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 DKA vs. HHS 的關鍵診斷點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 DKA)高滲透性高血糖症(Hyperosmolar Hyperglycemic State, HHS)兩種常見的糖尿病急症,如果處置不當,可能導致休克、昏迷甚至死亡。

雖然兩者都與高血糖相關,但病理機制、臨床表現和治療策略不同,因此在急診第一時間快速區分 DKA 和 HHS 對於後續治療至關重要。

本篇文章將探討:


DKA vs. HHS 的病理機制與差異

診斷標準:血糖、血酮、滲透壓與酸鹼平衡

臨床表現:何時該懷疑 DKA?何時該懷疑 HHS?

raw-image




🔹 1. DKA vs. HHS:機制與關鍵區別

raw-image

📌 「有酸中毒 + 酮體 = DKA,高血糖 + 高滲透壓 = HHS!」


🔹 2. 診斷標準:如何快速區分 DKA vs. HHS?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DKA & HHS 診斷標準

🩸 2.1 DKA 診斷標準

raw-image

📌 「血糖 > 250 + 酸中毒(pH < 7.3)+ 陽性酮體 = DKA!」


🩸 2.2 HHS 診斷標準

raw-image

📌 「血糖 > 600 + 高滲透壓(> 320)+ 無酮酸中毒 = HHS!」


🔹 3. 臨床表現:如何從症狀快速辨別 DKA vs. HHS?

🔴 DKA 的臨床特徵

起病較快(數小時至 1-2 天)

噁心、嘔吐、腹痛(仿流感、急腹症)

庫斯莫氏呼吸(Kussmaul’s Breathing,深快呼吸) → 代償性呼吸性鹼中毒

呼氣帶有水果味(Ketotic Breath) → 酮體產生

可能有輕至中度意識變化,但不會完全昏迷


📌 「噁心嘔吐 + 深快呼吸 + 酸中毒 = DKA!」


🔵 HHS 的臨床特徵

起病較慢(數天至 1 週)

極度脫水(皮膚乾燥、黏膜乾燥、低血壓)

嚴重意識改變(嗜睡、譫妄、昏迷)

無明顯酮酸中毒症狀(無庫斯莫氏呼吸、無水果味呼氣)


📌 「高血糖 + 嚴重脫水 + 昏迷 = HHS!」


🔹 4. 為何 DKA 會導致酸中毒,而 HHS 不會?

DKA 酸中毒機制:

  • 胰島素幾乎完全缺乏 → 脂肪分解 → 過量游離脂肪酸 → 肝臟產生酮體(乙酰乙酸、β-羥基丁酸) → 酮酸中毒
  • 酮體導致血液 pH 下降(< 7.3),HCO₃⁻ 被消耗(< 18 mEq/L)

HHS 無酸中毒機制:

  • HHS 病人仍有部分胰島素功能,能夠抑制脂肪分解與酮體生成
  • 因此無明顯酮酸中毒,pH 保持在 > 7.3,HCO₃⁻ > 18

📌 「DKA = 胰島素幾乎全缺乏 → 酮酸中毒,HHS = 胰島素部分缺乏 → 無酮酸中毒!」


🛑 結語:如何快速區分 DKA vs. HHS?

DKA:血糖 250-600,pH < 7.3,HCO₃⁻ < 18,血酮陽性,呼氣水果味,可能深快呼吸(Kussmaul’s breathing)

HHS:血糖 > 600,pH > 7.3,HCO₃⁻ > 18,血漿滲透壓 > 320,無酮酸中毒,意識嚴重改變

DKA 典型於 1 型糖尿病(T1DM),HHS 則常見於 2 型糖尿病(T2DM)

DKA 起病快(數小時),HHS 起病慢(數天)


