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網路上已經有不少關於Toast Technology (股票代號TOST)的介紹了. 不過我還是簡單寫一下關於這家公司的一些事情.
“Our mission is to empower the restaurant community to delight their guests, do what they love, and thrive.” (我們的使命是讓餐廳社群能夠取悅客人, 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並蓬勃發展。)公司簡介
TOST成立於2012年, 是一家總部位於波士頓(Boston)的餐飲科技公司. TOST是一個基於雲端的, 為餐廳社群所打造的一體化數位技術平台。TOST提供全面的軟體即服務 (SaaS)產品和金融科技解決方案平台(也就是提供一個集成的POS系統),包括整合支付處理、餐廳級硬體和廣泛的第三方合作夥伴生態系統。TOST充當餐廳作業系統,連接店內用餐、外帶、配送、餐飲和零售等服務模式的前台和後台營運。而除了這些外, TOST還能幫餐飲業在會計, 食材控管, 員工薪資....等, 做管理. 這樣餐廳可以將釋放出來的人力, 來提供更好的服務給用餐客人.
從下面這個例子, 讀者可以了解TOST的業務:
Cultivate (美國一家餐飲店) 使用各種 TOST 產品來提高服務速度並減少各個地點的錯誤。例如,使用TOST的手持設備,服務員處理訂單的時間可以縮短一半,錯誤率可以減少 80%。 儘管 Cultivate 新地點的薪資需求比以前更加複雜,但管理人員能夠節省時間並透過 TOST在幾分鐘內處理薪資單。這些節省的時間加起來就是很多了。TOST從 Cultivate 那裡聽說,TOST提高了效率,使他們能夠為員工創造積極的環境,為客人創造難忘的體驗。
如果還是不清楚TOST是在做甚麼的, 那可以這樣想: 舉凡你能想的到的餐廳內部的活動, TOST都想移到它的平台上來進行(做料理除外).
TOST自認是一個相當創新的公司. 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 公司從初創開始, 就一直在研發上努力(以及靠併購), 不斷推出新產品與服務.
目前TOST的營收來源來自三大業務:
當客戶使用TOST的雲端平台, 所付的費用.
這是TOST平台提供的幾項服務: “數據收集和分析; 提供即時銷售、菜單和勞動力數據的洞察和報告,並允許客戶分析他們的結果, 並隨著時間的推移提高效能。TOST基於雲端的報告產品使人們能夠存取績效數據,無論身在何處,TOST每晚都會自動發送電子郵件,將關鍵業務指標直接發送給客戶,分享他們需要的重要日常見解。”
洞見。
主要是販售餐廳需要的硬體設備, 以及安裝與售後服務
目前TOST打入了127,000個定點. TOST的野心, 是希望在未來, 能夠打入其他國家, 其他非餐飲相關的市場, 以及其他產業.
TOST在2023年, 換了CEO(現任CEO是創辦人之一; 前任也是創辦人之一). 從新CEO上任後, 我有明顯感覺到他在策略上跟前任不一樣: 現任CEO在策略上比較明確, 也希望公司在拓展的同時, 能夠獲利. 而在去年(2024), TOST跟其他科技公司一樣, 做了很大的調整: 重整組織, 裁員, 投資上做控管.
公司目前的策略, 有四個重心.
競爭環境
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 TOST所在的競爭環境相當破碎化, 有很多公司. 不過TOST的是佔算是數一數二的.
公司的客群與潛在市場
客戶群: TOST的主要客群是中小企業. 不過目前有積極打入較大的企業客戶.
TOST在過去三年, 在美國的市占率翻了一倍. 不過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 目前TOST僅占了美國餐飲市場的13%. 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而上面有提到, TOST也正在進軍國際市場:
關於公司的其他事情:
餐飲業現狀
餐廳的多樣性和複雜性很高,而且利潤率普遍較低,員工流動率高,產品極易腐爛,也有複雜的規定。同時,餐廳在動態的環境中運營(變動的食品成本、勞動力限制、不斷變化的客人偏好),急需要利用技術和數據進行創新。餐廳採用技術來實現一系列額外的服務模式,包括路邊取貨、送貨、批發、餐飲和零售。這樣的全通路體驗正在興起。消費者對全通路餐飲選擇的偏好也日益增強。
隨著客人點餐方式、用餐地點和付款方式的多樣性日益增強,餐廳必須不斷適應以支持這些趨勢。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餐廳不斷擴展新的服務模式,讓客人可以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服務類型。
在餐廳經營在日益動態的環境中,TOST就是一個能夠為客戶提供所需的工具,以增加收入並為客戶提供最好的服務。
財務狀況
發表財報時, TOST股價的波動度
我們從下圖可以看到, 根據過往紀錄, TOST發表財報時, 股價可能會有大約正負13%的漲跌幅.
資訊來源: 年報, TOST投資人簡報, E*Trade.
所有資訊內容僅供使用者作為參考之用途,不構成任何個人或機構之意見或判斷,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作者亦不保證其各項資訊內容之完整性、即時性及精確性。使用者若欲參考各資訊而進行任何投資或其他特定目的行為,仍應審慎評估後為獨立判斷,若因而導致任何直接、間接、附帶損失,皆應由使用者自行承擔,作者概不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