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斯女性在育兒女上的困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亞斯特質下的情緒盲點,會讓這個過程發生阻礙。照顧孩子很辛苦,然而卻無法體會孩子的情感回饋,也無法感受養育的意義。亞斯母親則相對更辛苦,主要是社會賦予她的母職有更大壓力。

raw-image

養育嬰幼兒到上小學前是極為艱辛的工作

照顧者不僅要給足食衣住行,還要給予「育樂」——情感上的滿足。

人類獨有的情感依附關係也是人類心智化的啟蒙點。

照顧者對孩子的立即回應、回饋、呵護、替孩子說出他的體驗,正是孩子學習何謂自身情緒的參照指標;照顧者對孩子的期待與肯定,更是孩子向前成長的最大動力。

上述都是隱形的、潛意識的進行,然這些教養方式如何學會?部分來自天性,部分來自上一代的照顧者的身教言教,最後則是照顧者自身覺醒與學習,世代傳遞。

筆者雖身為男性,兩個孩子也都是我照顧的,半夜把屎把尿的,也能分辨孩子的不舒服是生病、肚子餓或尿布濕。要能知道孩子怎麼了,除了肉眼觀察,也需要同理心,並轉化為他們能懂的方式傳遞。

累的要死要活,筆者從此再也睡不好覺,孩子翻身我就醒,還有抱著孩子坐在客廳睡到天亮的時候,只為了不吵醒其他家人。為孩子做這麼多,只因為是父母的天性嗎?不是的,孩子也會回饋情感給我,那個笑容、那個全然依賴、信任父母就是全世界的樣子,就是最好的回應,讓照顧者繼續心甘情願。當然,也有氣到不行的時候,但整體而言是平衡的,我當父母或照顧者是感到有意義的。


亞斯特質下的情緒盲點,會讓這個過程發生阻礙。照顧孩子很辛苦,然而卻無法體會孩子的情感回饋(亞斯可能會覺得不需要這個),也無法感受養育的意義(這沒有邏輯)。更甚者,由於亞斯特質無法與孩子產生情感連結,難以立即回應、回饋、呵護、替孩子說出他的體驗,孩子也會被影響而成長遲緩(心智化遲緩,也影響生理發展遲緩)。

並不是每個人都這樣,但我確實碰到不少例子

亞斯父親比較明顯,也許因為傳統男性的角色/腳本,讓他原本就少接觸育兒,以致後期對待孩子會像養寵物一樣,相信自己的責任是提供食衣住行就好,孩子則會自己長大懂世事,如同當年的自己長大一樣,他只能等,維持規則不要亂。

亞斯母親則相對更辛苦,主要是社會賦予她的母職有更大壓力。

此時亞斯母親容易出現兩條路:

(1)如同亞斯父親一樣,亞斯母親只有養育,沒有產生依附關係。亞斯母親可能把焦點放在讓孩子生活無虞、上比較好的學校、才藝班,企圖讓孩子依軌道前進…然這裡指的是,無論經濟狀況如何,亞斯母親都沒有跟孩子情感交流,一些些都沒有,這不是我們說的父母很忙分給孩子的時間很少,而是再怎麼「少」,跟「沒有」是完全不同的。孩子長大後會有「我對你們是完全不重要的人的感覺」。

(2)勉強自己。亞斯母親可能會強迫自己像個母親對孩子「表演」各種類似依附關係的行為,照教養書依樣畫葫蘆,但由於仍無法接受到孩子的情感回饋當精神食糧,她演越大就對自己負擔越大,越沒有做自己的喘息空間。長期壓抑下來會有身心疾病或攻擊性。

也有可能兩種都有,雙重負擔。

還有其他因素:產後憂鬱、單獨育兒缺乏分擔(太常跟孩子獨處)、難以言述的支持系統,這些壓力讓原本已經難以表達的情緒部分更顯複雜,而且「母職」被認為是天性怎可以不會呢,當孩子也產生問題時,更會對自己嚴厲譴責。


解方

照顧孩子是一項困難的事,需要學習也需要旁人支持,人類是群居性的,有些困難是共通的,有亞斯特質時其困難則卡在「深度關係」,跟孩子的深度關係。

1.如果上列描述是你所面臨的,可先確認是否為亞斯特質的影響

也許有人說亞斯特質需要醫院診斷才算,但是要先明白醫院診的是「症」,當「特質」嚴重影響生活時才是「症」。所以恐怕得到了嚴重致病程度,去醫院才能明確診斷,我們需要等到那時候嗎?

