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糾錯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 各位朋友,你們常用來糾正別人的方式為何?
  • 你們平常習慣糾正誰呢?家人,伴侶,朋友,學生,同事?


我常用來糾正錯誤的方式有五種

1.          重述

2.          重複

3.          提示

4.          明確糾正 (顯性糾正)

5.          引導式糾錯


以下錯誤來自:我大學時期語言交換夥伴的經驗

那時候我教外國人中文,而對方教我英文。他們有時候造句
造的真的很像英文句子 = =!


重述(Recasts)

  • 用正確的句子重新說一遍,讓對方自然吸收正確用法
  • The teacher rephrases the student's incorrect sentence using the correct form, allowing the student to absorb the correct usage naturally.

學生:「他昨天有打籃球嗎?沒有打。」(否定句應該用「沒有」)

老師:「他昨天有打籃球嗎?沒有。」


學生:「他今天來學校嗎?」(少了「有」)

老師:「他今天來學校嗎?」


重複(Repetition)

  • 重複學生錯誤部分,並提高語調,讓學生自己發現錯誤。沒有修改學生的用字遣詞
  • The teacher repeats the incorrect part of the student's sentence with a rising intonation, prompting the student to recognize the mistake.

學生:「我朋友昨天來學校提早。」(語序錯誤)

老師:「昨天來學校提早?」(提高語調,示意學生 意識錯誤)


提示(Elicitation)

  • 給學生線索,讓學生自己找出錯誤並修正
  • The teacher provides hints to guide the student in identifying and correcting the mistake on their own.

學生:「我有去買書店。」

老師:「『買』後面通常要接什麼?是『書店』還是『書』?」


學生:「我有很多書在我的房間。」(語序錯誤)

老師:「地點放前面的話,會變成?『在我的房間……』?」(提示學生應該把「在我的房間」放前面)


學生:「這本書最便宜的所有。」(句子不通順)

老師:「『最便宜』應該修飾什麼?」


明確糾正(Explicit Correction)

  • 直接指出錯誤,明確告知正確答案

The teacher directly points out the mistake and provides the correct form.

學生:「我曾經去過法國去年。」(語序錯誤)

老師:「『去年』應該放在『去過法國』的前面,應該說『我去年曾經去過法國』。」


學生:「他比我更高很多。」(「更」用法錯誤)

老師:「『更』不能和『很多』一起用,應該說『他比我高很多』。」


引導式糾錯(Metalinguistic Feedback)

  • 用正確的文法結構引導對方發現錯誤,並讓學生自己修正

The teacher guides the student to recognize the mistake by emphasizing the correct grammatical structure without directly stating the error.

學生:「我哥哥大兩歲比我。」

老師並不直接指出錯誤,而是對說錯的學生說:「你哥哥比你大……」說的時候刻意放慢速度,並且拉長「大」這個字的音,示意學生繼續接著說。

當學生完成句子之後,再問學生說:「你姊姊比你大……?」

用類似的句型結構使學生加深印象,並引導他自己發現錯誤


 