🚑 「酸中毒 + 酮體 = DKA,高血糖 + 高滲透壓 = HHS!」 🚑


當意外發生,你知道該如何正確施救嗎?本沙龍由第一線消防急救員分享現場救援實戰經驗,深入解析黃金 10 分鐘應變、急診室處置、病情觀察,幫助你掌握關鍵急救知識。從 CPR、哈姆立克法到創傷止血,帶你了解如何在危急時刻拯救生命。無論你是任何人🚨 關鍵時刻,Sandwich-Care 與你同行!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 或 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病人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緊急透析(Emergency Dialysis),特別是當內科治療無法控制嚴重電解質異常、代謝性酸中毒、液體超負荷或尿毒症時,透析成為唯一的
高血鉀(Hyperkalemia) 是急診與加護病房(ICU)常見的危急狀況,嚴重時可導致 致命性心律不整,如心室顫動(VF)、心跳停止(Asystole)。電解質異常的第一步是辨識 ECG 變化,若 ECG 顯示高血鉀相關異常,立即給予鈣劑(Calcium)以穩定心肌細胞膜,避免猝死。 本篇文章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 是住院病人常見的併發症,嚴重時可能導致電解質異常、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甚至腎衰竭需要透析。快速鑑別 腎前性(Prerenal)、腎實質性(Intrinsic)、腎後性(Postrenal)腎衰竭,對於選擇適當治療至關重要。 本篇文章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是消化道出血的高風險因素,其中食道靜脈曲張破裂(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 是最致命的併發症之一。相較於一般消化性潰瘍出血,肝硬化病人的內視鏡治療策略不同,必須綜合考量門脈高壓、凝血異常與預後評估。 本篇文章將探討
急性消化道出血(Acut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I Bleed) 是急診常見的危急狀況,可能導致貧血、休克,甚至死亡。內視鏡檢查(胃鏡 EGD 與大腸鏡 Colonoscopy)是診斷與治療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工具,但何時應立即進行?何時可以延遲?如何選擇胃鏡或大腸鏡
急性消化道出血(Acut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I Bleed) 是急診室與內視鏡室常見的急症,嚴重時可導致失血性休克,需立即鑑別出血來源並進行適當治療。臨床上,根據糞便顏色與性質,可初步判斷出血位置,以便決定診斷與治療策略。 本篇文章將探討: ✅ 黑便(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 或 慢性腎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病人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緊急透析(Emergency Dialysis),特別是當內科治療無法控制嚴重電解質異常、代謝性酸中毒、液體超負荷或尿毒症時,透析成為唯一的
高血鉀(Hyperkalemia) 是急診與加護病房(ICU)常見的危急狀況,嚴重時可導致 致命性心律不整,如心室顫動(VF)、心跳停止(Asystole)。電解質異常的第一步是辨識 ECG 變化,若 ECG 顯示高血鉀相關異常,立即給予鈣劑(Calcium)以穩定心肌細胞膜,避免猝死。 本篇文章
急性腎損傷(Acute Kidney Injury, AKI) 是住院病人常見的併發症,嚴重時可能導致電解質異常、高血鉀、代謝性酸中毒,甚至腎衰竭需要透析。快速鑑別 腎前性(Prerenal)、腎實質性(Intrinsic)、腎後性(Postrenal)腎衰竭,對於選擇適當治療至關重要。 本篇文章
肝硬化(Liver Cirrhosis) 是消化道出血的高風險因素,其中食道靜脈曲張破裂(Esophageal Variceal Bleeding, EVB) 是最致命的併發症之一。相較於一般消化性潰瘍出血,肝硬化病人的內視鏡治療策略不同,必須綜合考量門脈高壓、凝血異常與預後評估。 本篇文章將探討
急性消化道出血(Acut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I Bleed) 是急診常見的危急狀況,可能導致貧血、休克,甚至死亡。內視鏡檢查(胃鏡 EGD 與大腸鏡 Colonoscopy)是診斷與治療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工具,但何時應立即進行?何時可以延遲?如何選擇胃鏡或大腸鏡
急性消化道出血(Acute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GI Bleed) 是急診室與內視鏡室常見的急症,嚴重時可導致失血性休克,需立即鑑別出血來源並進行適當治療。臨床上,根據糞便顏色與性質,可初步判斷出血位置,以便決定診斷與治療策略。 本篇文章將探討: ✅ 黑便(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根據統計,台灣每四名成人中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但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特徵是空腹血糖值超標,超過100 mg/dL即被視為糖尿病前期。為了遠離糖尿病,我們需要掌握關鍵數值,控制血糖,逆轉糖尿病的風險。