另外讓自己先熟悉是否有亞斯特質有好處,那表示你確實很努力在做,但卻有特質阻擾,那不是誰的錯,就是客觀的神經系統所致,難道不說特質而說是個人不夠努力,這樣自責會更好嗎?

2.尋求個人心理諮商

無論是否特質影響,你內心的苦需要有人懂、有人解釋及回應,認同你的努力卻因為沒有成果而覺得痛苦的過程。

有些原因可能也來自你的原生家庭,你的經驗影響你的認知,那也需要整理。

能找懂亞斯特質的心理師最好,不懂也沒關係,你畢竟是苦悶的,先建立安全關係、回應情緒、得到支持,再來慢慢討論問題。


育兒真的不容易,我知道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仁廷心理師的沙龍
336會員
260內容數
亞斯伯格(AS)、過動特質(ADHD)及邊緣性人格(BP)整理專區
2025/04/13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Thumbnail
2025/04/13
這是一本傳記,從作者艾倫於法學院跟同儕做報告中「發病」開始 時間序從1970年起,那時百憂解尚未問世, DSM手冊才剛於1968年出第二版,社會對思覺失調症沒有那麼清楚(2014年前台灣中文翻譯為「精神分裂症」),給了很多污名及錯誤處置(因為社會害怕,所以錯誤處置)
Thumbnail
2025/04/06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Thumbnail
2025/04/06
ADHD特質如狗;AAD特質如貓。遛狗、逗貓。 最近晤談時,成人過動案的比例變多了,所以今天來整理過動的建議解方: 1.接受與認識「過動特質」 如果有些行為你無法解釋,也沒有明顯創傷,但從小就會這樣(附帶常群體被排擠,但你本人一直不清楚發生什麼事) 上述莫名的事若在成長中常常發生,你會覺得原
Thumbnail
2025/04/05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Thumbnail
2025/04/05
「親愛的,你有看到那頭大象在屋裡嗎?」 「沒有啊,屋裡怎麼可能會有大象?你在亂說什麼啊」 「是真的啊,大象很生氣的時後要去安撫,不然房子就被拆了;大象很難過的時候不動如山,擋住家裡很多地方,什麼事也不能做...你真的都不知道嗎?我希望你來幫幫我」 「你到底在說什麼啊,就物理上房子裡不可能有大象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養育嬰幼兒到上小學前是極為艱辛的工作 照顧者不僅要給足食衣住行,還要給予「育樂」——情感上的滿足 人類獨有的情感依附關係也是人類心智化的啟蒙點 照顧者對孩子的立即回應、回饋、呵護、替孩子說出他的體驗,正是孩子學習何謂自身情緒的參照指標;照顧者對孩子的期待與肯定,更是孩子向前成長的最大動力
Thumbnail
養育嬰幼兒到上小學前是極為艱辛的工作 照顧者不僅要給足食衣住行,還要給予「育樂」——情感上的滿足 人類獨有的情感依附關係也是人類心智化的啟蒙點 照顧者對孩子的立即回應、回饋、呵護、替孩子說出他的體驗,正是孩子學習何謂自身情緒的參照指標;照顧者對孩子的期待與肯定,更是孩子向前成長的最大動力
Thumbnail
當伴侶是亞斯先生時,為什麼會讓這群女生感到憂鬱呢?因為這群亞斯先生工作時可能相當專注、不會拈花惹草、也顯得忠厚老實,但是回到家後,就開始出現他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當伴侶是亞斯先生時,為什麼會讓這群女生感到憂鬱呢?因為這群亞斯先生工作時可能相當專注、不會拈花惹草、也顯得忠厚老實,但是回到家後,就開始出現他最真實的一面。
Thumbnail
#如何促使男亞斯在關係裡學習情緒的條件 1.關係裡的權力位置執套用。 2.正確的訓練方式 當條件足夠,要讓亞斯作為改變,要有正確方法訓練: (1)欣賞、肯定的正向態度 (2)就算氣得半死也要保持事後溝通 (3)有具體、量化、步驟的教學。練習。
