講道的第一部分,林牧師以聖經中的大衛王為例,強調悔改的力量。大衛不僅是以色列的偉大君王,也是信仰中悔改的榜樣。他的一生充滿了對神的忠誠與依賴,但也曾經深陷罪惡的泥淖。

大衛在與拔示巴的罪行中,犯下了極大的過錯。根據《撒母耳記下》11章的記載,大衛在春天本應帶領軍隊出征,卻因懈怠留在耶路撒冷。在一個閒暇的午後,他在宮殿的屋頂上目睹了美麗的女子拔示巴,並與她犯了奸淫。更糟糕的是,當拔示巴懷孕後,大衛為掩飾這段罪行,甚至設計讓她的丈夫烏利亞在戰場上死去,從而達到擺脫罪責的目的。

然而,神的眼睛從未離開過大衛。神差遣先知拿單來責備大衛,用一個寓言揭示他的罪行。在聽到拿單的指控後,大衛悔恨交加,並立即向神承認自己的錯誤。大衛的悔改並非表面的懺悔,而是發自內心的痛悔,並體現於他所寫的《詩篇51篇》當中。這篇詩篇成為了歷代基督徒懇求神赦免的經典之一。

在《詩篇51篇》開頭,大衛表達了自己對神慈愛與憐憫的渴望:

"神啊,求你憐憫我,根據你的慈愛;按照你豐富的憐憫,塗抹我的過犯。"

大衛的悔改,不僅是對神的求饒,更表現了他對神聖潔的認識。他明白,無論自己是多麼偉大的君王,當他犯錯時,必須回到神面前尋求潔淨。大衛進一步表達了自己真誠的悔過之心,並渴望神為他創造一個清潔的心:

"你喜愛的祭是憂傷的靈;神啊,憂傷痛悔的心,你必不輕看。"

這段經文表達了大衛從內心深處的懊悔,並強調了悔改所需的真正心態——一顆願意悔改並依賴神的心。

雖然大衛的悔改得到了神的赦免,但他的罪行仍然帶來了後果。神允許大衛的兒子拔示巴所生的孩子病死,這是神對罪的公正回應。然而,神並沒有將大衛徹底棄絕,而是賜給他重新開始的機會。大衛的故事告訴我們,無論罪的後果有多嚴重,只要有真誠的悔改,神依然會赦免我們,並賜予我們新的生命。

raw-image

從悔改到勝過挑戰

林牧師進一步指出,許多人在面對自己的過失時,容易陷入無止境的罪疚感中,甚至停滯不前。然而,大衛的故事教導我們,悔改後不應該讓過去的錯誤束縛自己,而是要勇敢走出罪疚的牢籠,繼續向前行。

為了幫助會眾理解這個概念,林牧師分享了一個生動的比喻——雷蒙的故事。

雷蒙是一個極其肥胖的人,他被困在一座監獄中,然而,這座監獄的門其實並未上鎖。問題是,由於雷蒙過度肥胖,他無法通過門口逃脫。他的弟弟每天來看望他,並且不斷提供美味的食物,讓他繼續吃下去。雷蒙面臨著選擇:如果他決定減肥,就能夠走出監獄;但如果他繼續放縱自己,就會永遠被困在裡面。

這個故事深刻地指出了一個現實:我們常常因為害怕改變,而選擇繼續待在熟悉但限制我們的環境中。我們可能知道自己需要悔改、需要突破、需要改變,但我們是否願意採取行動呢?林牧師強調,真正的自由來自於我們選擇認罪悔改,並且站起來,勇敢向前走。

他鼓勵弟兄姐妹們,不要讓過去的錯誤成為未來的枷鎖,而是要給自己加油,選擇突破,選擇走向神所預備的光明道路。

三個祝福:走向2025的力量

在證道的最後,林牧師為所有信徒送上三個祝福,幫助大家在新的一年裡戰勝挑戰,領受神的恩典。

  1. 良師益友的陪伴
    在2025年,神會賜下願意陪伴我們成長的朋友與屬靈夥伴。他們將成為我們的支持系統,幫助我們在信仰的道路上堅持到底,並且不斷提醒我們回到神的心意當中。
  2. 成為發光的生命
    林牧師提醒大家,我們不只是被神拯救,更被呼召成為神的見證者。我們的生命應該發光,透過我們的行為、態度與見證,讓周圍的人看見神的愛與恩典。
  3. 選擇突破,邁向新的開始
    最後,林牧師鼓勵信徒們,在新的一年裡,不要被過去的失敗或軟弱所限制,而是要選擇突破,選擇勇敢悔改,選擇走向神所賜的未來。


