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觀察日記 - 開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開會,是所有工作者都必定會碰到的東西,不過不曉得有沒有人發現,無效的會議越來越多了,要不然就是這開會真正的目的並非解決問題,而是純粹的批鬥大會,大家使出渾身解數甩鍋,然而這種會議其實並不會起到任何幫助,除了浪費所有人的時間外,就是把事情更加的複雜化;當然,會議執行的狀況與結果也要看開會的主事者(通常都是主管),像我在日商的時候就很常出現上述的現象,所以為了讓會有效進行,我們還是需要準備一些東西。


1.會前通知:

首先,這是一定要有的動作,畢竟如果一封MAIL過來只說要開會而沒說開會主題跟需要的資料時,這會議注定是要以無結論收場,因為這些都不講,參加者是要怎麼準備資料呢?總不能用猜的。


再來,就是開會的目的了,開這個會的目的是什麼?如果連這個都沒有,會議就只是虛設的,跟同樂會沒有兩樣,吃吃餅乾喝喝飲料就可以散會了。


然後,請務必要求參與人員出席,如有問題會前就要講為什麼無法來進而調整會議時間,而不是空放這些人員不來,那還開什麼會?我就看過有業務在會議當天不來的,說什麼客戶找,會前通知就是為了預防這些奇葩。


2.會議記錄:

如果有在執行會議,會議紀錄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東西,這個會議講過什麼、結論是什麼、參與人員有誰,通通記錄在案,一個都別想跑,如果沒有會議記錄,很多人是不認帳的,到時候怎麼要這些人負責?最終,就像我前東家一樣,沒有任何人做會議紀錄,除了主管自己卸責外,每個業務也是逍遙法外,這樣的會議又能開出什麼花來呢?不過是浪費時間而已。


3.會議結果:

既然是開會,那就一定要有結果,當然不是每一次都這麼順利,那麼在最好的結果出現前就要出現所謂的折衷方案,會議主持人其實在設立會議的時候自己就該想好這些東西,畢竟不是所有人都會在會議中提出狀況,尤其那種大家一語不發的會議尤為重要,不然乾脆連會都別開了。


4.意見接納:

有再參加會議的人,就一定會發現不少人會提出意見,這些意見會不會被接納其實不是單純的聽而已,而是要拿出來讓所有人覆議進而投票結案;然而這在我們號稱的民主國家有時候非常好笑,聽完沒有覆議,會議者直接封殺所有意見的狀況不在少數,從一開始就不是什麼少數服從多數,不過是獨裁方式在執行


5.開會頻率:

決大事,月決即可,太多耗時、太少又不可控,其實根本不需要週會,畢竟一週能出現的事情很有限,加上有時候解決事情需要時間,還不如月初一次解決。


尾語:

其實這些都是會議的基本原則,我不打算說那些什麼六大會議方塊,因為會議是東西是為了解決事情而存在的,不然你開會要幹什麼呢?若會議淪為形式,不但對事情毫無幫助,充其量不過是開個自我安慰罷了


再者,我相信會有很多主管反駁說沒有每週追蹤根本不知道員工在幹嘛?那我只會說是你們這些主管太廢,連自己員工在幹嘛都不知道,還不如不要當主管


[開會要開的有意義]

[一直開會的公司其實代表問題很多或者空轉]

