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是憂鬱症的根源之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是否曾經用「完美主義」來形容自己?這個詞聽起來似乎充滿了正能量,象徵著對卓越的不懈追求。然而,如果深入探究,會發現完美主義背後隱藏的,往往是一種深刻的內在創傷與負面信念。它不僅無法真正推動我們成長,反而可能成為壓垮心理健康的最後一根稻草——特別是在35至50歲之間,這種影響尤為明顯。

今天,我們將一起揭開完美主義的真相,並說明如何辨別高標準與完美主義,以及如何療癒這種類型的創傷。

高標準 vs. 完美主義:看似相似,實則天壤之別

許多人誤以為「高標準」和「完美主義」是同一件事,但事實上,兩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高標準是一種正向的力量,而完美主義則是一種自我打擊的行為模式。

高標準的人有哪些特質?

  1. 自我鼓勵
    高標準的人面對挑戰時,不會輕易否定自己,而是選擇激勵自己。他們相信每一次努力都是成長的機會。
  2. 觀點彈性與尊重他人
    他們懂得靈活調整自己的目標,並且尊重他人的不同意見。
  3. 健康的自我價值感
    高標準的人不會因為失敗否定自己。他們的自我認同來自於內在的成長,而非外界的評價。
  4. 正向影響力
    他們的行為能夠激勵身邊的人,讓團隊或環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

完美主義者的特質又是什麼?

  1. 極端自我要求
    完美主義者設定的標準往往是不切實際的,這些標準只會讓他們陷入「我不夠好」的循環中。
  2. 過度自我批評
    一旦犯錯,他們會立刻進入自我否定的狀態,甚至放大錯誤的影響,認為這是個人能力的全面失敗。
  3. 害怕失敗
    對於錯誤的恐懼使得他們常常選擇逃避挑戰,或者在壓力下變得焦慮、沮喪。
  4. 散發負面情緒
    完美主義者不僅會攻擊自己,還會將壓力投射到周圍的人身上,讓整個環境都充滿緊張與消極。

人生的不同結果:高標準 vs. 完美主義

隨著時間的推移,高標準與完美主義的人生軌跡會逐漸分道揚鑣。尤其是在40至50歲這個階段,兩者的差異會變得更加明顯。

高標準的人

他們持續創造成就,保持身心靈的健康,並在穩定中不斷成長。他們的人生是一條向上攀升的曲線,充滿了希望與可能性。

完美主義者

儘管他們可能取得成就,但內心的衝突與壓力會讓他們停滯不前,甚至重複相同的錯誤。更嚴重的是,他們可能會因為長期的內耗而患上憂鬱症或焦慮症,導致人生發展受到阻礙。

如何辨別自己是高標準還是完美主義?

如果你仍然不確定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可以試著問自己以下幾個問題:

  1. 當我面對挑戰時,我是選擇鼓勵自己,還是容易陷入自我批評?
  2. 我是否能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並從中學習?
  3. 我的行為是否激勵了身邊的人,還是讓他們感到壓力?

如果你的答案傾向於後者,那麼你可能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內在信念,看看是否存在完美主義的影子。

如何療癒完美主義?

完美主義的根源通常可以追溯到童年時期,那些未被療癒的創傷——通常是是父母的苛責、持續的忽略,或是社會的期待。這些負面信念深植於潛意識中,單純靠理性分析或邏輯推理很難改變。

冥想是一種有效的方式,可以幫助我們進入更深層的心理層次,重新建立新的情緒與信念。以下兩個冥想練習可以助你在內心重建正面的自我形象。

  • 內在小孩療癒
  • 憂鬱療癒



記得,冥想不是吃藥,它需要時間與耐心。但當你持續練習,就會發現自己的行為模式逐漸轉變,面對事情的情緒及反應也會改變。

除了冥想,可選擇線上課程「活出真我,改寫人生」,旨在了解人生及現實的運作機制, 助你更輕易突破人生中的各種挑戰。



聲明:

本頻道/社交媒體所提供的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文章、視頻和其他資料,僅供資訊目的,並不應視為專業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的替代。請始終就任何可能涉及的醫療狀況諮詢您的醫生或其他合格的醫療提供者。請勿因您在本平台上閱讀或觀看的任何內容而忽視專業醫療建議或延遲尋求醫療建議。