與神同行,勝過挑戰

當我們面對生命中的挑戰與試煉時,信仰與悔改的力量是我們最堅實的依靠。正如大衛在悔改中經歷神的赦免,並從中得著新的生命,我們每一個人也可以在神的愛中找到希望與力量。


avatar-img
4會員
9內容數
風翦樹,生長在強風中的屏東大地,象徵堅韌與不屈。它在困境中彎曲生長,展現生命的力量。對基督徒而言,這是信仰的象徵,提醒我們依靠神,無論風雨如何,都能在逆境中成長。風翦樹也與屏東土地緊密相連,代表我們與自然、文化的和諧共生,將神的愛與祝福傳遞給這片土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風翦之間 的其他內容
杜君英教會的歷史,不僅是一段信仰的發展史,更是一個多元族群交織的故事。自1872年創立以來,教會在不同族群的共同參與下,逐步發展並面對各種挑戰。從福佬人、客家人到平埔族,這些族群的融合與互動,不僅形塑了教會的信仰實踐,也深刻影響了其社會功能與發展軌跡。
長樂教會的歷史是一段族群在信仰中掙扎與重生的故事。在多次遷徙與困難中,族人們始終倚靠上帝的恩典與話語,從未放棄對未來的希望。教會的重建過程不僅是物質空間的建設,更是心靈的重生與信仰的根基。它成為族人面對挑戰時的力量源泉,也逐漸成為社區連結與和解的橋樑,見證上帝如何在痛苦中帶來光明。
「十一奉獻」,這個對許多信徒而言既熟悉又略帶挑戰性的話題,經常在教會中引發討論。到底奉獻的十分之一是信仰的必需,還是道德的束縛?2025年1月12日,光合教會的主日證道以這一主題出發,林銘敬牧師帶領會眾重新檢視「十一奉獻」的核心意義,從聖經的教導到實踐的挑戰,深度探索何為真正的蒙福之道。
搭加里揚社與阿猴社的故事探討了兩個原住民社群的變遷。1644年搭加里揚社出現,1646年消失,阿猴社取而代之。學者們爭論這兩者是同一社群的改名還是獨立社群。搭加里揚社的遷徙與語言相似性可能是名稱變更的原因。
阿猴城曾是屏東的重要城池,如今僅存東門遺跡,城牆與城門位置成謎。研究者透過日治地圖、文獻與田野調查,發現阿猴城以刺竹與土壘構築,非傳統磚石城牆。經測繪與水系分析,推測南門、北門、西門位置,為城池提供新解讀。這座消逝的古城,正逐步重返歷史記憶。
莊婉茜牧師以《創世記》為基礎,分享「透過六日創造的再省(一)」的信息。講道探討創造過程中的秩序與建造,並延伸至信仰生活與教會建設的實踐。牧師指出,從混沌到秩序的轉變是生命成長的必經歷程,信徒應學習從神的眼光看待挑戰,順服神的法則,以神的話語為根基建造生命與教會,將神的秩序帶入世界。
杜君英教會的歷史,不僅是一段信仰的發展史,更是一個多元族群交織的故事。自1872年創立以來,教會在不同族群的共同參與下,逐步發展並面對各種挑戰。從福佬人、客家人到平埔族,這些族群的融合與互動,不僅形塑了教會的信仰實踐,也深刻影響了其社會功能與發展軌跡。
長樂教會的歷史是一段族群在信仰中掙扎與重生的故事。在多次遷徙與困難中,族人們始終倚靠上帝的恩典與話語,從未放棄對未來的希望。教會的重建過程不僅是物質空間的建設,更是心靈的重生與信仰的根基。它成為族人面對挑戰時的力量源泉,也逐漸成為社區連結與和解的橋樑,見證上帝如何在痛苦中帶來光明。
「十一奉獻」,這個對許多信徒而言既熟悉又略帶挑戰性的話題,經常在教會中引發討論。到底奉獻的十分之一是信仰的必需,還是道德的束縛?2025年1月12日,光合教會的主日證道以這一主題出發,林銘敬牧師帶領會眾重新檢視「十一奉獻」的核心意義,從聖經的教導到實踐的挑戰,深度探索何為真正的蒙福之道。
搭加里揚社與阿猴社的故事探討了兩個原住民社群的變遷。1644年搭加里揚社出現,1646年消失,阿猴社取而代之。學者們爭論這兩者是同一社群的改名還是獨立社群。搭加里揚社的遷徙與語言相似性可能是名稱變更的原因。
阿猴城曾是屏東的重要城池,如今僅存東門遺跡,城牆與城門位置成謎。研究者透過日治地圖、文獻與田野調查,發現阿猴城以刺竹與土壘構築,非傳統磚石城牆。經測繪與水系分析,推測南門、北門、西門位置,為城池提供新解讀。這座消逝的古城,正逐步重返歷史記憶。
