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為世上所有人都是活著的。
準備會考的那半年間,壓力奇大。
約在考前一年,補習班老師開始灌輸我們一些想法,誇張地訴說會考的重要之處,強調那次考試決定了百分之七十的人生,而且我們的青春不允許重考,最後告誡我們要有危機意識。那時,我還沒感受到壓力,然而母親的精神卻開始出狀況。
一開始,只是微小的神經質,隨著時間不斷擴大,到了考前半年,已經到了無法忽視的地步;和父親的爭吵愈漸激烈,差點要離婚。過沒幾天,母親就搬出去了。
現在回想起來,那半年真不知道是怎麼過的。在第一次模擬考後,發現分數距離自己理想的學校差了5分,因此我決定每天到補習班自習,即使假日也不例外。每天到家後,房裡總是一片漆黑;早上出門時,父親還在吃早餐。
莫大的壓力,讓我在考前3個月放棄了原本就不怎麼樣的人際關係,把在班上的時間都用來唸書。
母親搬出去前一個月,我的手機被沒收了。而我雖然知道手機被放在哪,在她離開後我也沒有使用;唯獨某天晚上,讀書告一段落的夜深人靜時,我看起了寄生獸漫畫。(此事之後再提)
我壓抑自我和情緒,變得沉默寡言,為的就是更專心讀書。
最終我達成目標,考上人們口中的明星學校,但我卻沒有由衷地感到快樂。我的健康狀況不復以往,心靈也變得支離破碎。在考完會考的那一刻,我發現,我無法思考,失去了「靈魂」,幾乎沒有主觀的感受力。
實際上,在備考期間我確實曾經催眠自己,把自己當作機器人,而考上那所學校是唯一目的。然而在上高中之後,才明白我們是活生生的人,不是沒有情感的機器人。
這個道理看似簡單,我卻是經歷過這些才領悟。萬幸的是我已經逐漸尋回那些失落的靈魂碎片。
人怎麼樣才算是活著?我認為人除了生理機能,還有要靈魂--擁有自己的愛好、能夠自主思考、有自己對於事物的看法,或是直白的說:有夢想。
人不是一出生就活著,而是在成長過程中逐漸構成獨一無二的靈魂;但是受到現實蹂躪時,我們或許會失去一部分的自我,這時請不要忘記了自己,請關心自己,當自己的朋友,如果有餘力再去顧其他事情。
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活著。
共勉
2022.04.06寫於 popo
2025.02.17搬運至 voc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