avatar-img
鏡莫隨筆
25會員
67內容數
記事隨筆,可談天、可談地、可評論、可證信 週更、月更、心情更、忘記更,實屬正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宇牛-avatar-img
2025/03/10
開會只是演戲⋯
鏡-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0
宇牛 現在真的都在演。
柳靖-avatar-img
2025/03/10
開會也是一種kpi
鏡-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0
柳靖 然後大家一起耗著(O
❦ 莊小昕-avatar-img
2025/03/10
謝謝鏡的分享! 我最討厭臨時校務會議現場卻沒有零食。 開會的結果最後上級又不照做。
鏡-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3/10
❦ 莊小昕 零食需要(筆記
鏡莫隨筆 的其他內容
事隔今日,新的工作很快速也會再次滿一年,從本來的潛伏到現在完全的展現,可以做的事情已經變得截然不同,很多事情終於不用再像個暗殺者一樣躲躲藏藏與隱蔽行動,總算可以開始正式隨興處理了,再加上心態的不同以及隨時可以轉換跑道的狀態,做任何事情都無傷大雅;為此把這段時間的心路撰寫於此。 ※潛藏時期:
既然上週文章分析完經銷的趨勢狀況,現在讓我來說說原廠人員的狀況吧,畢竟我說過人是習性使然,在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習慣與性格可不是說改變就改變,所以身為不論在任何工作場所工作,最優先的都是觀察這些人並抓準人的習性,才可以應對後續狀況的發生。 部長: 此人其實描寫很多次,然而要寫當然不會漏掉,
本篇是屬於比較臨時的篇章(基本上不是周一出現的都是臨時的) 原則上身為業務,在做販售的時候總是會碰上比較囂張跋扈的客戶,然而這些狀況其實很多時候是舊時代業務造成得,當然這些後面都會講解到,先把今日發生的狀況先打出來,這間客戶位於中和的真空設備公司,當然他們號稱半導體供應商。 某客戶:[您
年前的小對談,重新將整個公司以及前東家現況屢屢,現下情勢如原先推斷的一模一樣,於現東家有利,形勢比人強就是高一等,但倘若無法判斷或者誤判都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不過,推斷歸推斷,該如何做還得讓上頭自行判斷,畢竟在下現況並不偏好江山而是偏好指點江山,因為這不是我的江山,所以當然無所偏好,若要問有
放假前,我們家老總找我們所有人一個個的進去談話,有講業績的,當然也有像我這種聊些不一樣的,講的可以是現況分析,也可以是後續做法,不過也有內心的問題就是,回想如下: O總:[等等出去,幫我叫XXX] 員工A:[喔~好!!!] ---------------------------------
一樣米養百樣人,人人不同,就連工作也有不同的做法,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工作之中最怕的就是有宗教人員涵蓋其中,基於每個宗教不同對於工作的解讀與做法也截然不同;當然,信什麼宗教都很好,不論是儒釋道法還是天主基督伊斯蘭各有千秋,原則上是不太便過問的,但是在這10來年的工作中最怕的其實反而是基督教&天
事隔今日,新的工作很快速也會再次滿一年,從本來的潛伏到現在完全的展現,可以做的事情已經變得截然不同,很多事情終於不用再像個暗殺者一樣躲躲藏藏與隱蔽行動,總算可以開始正式隨興處理了,再加上心態的不同以及隨時可以轉換跑道的狀態,做任何事情都無傷大雅;為此把這段時間的心路撰寫於此。 ※潛藏時期:
既然上週文章分析完經銷的趨勢狀況,現在讓我來說說原廠人員的狀況吧,畢竟我說過人是習性使然,在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習慣與性格可不是說改變就改變,所以身為不論在任何工作場所工作,最優先的都是觀察這些人並抓準人的習性,才可以應對後續狀況的發生。 部長: 此人其實描寫很多次,然而要寫當然不會漏掉,
本篇是屬於比較臨時的篇章(基本上不是周一出現的都是臨時的) 原則上身為業務,在做販售的時候總是會碰上比較囂張跋扈的客戶,然而這些狀況其實很多時候是舊時代業務造成得,當然這些後面都會講解到,先把今日發生的狀況先打出來,這間客戶位於中和的真空設備公司,當然他們號稱半導體供應商。 某客戶:[您
年前的小對談,重新將整個公司以及前東家現況屢屢,現下情勢如原先推斷的一模一樣,於現東家有利,形勢比人強就是高一等,但倘若無法判斷或者誤判都將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不過,推斷歸推斷,該如何做還得讓上頭自行判斷,畢竟在下現況並不偏好江山而是偏好指點江山,因為這不是我的江山,所以當然無所偏好,若要問有
放假前,我們家老總找我們所有人一個個的進去談話,有講業績的,當然也有像我這種聊些不一樣的,講的可以是現況分析,也可以是後續做法,不過也有內心的問題就是,回想如下: O總:[等等出去,幫我叫XXX] 員工A:[喔~好!!!] ---------------------------------
一樣米養百樣人,人人不同,就連工作也有不同的做法,其實並不是什麼大問題,然而工作之中最怕的就是有宗教人員涵蓋其中,基於每個宗教不同對於工作的解讀與做法也截然不同;當然,信什麼宗教都很好,不論是儒釋道法還是天主基督伊斯蘭各有千秋,原則上是不太便過問的,但是在這10來年的工作中最怕的其實反而是基督教&天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會議記錄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不僅能幫助你整理會議內容,更能讓你在工作中變得更有效率。很多人會覺得做會議記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和工具,過程可以變得簡單又高效。 1. 提前準備 2. 使用模板 3. 抓住重點 4. 實時記錄 5. 使用錄音工具 6. 整理和總結 7. 分發會議記錄