莊婉茜牧師以《創世記》為基礎,分享「透過六日創造的再省(一)」的信息。講道探討創造過程中的秩序與建造,並延伸至信仰生活與教會建設的實踐。牧師指出,從混沌到秩序的轉變是生命成長的必經歷程,信徒應學習從神的眼光看待挑戰,順服神的法則,以神的話語為根基建造生命與教會,將神的秩序帶入世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Thumbnail
人生的旅程中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但每個人在面對錯誤時卻有不一樣的態度。有些人犯錯後選擇逃避;而有些人則會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聖經》中的大衛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但即便是這樣的人還是會犯錯。雖然他一開始不敢面對錯誤,但後來卻虛心認罪並誠心悔改,這樣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困斃,行棋者,無處可動,判負。 化險,渡河人,有驚無險,得生。 困斃,修行僧,犯戒失德,出門。 化險,小說家,筆鋒妙轉,得道。 在文字凝聚能力裡,每一段的精妙都有它的故事在其中。知道文字不知道真義,我覺得這就不是次生思考。出家人其實可以有現時報次生思考的,不是破戒出門。
Thumbnail
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如果牧者是言說真理的先知,那麼他們將要面對極大的試探:說謊。」(《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p264)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詩篇》131是一首「大衛上行之詩」,也是大衛王堅定仰望信靠神的詩。雖然簡短卻字字珠璣;全詩僅三節,卻含藴深刻。所謂「上行之詩」,是赴耶路撒冷朝聖者在神前的禱告,本詩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大衛將自己完全交託耶和華。
Thumbnail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後書 2:13~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以困境為磨練學習成長,視不足為動力突破創新。
Thumbnail
人生的旅程中難免有犯錯的時候,但每個人在面對錯誤時卻有不一樣的態度。有些人犯錯後選擇逃避;而有些人則會勇於面對自己的過失。《聖經》中的大衛是一個合神心意的人,但即便是這樣的人還是會犯錯。雖然他一開始不敢面對錯誤,但後來卻虛心認罪並誠心悔改,這樣的態度值得我們學習!
困斃,行棋者,無處可動,判負。 化險,渡河人,有驚無險,得生。 困斃,修行僧,犯戒失德,出門。 化險,小說家,筆鋒妙轉,得道。 在文字凝聚能力裡,每一段的精妙都有它的故事在其中。知道文字不知道真義,我覺得這就不是次生思考。出家人其實可以有現時報次生思考的,不是破戒出門。
Thumbnail
杜克大學神學院教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如果牧者是言說真理的先知,那麼他們將要面對極大的試探:說謊。」(《牧養,就是回到原點:再思牧養職事的召命(增訂版)》,韋利蒙(William H. Willimon),p264)
Thumbnail
神學家畢德生是位有名的牧者,他曾經害怕失敗,用工作、事工來麻痺失敗的焦慮,但最後反省說: 「他認為自己必須放下,因為工作的是神,不是自己。神的工作,才是往後人生道路的中心。」(《牧者的翱翔》,畢德生,p52)
Thumbnail
《詩篇》131是一首「大衛上行之詩」,也是大衛王堅定仰望信靠神的詩。雖然簡短卻字字珠璣;全詩僅三節,卻含藴深刻。所謂「上行之詩」,是赴耶路撒冷朝聖者在神前的禱告,本詩最值得注意的地方是,大衛將自己完全交託耶和華。
Thumbnail
我們縱然失信,他仍是可信的,因為他不能背乎自己。~提摩太後書 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