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在低潮時走進森林,感受到內心的轉變?
你是否在某次深呼吸後,發現空氣裡的氣味帶來了記憶與療癒?
當微風輕拂,樹葉沙沙作響,你是否曾感受到內心的寧靜與放鬆?
那麼,你聽過「森林療癒」嗎?
|森林一直在這裡,等你回來|
台灣自民國106年起開始發展「森林療癒」,這個概念對許多人來說或許仍然陌生,但提到「森林浴」,你可能已經有所耳聞。事實上,森林浴可以說是森林療癒的前身,只是兩者的方式與深度有所不同。
如果把這兩者想像成一條光譜,森林浴偏向個體的自由探索——人們自主地走進森林,透過吸收環境因子來獲得身心舒緩;而森林療癒則更進一步,由專業引導員帶領個體進入森林環境,並根據不同對象與需求,設計專門的活動,讓人們能夠更深入地感受自然的撫慰。
110年,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正式發布森林療癒師的培訓辦法。當時的我,正處於一個被焦慮與不安填滿的階段。那是一種說不上來的疲憊,像是被日復一日的壓力緊緊裹住,難以找到呼吸的空間。我不確定該怎麼與這樣的自己相處,直到某天晚上,無意間看到這則關於「森林療癒師培訓」的消息。
一開始,只是單純地想找個出口,於是報名課程。沒想到,這一趟進入森林的旅程,讓我找回了一些久違的東西——那些原本以為早已遺失的平靜與安穩。

穿過樹林的陽光,彷彿為自己指引出一條道路。
|森林裡,重新學會「慢下來」|
跟著課程,我一次次地走進陌生又熟悉的森林環境。
有時,我躺在草地上,靜靜地看著天上的雲朵變幻——白雲被風吹得拉長、破碎,再次聚合,彷彿提醒著我,一切都在流動,沒有什麼是靜止不變的,包括內心的煩憂。
有時,我拿起畫筆,輕輕描繪著眼前的植物——葉脈的紋路、花朵的細緻色彩,當我將注意力放在這些細節時,腦袋裡的噪音漸漸消失,專注於當下的感覺,竟是那麼珍貴。
有時,我只是靠著一棵樹,閉上眼睛,深深地呼吸——樹木的氣息混合著泥土的味道,深吸一口氣,胸口的鬱悶似乎也隨著吐氣慢慢散去。
有時,我擁抱身邊的樹,輕撫樹皮上的紋理——這棵樹或許已經在這裡站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經歷過無數的風雨,但它仍然穩穩地站立著。那一刻,我彷彿能感受到它的穩定與包容,這樣的力量,無聲卻深刻。
在自然的懷抱裡,我開始理解到:「森林不急著改變我們,它願意無條件地接納我們。」

筆者所繪
|走過森林,帶著療癒前行|
森林療癒,不是一個瞬間改變人生的神奇儀式,而是一種與自然重新建立連結的方式。當我們放慢腳步,打開五感,去聆聽、去觸摸、去感受時,才發現,這片綠意一直在這裡,等著我們回來。
113年,我正式通過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的森林療癒師認證。對我而言,這不只是一張證書,更是一條開啟新旅程的道路。我希望能帶領更多人進入森林,讓更多人感受到這份來自大地的療癒力量。

筆者所帶領之森林療癒活動—討論自然與自己的關係(當日活動攝影師拍攝)
在設計森林療癒活動時,我通常會從五感出發,透過視覺、聽覺、嗅覺、觸覺與味覺,引導參與者與自然建立更深的連結。同時,我也喜歡結合自己擅長的藝術創作,讓療癒的過程不只是感受,更能透過創作留下獨特的記錄。
讀到這裡,你是否也對森林療癒產生了好奇?或許,你可以試著親自體驗看看!不需要複雜的準備,只要跟著下面的小任務行動,走進自然,放慢腳步,用心感受,看看自己會發現些什麼?或許,森林會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
• 視覺:環顧四周,你會發現森林裡最常見的顏色是綠色,但你能分辨出多少種綠呢?嘗試尋找至少五種不同的綠色,無論是樹葉、苔蘚、嫩芽,還是陽光照射下的光影變化,用有顏色的畫筆把它們記錄下來吧。
• 聽覺:在森林裡找一個喜歡的地方坐下,閉上眼睛,專注聆聽周圍的聲音。你聽到了什麼?是風吹過樹葉的沙沙聲,還是鳥鳴、溪水潺潺、遠方的昆蟲低語?靜靜地待上 3-5 分鐘,用耳朵探索這片空間。
• 嗅覺:嘗試進入雨後的森林裡,閉上眼睛,慢慢深呼吸三次,感受空氣中的氣味變化。你聞到了什麼?是濕潤的泥土味、木質調的芬芳,還是隱約帶著花草的清香?
• 觸覺:選擇一棵吸引你的樹,用雙手輕輕觸摸它的樹皮。感受它的溫度、紋理,是光滑還是粗糙?有裂紋還是長滿青苔?用手掌、指尖、甚至臉頰去感受這棵樹的存在。
• 味覺:準備一口簡單的食物(例如堅果、果乾、麵包),放入口中後,刻意放慢咀嚼速度,細細感受它的質地、溫度、味道的變化。食物剛入口、咀嚼幾下、即將吞嚥時,它的風味是否有所不同?

筆者所帶領之森林療癒活動—體驗他人觀看自然的視角(當日活動攝影師拍攝)
|森林,一直都在|
走出森林,回到日常生活,城市的步調依舊匆忙,但我發現自己開始以不同的方式看待世界。 當壓力襲來時,我會想起那棵紋理粗糙的大樹,想起它如何不疾不徐地生長,迎接四季更迭。我學會放慢腳步,學會接受自己的步調,就像森林裡的每一棵樹都有自己的時間,不需要與誰競爭。
有時,我會細細端詳一片葉子,觀察它如何在陽光下輕輕顫動;有時,我會刻意多留意風的方向、光影的變化。森林的療癒並沒有隨著我的離開而結束,它已經悄悄地滲透進生活,成為我的一部分。
或許,我無法每天走進森林,但我知道,只要願意停下來感受,自然一直都在,它以風、陽光、樹影的姿態,陪伴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