一週一次跟主席開會,滙報了這星期最重要的兩項任務,例如其中一個活動的參加人數及報名者的類別,又問他意見,好像另一個活動的建議場地及日期,一切都是經過了幾個月和這個主席的相處和吸收了同事的意見後得出的做法,起初的對答還十分正路,有問有答,我亦答得出他預計會問的問題,滿以為今趟可以順利過關,誰知道⋯⋯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Thumbnail
小王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每天的日程表上總是被密密麻麻的會議填滿。他的同事常常取笑他:“你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這種情況讓他感到困惑:難道經常開會真的是沒效率的表現嗎?
Thumbnail
現代商業世界中,有效的會議管理至關重要。本文探討會議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制定明確議程、時間管理、決策流程和溝通技巧的提升來改善會議效率,減少時間浪費,提高企業競爭力。
Thumbnail
以前看到有書或是課程教人家怎麼開會,心裡都忍不住OS疑問:「這也需要學習?」隨著開會次數增加,這才發現台灣人真的很愛開會,矛盾的是會開的越多,就越不會,因為多數的開會都是無效,到底怎麼樣開會才能精準又快速呢?
凡是專案,就一定有啟動會議。 啟動會議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專案成員、利害關係人齊聚一堂、互相認識,瞭解專案的目標、工作大項、程和里程碑,最重要的是要爭取功能主管對專案的支持,能夠派出成員利用在原部門工作的時間來參與專案。 ERP專案的啟動會議有兩次。
Thumbnail
根據研究,平均每週花費超過15個小時參加會議的高管認為,其中超過一半的時間是浪費的 如果你是主管,我這邊提供給你5個讓開會更有效率的方法,我親身體驗而且幾乎每天都用得到!   明確的議程
Thumbnail
【vocus 精選投資理財/金融類沙龍,輸入 "moneyback" 年訂閱 9 折】 市場動盪時,加碼永遠值得的投資標的——「自己」 川普政府再度拋出關稅震撼彈,全球市場應聲重挫,從散戶到專業投資人,都急著找尋買進殺出的訊號,就是現在,輪到知識進場!把握時機讓自己升級,別放過反彈的機會!
會議記錄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不僅能幫助你整理會議內容,更能讓你在工作中變得更有效率。很多人會覺得做會議記錄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但只要掌握了一些方法和工具,過程可以變得簡單又高效。 1. 提前準備 2. 使用模板 3. 抓住重點 4. 實時記錄 5. 使用錄音工具 6. 整理和總結 7. 分發會議記錄
一週一次跟主席開會,滙報了這星期最重要的兩項任務,例如其中一個活動的參加人數及報名者的類別,又問他意見,好像另一個活動的建議場地及日期,一切都是經過了幾個月和這個主席的相處和吸收了同事的意見後得出的做法,起初的對答還十分正路,有問有答,我亦答得出他預計會問的問題,滿以為今趟可以順利過關,誰知道⋯⋯
Thumbnail
會議,是許多中小企業最喜歡做的事情。 曾經看過一個團隊一周最少開7-10個會議,有時會更多,最後的結果大都議而不決,不斷地探討特殊個案的解方,或是調整企畫內容去符合某些小眾的需求。  換個角度來看,這些在職場的日子上,我們有多少企劃、多少的專案提報,總是過不了上面主管、頂層老闆的首肯。
Thumbnail
為活動安排適合的工作分組,不僅可以幫助活動流暢,往更遠一點看,能幫助大家提升其專業分工上能力,例如一開始只能當一位接待員,但經驗累積後,主管就可以放手給其承擔各大領導角色。這樣的思維可能顛覆傳統職場上對下關係,但對一個組織長遠發展跟經驗傳承是好的。本文以一場200人研討會規格,試著列出所需人力分組。
Thumbnail
小王是一家大型科技公司的產品經理,每天的日程表上總是被密密麻麻的會議填滿。他的同事常常取笑他:“你不是在開會,就是在去開會的路上。”這種情況讓他感到困惑:難道經常開會真的是沒效率的表現嗎?
Thumbnail
現代商業世界中,有效的會議管理至關重要。本文探討會議效率低下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制定明確議程、時間管理、決策流程和溝通技巧的提升來改善會議效率,減少時間浪費,提高企業競爭力。
Thumbnail
以前看到有書或是課程教人家怎麼開會,心裡都忍不住OS疑問:「這也需要學習?」隨著開會次數增加,這才發現台灣人真的很愛開會,矛盾的是會開的越多,就越不會,因為多數的開會都是無效,到底怎麼樣開會才能精準又快速呢?
凡是專案,就一定有啟動會議。 啟動會議最主要的目的是讓專案成員、利害關係人齊聚一堂、互相認識,瞭解專案的目標、工作大項、程和里程碑,最重要的是要爭取功能主管對專案的支持,能夠派出成員利用在原部門工作的時間來參與專案。 ERP專案的啟動會議有兩次。
Thumbnail
根據研究,平均每週花費超過15個小時參加會議的高管認為,其中超過一半的時間是浪費的 如果你是主管,我這邊提供給你5個讓開會更有效率的方法,我親身體驗而且幾乎每天都用得到!   明確的議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