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章的內容中,我們講述了人類意識如何形成,以及它存在於物質世界的目的是什麼,但在第二章開始之前,我們需要先來討論一個問題:我的人生有意義嗎?
如果人生沒有意義,那我們一切的行為都是枉然,就像路邊的花草樹木一般,但我們心中的那些回憶、悸動,與家人相聚的時光,工作升遷的喜悅,第一次出國的感動,這些都沒有意義嗎?在思考這些問題前,我們就要先搞清楚:所謂的「我」到底是誰。
當我們順著第一章的邏輯去思考,就會發現「我」可以代表兩個概念:物質與意識。對物質的「我」來說,人生是沒有意義的,又或者,物質的一切都沒有特殊意義,因為一切的產生就只是物質次元的慣性力,但意識的「我」卻不同了。意識是精神體的一部分,為了創造情緒而與人類結合,所以對意識的我來說,人生是很有意義的。但這樣問題又來了:哪一個我才是真正的我?
一個我是在物質次元土生土長的,而另一個是由意識次元空降而來的,到底要怎麼區分哪一個是真正的我?其實問題沒有這麼複雜,我們打從出生就是兩個我的綜合體,我們無法在這兩者中做出區分,正因為這種不可區分性,才是精神體希望的狀態:在一個有限的循環主體裡放進一個無限變化的核心,這就是人類自我的樣子。
回到第一個問題,若以人類自我為主體回答問題,那答案就會變成:「維持生命,創造情緒。」這答案結合了兩個我的需求,也成為人類每日的工作,似乎沒有一項行為會脫離這個主題,在這兩個主題中「維持生命」是我們相對擅長的,畢竟只要你我都有在呼吸,就代表我們都持續在努力維持生命,而創造情緒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啦,你隨便手機滑一滑、看個新聞八卦等就產生一堆情緒了,但這些情緒都太普遍了,精神體所想要的是那種被精練的情緒,所以我們應該要討論的是:如何精練你的情緒。
精練情緒似乎有點難以理解,白話的意思就是:「讓情緒變得簡潔精要。」,我們的情緒有時就像是打結的毛球一般,以「一團」的方式呈現出來,此時的我們並不能非常清晰的知道它是什麼,而精練情緒的過程就是將這一團情緒的核心給抽解出來,讓你的情緒與想法更加通透,但為什麼不說是整理情緒呢?精練與整理是不同的概念,如果是整理,我們就會更著重於梳理脈絡,找到情緒的因果,但精練則不同,他必須在你整理之後加強覺察這份情緒。
如果只是整理情緒,我們的動作可能會在「原來我是這麼想的」而停止,而精練則會更進一步的去感受,這個情緒在我身體的哪裡?它的源頭是什麼?給我的意義是什麼?逐步的往內心去探索,在這個過程當中,你會發現自己的感覺變得更加通透、有彈性,情緒反應變得快速、強烈卻又穩定,身體與心靈的連結度提升,對比只是如收納打掃的整理情緒,精練情緒就像鐵匠的鍛造過程,反覆敲打著情緒的原礦,讓其去掉雜質之後慢慢閃閃發光,而最後經過研磨的動人光澤就是法喜。
其實精練情緒在執行上並不困難,甚至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不知不覺地正在執行,例如很多人會寫日記、自我對話、冥想、禪修,這些都是幫助你精練情緒的好方法,但它就是像是鑄鐵一般,有著必要的步驟,而大多數人就是因為沒有完成所有步驟,才變得沒有效果,所以在第二章的應用篇裡,最重要的內容就是:精練情緒的步驟,但在開始說明步驟之前,我們先來談談精練情緒的好處。
即便我們利用邏輯推導的方式,推論出人類生命的意義,但這終究不能說服所有人,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想認分的當個「情緒公務員」,每天幫精神體創造情緒吧?所以在開始之前我們先來提到精練情緒它能做到些什麼,以及不能做到什麼。
好處1. 清楚情緒的源頭