健康其實很簡單,但被嚴重複雜化。「自我療癒百分百」專注於提供療癒的資訊助你改變人生!慢性疾病處於前所未有的大流行,在這裡,我們用非常簡單的方式,分享令人耳目一新而且揭示直正能夠促進健康與幸福的秘密,幫助您掌握自己的健康,追求長壽至百歲而無病痛之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小龍的智慧:「做水」之道。要靈活變通,順應環境,就像水一樣,無論何種容器,皆能適應,流動無阻,開創新生。
你是否努力吸引財富卻總不成功?可能是因為你的潛意識將富裕與金錢以外的象徵,如食物或安全感,連結在一起,阻礙了財務自由的實現。
金錢問題源於內心創傷,如何療癒?兩個案例顯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金錢信念。Joey在貧困中學會開心,Louise則在匱乏中長大,結果迥異。人生由內而外,金錢創傷需從根源信念開始療癒。
你是否覺得,不管多努力,成功似乎總是遙不可及? 今天我將分享,什麼是「害怕成功」,它的根源是什麼,以及如何療癒這個深藏於內心的信念模式。 什麼是害怕成功? 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害怕成功,而誤解為害怕失敗。透過一個案例,我來說明這種心理運作. 我稱她為百合。她是一位努力不懈、懷抱成為富豪夢想的女性
在這個文章中,我們將揭開拖延症這行為的根源,助你看清超越表面解決方案,處理核心問題。
李小龍的智慧:「做水」之道。要靈活變通,順應環境,就像水一樣,無論何種容器,皆能適應,流動無阻,開創新生。
你是否努力吸引財富卻總不成功?可能是因為你的潛意識將富裕與金錢以外的象徵,如食物或安全感,連結在一起,阻礙了財務自由的實現。
金錢問題源於內心創傷,如何療癒?兩個案例顯示,童年經歷如何影響金錢信念。Joey在貧困中學會開心,Louise則在匱乏中長大,結果迥異。人生由內而外,金錢創傷需從根源信念開始療癒。
你是否覺得,不管多努力,成功似乎總是遙不可及? 今天我將分享,什麼是「害怕成功」,它的根源是什麼,以及如何療癒這個深藏於內心的信念模式。 什麼是害怕成功? 許多人不知道自己害怕成功,而誤解為害怕失敗。透過一個案例,我來說明這種心理運作. 我稱她為百合。她是一位努力不懈、懷抱成為富豪夢想的女性
在這個文章中,我們將揭開拖延症這行為的根源,助你看清超越表面解決方案,處理核心問題。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上篇我們提到快樂就是,找回本心,真正的做你自己。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內耗, 最關鍵的問題是...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本文探討定型心態導致的負面情緒以及重構應對方式,並提供了一些個人案例來說明。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控制消極思想,切斷自己的負面信念,並提出了幾個實用的方法,例如正念、挑戰負面想法和感恩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逐步減少消極思想的影響,並開始創造一個充滿幸福和成功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當工作壓力減輕後,人們常常陷入焦慮、糾結的情緒,導致無法真正放鬆的問題。作者透過自身經歷,探討了自己的焦慮情緒來源以及如何釐清這些情緒。在文章結尾作者表達了對讀者的祝福。
Thumbnail
上篇我們提到快樂就是,找回本心,真正的做你自己。所以要從根本上解決內耗, 最關鍵的問題是...
Thumbnail
破除自我批判、極端思維、逃避心理,洞悉壞習慣根源,使你過得更快樂的自我療癒指南
Thumbnail
克服過度完美主義、拖延症、害怕批評,從自我檢測中找回生活平衡的實用指南
上篇介紹《鬆綁你的焦慮習慣》的部分段落,本篇則將分享後續的重點。
本文探討定型心態導致的負面情緒以及重構應對方式,並提供了一些個人案例來說明。
Thumbnail
如果你過著『倍感艱辛』的生活,長期感受不到快樂,已經對快樂不再心懷期待,請尋求幫助。或者你身邊有一個人長期感受不到快樂,不知道快樂的感覺是什麼,對自己的生活或事業規畫望之卻步...
Thumbnail
憂鬱症仍存有過去錯誤的觀念及態度,甚至不懂得憂鬱症的人在想什麼。瞭解憂鬱症的發作原因,包括生理、心理和環境等多重因素,能夠幫助及早發現並治療。透過憂鬱症自我檢測方式,您可以早期發現憂鬱症的症狀。除了專業治療外,培養正向思考也是重要的。若您或身邊的親友發現異常情緒,積極就醫,提前預防才能有效控制症狀。
Thumbnail
此文章描述憂鬱症並非可怕之事。 作者親身經歷九年憂鬱,從一開始的恨與討厭,逐漸轉變至理解與接納自己。他認為,正是因為憂鬱的存在,他學會珍惜幸福,並重視愛的價值。
Thumbnail
本文探討瞭如何控制消極思想,切斷自己的負面信念,並提出了幾個實用的方法,例如正念、挑戰負面想法和感恩的重要性。通過這些方法,讀者可以逐步減少消極思想的影響,並開始創造一個充滿幸福和成功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