avatar-img
174會員
218內容數
我是清月,歡迎各位來坐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清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首溫馨歌曲創作歷程分享(在冬天與愛人窩在被窩),從靈感來源到歌詞草稿,以及作者有趣的拖延症與唱歌經歷。
過年回南部晒太陽的閒適時光,想起格友的文章,與奧維德的名言「To be loved, be lovable.」
住家大樓老舊電梯離奇自動開啟,尋求網友協助推薦 可處理靈異事件的臺灣道觀或寺廟。
冬天靜電讓人受不了?本文作者分享其在臺灣冬天飽受靜電之苦的經驗,並向網友提問臺灣哪個縣市冬天靜電較少,希望能找到退休後居住,遠離靜電困擾的地方。
這篇文章描繪了生活的喜怒哀樂如何交錯在一起。此文不僅講述了個人的回憶,也傳達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差異。
這篇文章分享了筆者的心路歷程,在面對與好友的價值觀衝突後,筆者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選擇和人生道路,並決定不再批評他人,而是專注於自我成長和認識到自己的獨特價值觀。文章強調了真實友誼的意義與自我救贖的過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人生的困境。
一首溫馨歌曲創作歷程分享(在冬天與愛人窩在被窩),從靈感來源到歌詞草稿,以及作者有趣的拖延症與唱歌經歷。
過年回南部晒太陽的閒適時光,想起格友的文章,與奧維德的名言「To be loved, be lovable.」
住家大樓老舊電梯離奇自動開啟,尋求網友協助推薦 可處理靈異事件的臺灣道觀或寺廟。
冬天靜電讓人受不了?本文作者分享其在臺灣冬天飽受靜電之苦的經驗,並向網友提問臺灣哪個縣市冬天靜電較少,希望能找到退休後居住,遠離靜電困擾的地方。
這篇文章描繪了生活的喜怒哀樂如何交錯在一起。此文不僅講述了個人的回憶,也傳達了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差異。
這篇文章分享了筆者的心路歷程,在面對與好友的價值觀衝突後,筆者重新思考了自己的生活選擇和人生道路,並決定不再批評他人,而是專注於自我成長和認識到自己的獨特價值觀。文章強調了真實友誼的意義與自我救贖的過程,鼓勵讀者勇敢面對人生的困境。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日本人做生意有時會用一套很有意思的迂迴方式來「戳」對方出錯。這一篇教你日本人會用什麼句型來巧妙暗示對方弄錯了。
Thumbnail
在線上平臺擔任表達課老師超過兩年了,根據我的教學經驗,有很多學生常抱怨自己說話存在贅詞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三個方法,如果你想改善口語表達,相信這篇文章會給你一些啟發。
Thumbnail
竟然有這麼多種?!沒錯,老外也怕講到膩,衍生出各種花樣的講法。課本有教的、沒教的、美劇台詞有在講的、遊戲角色說的,從簡單到進階一次收集打包任君挑選,向詞窮說再見!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九、演說解題從「正反合」入手 看見題目,一時之間沒有想法嗎?這是命題演說與命題作文常會碰見的狀況。 我建議你試試用「正反合」三段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有些甚至很多面),最快速分解主題的方法,就是列出主題的正面與反面例子,在一番比較剖析之後,自然會得出一些結論,那就是「合」。 以《手機與
當面糾正對方的錯誤,非常容易讓場面陷入尷尬,對方有可能生氣外,比較麻煩是會記在心裡,並反應在對你的行為,有疑慮可問「這跟我理解的好像不太一樣,您的意思是…嗎?」 如果對方是單純發音錯誤或講錯字,就若無其事說出正確說法就好,對方聽到會愣一下知道自己講錯。 實際上這是一種稱為「間接糾正」的心理技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要確認對方講的話正確無誤的時候,英文的講法可多了,可長可短,每種講法的語感都不太一樣。不是只有書上教的That's right而已。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
Thumbnail
以自身和旁人的經驗,來分享如何良好溝通。建立良好的溝通,不僅能在初期過濾掉不適合的案件,也能在過程中達到最佳的效果。
Thumbnail
日本人做生意有時會用一套很有意思的迂迴方式來「戳」對方出錯。這一篇教你日本人會用什麼句型來巧妙暗示對方弄錯了。
Thumbnail
在線上平臺擔任表達課老師超過兩年了,根據我的教學經驗,有很多學生常抱怨自己說話存在贅詞問題。在這篇文章中,我分享了三個方法,如果你想改善口語表達,相信這篇文章會給你一些啟發。
Thumbnail
竟然有這麼多種?!沒錯,老外也怕講到膩,衍生出各種花樣的講法。課本有教的、沒教的、美劇台詞有在講的、遊戲角色說的,從簡單到進階一次收集打包任君挑選,向詞窮說再見!
Thumbnail
『我-語句』看似簡單其實不簡單,隱含了多個溝通重點。相信瞭解這些之後,能運用的更得心應手,助於有效溝通。
Thumbnail
九、演說解題從「正反合」入手 看見題目,一時之間沒有想法嗎?這是命題演說與命題作文常會碰見的狀況。 我建議你試試用「正反合」三段法。 任何事物都有一體兩面(有些甚至很多面),最快速分解主題的方法,就是列出主題的正面與反面例子,在一番比較剖析之後,自然會得出一些結論,那就是「合」。 以《手機與
當面糾正對方的錯誤,非常容易讓場面陷入尷尬,對方有可能生氣外,比較麻煩是會記在心裡,並反應在對你的行為,有疑慮可問「這跟我理解的好像不太一樣,您的意思是…嗎?」 如果對方是單純發音錯誤或講錯字,就若無其事說出正確說法就好,對方聽到會愣一下知道自己講錯。 實際上這是一種稱為「間接糾正」的心理技
Thumbnail
人與人之間肯定存在著歧異,但造成人際關係的紛爭多半是「表達方式」出了問題,雖說我們時常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但有沒有可能盡量在表達的時候避免他人誤解或感到不舒服呢? 《換個方式說,壞事也能變好事》這本書便直指「表達技巧」中最重要的是顧慮對方的感受。無論是拒絕、建議、提問或是讚美,其實都
Thumbnail
要確認對方講的話正確無誤的時候,英文的講法可多了,可長可短,每種講法的語感都不太一樣。不是只有書上教的That's right而已。
Thumbnail
正言溝通是一個關於溝通和理解的方法,核心在於非暴力溝通,透過觀、感、需、求的四個步驟,幫助人們理解自己和他人的觀點、情緒感受、需求和請求。了解正言溝通的核心理論和實踐方法,有助於維護人際關係,遠離口角之爭。對於網絡言論亂象等問題,正言溝通也能起到促進溝通和理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