當我們有情緒時,我們不會在一開始就能分辨它是什麼情緒,以及它是如何引起的,例如今天你考試考不好心情很差,有可能是因為你是一個對自我要求高的人,也可能是父母會懲罰你,又或是輸給一個你不喜歡的同學,這些不同的因素就像一團毛線球一樣十分複雜,而在精練情緒的過程中,我們會學習到理解自己的情緒,有時看似複雜的情緒,只是因為一個簡單的原因而已,你以為你很在意的考試成績,可能只是單純的面子問題,經過這樣精煉與整理後,能讓你在未來遇到類似議題時,更清楚找到你情緒的源頭。
好處2. 提升專注力
在精練情緒的過程當中,有一個重點是:活在當下,這不是那種要把握青春、珍惜時光的心靈雞湯,而是認知自己正在活著的事實。很多人的思緒是不在現在時空的,我們可以看看下面這個例子。
一早起來,小明先回想了昨天不應該熬夜熬太晚害自己差點睡過頭,急急忙忙地搭上了公車,幻想著待會進公司又會被主管罵到臭頭了。到公司後,主管立刻找上他,他才回想起昨天客戶交辦的事情還沒完成,只好邊巴著早餐邊用著電腦。忙了一天之後,同事找他到附近的餐廳小酌幾杯,他們一邊聊著其他人的八卦、一邊抱怨工作的環境,直到凌晨才散會回家。回家之後,他帶著疲憊的身體坐在沙發上滑手機,滑著滑著就糊裡糊塗地睡著了。
在上面的例子裡,我們會發現在小明一天的時光裡,很少活在現在的時間軸上,從起床的那瞬間起,他大量的時間都被過去、未來與幻象佔領著,這時候的他,大腦與身體像是「離線」了一樣,進入了自動導航模式,這讓他錯過了早上溫暖咖啡的香氣、公車窗戶透進來的燦爛陽光、以及坐上辦公椅與沙發時那柔軟、舒服的觸感。
當然適時的「離線」並沒有不好,他可以幫助我們評斷未知的事物,只是這樣的模式久了之後,我們就漸漸遺忘活在當下的方法,尤其是在這資訊爆炸的時代,我們的注意力分分秒秒被那些五顏六色的最新消息所綁架,這讓我們必須更主動地去練習這項技術。
好處3. 提升感官敏感度
其實從上面兩個好處就不難看出,在精練情緒的過程當中,我們會做很多情緒上面的整理,這樣的整理過程也提升了你對感覺得認知。我們要知道身心是同一個系統,你所有的「感覺」都會在你的身心體現,例如溫暖的陽光會讓你感到幸福同時身體放鬆、動感的音樂會讓你心情亢奮手舞足蹈,這顯示了當我們有某一種心情模式時,身體也會有相對應的反應出現,而在精練情緒的過程中,我們也會需要藉由肢體的動作來感受「覺知」,透過諸如冥想、行禪的方式,讓我們更清楚情緒與身體的關係,而這也協助我們進一步提升感官的敏銳度。
好處4. 讓你心想事成
許多靈性課程、書籍最常說的就是「心想事成」,相信這是所有人都希望達到的狀態,就像一個沒有次數限制的神燈精靈一樣,我們都幻想著能夠提升自已的心靈能力去控制我們的現實生活,但所謂的「心想事成」似乎跟我們想像的有點差異。
只要是物質次元的存在就具有慣性力,而人類的慣性力被我們稱之為「習慣」。習慣是身體下意識產生的行為,他的成因來自基因與生活背景,這些慣性力對你生活產生的趨勢會形成「命運」。當你能透過精練情緒來學習主控你的情緒狀態,你就是可以像操控風帆一樣讓慣性力協助你前行,在這樣的情況下,你會覺得做事非常順利,有種全宇宙都在幫你的感覺,但事實上你只是利用了慣性力的能量,讓他協助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壞處1. 無法逃避
在精練情緒過後,你的情緒狀態會變得迅速且明顯,許多模凌兩可的狀態也變得黑白分明,這在一些情況下不全然是件好事,你變得無法輕易深陷在情緒的漩渦之中,滑手機、喝得爛醉、熬夜追劇不再能滿足你,因為你心裡清楚知道,這只不過是某些情緒的代償反應罷了,在情緒的毛球被拆解之後,你變得無法對自己說謊,唯一渴望的便是面對它,面對真實的情緒。
壞處2. 無法讓你發財
很多人在接觸或學習靈性的目的是讓自己的物質生活可以得到改善,但如果你單就結果來說,他確實會有幫助。精練情緒無法讓你在物質世界裡「發財」,他能做的是讓你情緒穩定,穩定的情緒自然能讓工作順心,這也算是一種幫助吧!
介紹完精練情緒的特點之後,接下來我們就要前往精練情緒的四個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