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原文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 白話文
天下最柔弱的東西,能夠馳騁於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之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進入其中而不被其包容,這使我明白無為的行為是有益的。無言的教化,無為的益處,天下的人極少能夠理解和達到。
3. 解釋
這段話表達了道家的「無為」思想,通過極端的對比來闡明「無為」的力量。首先,老子指出,天下最柔弱的東西,像是水,能夠克服天下最堅硬的東西,例如岩石。這一比喻讓人明白,柔弱的力量能夠在長期作用下,突破堅硬的物質,這正是道家哲學中所謂的“柔弱勝剛強”的觀念。
接著,老子說「無有入無間」,指的是無為的力量能夠無所不包,無所不容。即便是最堅硬的物體,最終也會被柔弱的力量所融化、改變。這象徵了道的包容性和無形的力量,它能夠穿透所有的堅固障礙,而不需要強迫或直接干預。
進一步的,老子強調無為之有益,意指無為的行為反而能帶來最大的成效。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法則,適應當下的情況,不強求、不急於改變,從而達到更長久的效果。這一思想是道家治理理念的核心,提倡無為而治,通過順勢而為來達到最好的治理效果。
最後,老子指出,無為之教和無言之教,往往能達到最高的效果,但這種方式很難被大多數人理解和接受。這表達了道家所謂的「無言」與「無為」的教育方法,這種方式並不強求解釋,而是通過實際的行動和自然而然的過程來影響他人。
整體來說,這段話闡述了「無為」思想的力量,它強調柔弱的力量能夠突破堅強的障礙,無為的行為能夠帶來最深遠的影響,並且指出這種方法是少數人能夠理解和實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