Thumbnail
#如何促使男亞斯在關係裡學習情緒的條件 1.關係裡的權力位置執套用。 2.正確的訓練方式 當條件足夠,要讓亞斯作為改變,要有正確方法訓練: (1)欣賞、肯定的正向態度 (2)就算氣得半死也要保持事後溝通 (3)有具體、量化、步驟的教學。練習。
Thumbnail
養育過動與亞斯孩子的父母是很難為的,特別是孩子的父母親雙方又是過動或亞斯性格,那麼這樣的家庭組合走起來會相當挑戰,作者以自身經歷作為走在低谷的父母參考,期盼能引領更多類似家庭看見希望.
Thumbnail
養育過動與亞斯孩子的父母是很難為的,特別是孩子的父母親雙方又是過動或亞斯性格,那麼這樣的家庭組合走起來會相當挑戰,作者以自身經歷作為走在低谷的父母參考,期盼能引領更多類似家庭看見希望.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倘若我沒有生養過孩子,我不會知道無條件愛一個人是什麼感覺?更不會知道當自己情緒失控的時候是有多麼令自己感到可恨又可怖,回想育兒的前三年,幾乎是靠著意志力才能活過每一天,日日夜夜撐著快閉上的眼皮埋首於家務與育兒中,雖然不曾後悔生下孩子,但我深切地感到前所未有的無力感,雖明白孩子終究會長大,苦難也終將會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的期間,正好是孩子感冒生病滿一週,明明已看過了兩次醫生也乖乖服藥,但連日來的低溫特報卻使得病情沒有明顯的好轉,反而還突然引發了劇烈咳嗽,即便這樣的病程已歷經多次,卻是我心裡始終很難克服的一關,身處孩子整夜鼻塞、鼻涕倒流又咳嗽至難受哭鬧的現場,我總是焦慮到難以入眠,氣自己無能為力的同時,也因
Thumbnail
閱讀這本書的期間,正好是孩子感冒生病滿一週,明明已看過了兩次醫生也乖乖服藥,但連日來的低溫特報卻使得病情沒有明顯的好轉,反而還突然引發了劇烈咳嗽,即便這樣的病程已歷經多次,卻是我心裡始終很難克服的一關,身處孩子整夜鼻塞、鼻涕倒流又咳嗽至難受哭鬧的現場,我總是焦慮到難以入眠,氣自己無能為力的同時,也因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認真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初為人母,面對孩子身體、人際關係等種種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翻遍網路文章以及書局書架上滿滿親子教養的書籍,每一本都認真閱讀,買回家試著實際操作運用。名符其實的孩子照書養。 父母真難當! 儀婷老師用許多生活的事件,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在親子教養上。
Thumbnail
我自認是個認真的母親,孩子出生後,初為人母,面對孩子身體、人際關係等種種的問題,不知該如何是好,只能翻遍網路文章以及書局書架上滿滿親子教養的書籍,每一本都認真閱讀,買回家試著實際操作運用。名符其實的孩子照書養。 父母真難當! 儀婷老師用許多生活的事件,舉例說明如何運用薩提爾模式在親子教養上。
Thumbnail
在懂得〝教〞之前,必須先學會〝感同身受〞,所以才有懷胎十個月的不順遂、孕吐,半夜想吃鹹酥雞,體重身材大變形…等等痛苦,這時丈夫有天天去感受妻子的辛勞嗎?還是妻子也巴不得永遠別生出來?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當我們在陪伴孩子時,會不
Thumbnail
在懂得〝教〞之前,必須先學會〝感同身受〞,所以才有懷胎十個月的不順遂、孕吐,半夜想吃鹹酥雞,體重身材大變形…等等痛苦,這時丈夫有天天去感受妻子的辛勞嗎?還是妻子也巴不得永遠別生出來? 《以下是此次深夜節目的文字稿,如果想直接收聽,歡迎點擊以上影片。》 聽眾朋友們晚安,當我們在陪伴孩子時,會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