引言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這種慢性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那麼,為什麼糖尿病會變得如此普遍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背後的主要原因。 1.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現代社會中,加工食品和高糖飲料的消費量急劇增加。這些食品往往含有
發病症狀 妊娠性糖尿病症狀通常較不明顯,但血糖濃度如果過高,可能就會有吃多、喝多、尿多等一般糖尿病症狀,媽咪就應該特別小心妊娠糖尿病的可能,建議可以留意下列跡象: 容易口渴跟頻尿 容易視線模糊、視力不佳 易感到疲倦 嚴重嘔吐症狀 致病原因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涉及飲食、疾病、產婦年齡、荷爾
Thumbnail
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效果? 你知道嗎?  當你走在大街上,跟你擦身而過的10位陌生人中,就有1位有糖尿病。 根據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2)文獻指出: 2021年的數據中,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患有糖尿病,現在世界上超過10.5%的 20-79 歲成年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糖尿病在國人裡面是非常大宗的其中之一疾病,而隨著飲食習慣及甜食等耐受性,影響的你的血糖,通常都是不舒服或員工健檢的時候看到抽血血糖值,才會知道你是糖尿病,這也是國人健康未注意之問題。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和高尿酸血症逐漸成為健康的關鍵問題。你知道這些慢性病的成因和如何透過飲食來預防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糖尿病與肥胖息息相關,並且在現代社會當中,往往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如何透過適當措施來避免已成為這個時代的關鍵議題。不斷推陳出新的各種藥物和針劑,影響了人們對於肥胖控制與糖尿病治療的觀念,甚至認為單靠藥物與針劑便能夠控制這一切.....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糖尿病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對健康的威脅不容忽視。根據統計,台灣每四名成人中就有一人處於糖尿病前期,但很多人對此毫無察覺。糖尿病前期的主要特徵是空腹血糖值超標,超過100 mg/dL即被視為糖尿病前期。為了遠離糖尿病,我們需要掌握關鍵數值,控制血糖,逆轉糖尿病的風險。
引言 近年來,糖尿病的發病率在全球範圍內呈現急劇上升的趨勢。這種慢性疾病不僅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還給醫療系統帶來了巨大壓力。那麼,為什麼糖尿病會變得如此普遍呢?讓我們來探討一下背後的主要原因。 1. 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現代社會中,加工食品和高糖飲料的消費量急劇增加。這些食品往往含有
發病症狀 妊娠性糖尿病症狀通常較不明顯,但血糖濃度如果過高,可能就會有吃多、喝多、尿多等一般糖尿病症狀,媽咪就應該特別小心妊娠糖尿病的可能,建議可以留意下列跡象: 容易口渴跟頻尿 容易視線模糊、視力不佳 易感到疲倦 嚴重嘔吐症狀 致病原因 妊娠糖尿病的原因涉及飲食、疾病、產婦年齡、荷爾
Thumbnail
糖尿病可能會影響根管治療、抽神經的效果? 你知道嗎?  當你走在大街上,跟你擦身而過的10位陌生人中,就有1位有糖尿病。 根據Diabetes Res Clin Pract(2022)文獻指出: 2021年的數據中,全世界有超過五億人患有糖尿病,現在世界上超過10.5%的 20-79 歲成年
Thumbnail
記得追蹤郭師妙營養師的心靈雞腿加雞湯,讓營養師時時提醒你關於健康的點點滴滴,累積健康就靠郭師妙營養師! ⬇️⬇️⬇️ https://www.facebook.com/kuodietitian/
Thumbnail
「糖胖症」就是「肥胖」加上「糖尿病」! 李洮俊醫師指出,合併糖尿病及肥胖,也就是「糖胖症」的患者,在血糖控制上更為不易,未來出現各種併發症,例如眼睛病變、神經病變、腎臟病變等器官病變,或合併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等的風險也比較高。
Thumbnail
糖尿病在國人裡面是非常大宗的其中之一疾病,而隨著飲食習慣及甜食等耐受性,影響的你的血糖,通常都是不舒服或員工健檢的時候看到抽血血糖值,才會知道你是糖尿病,這也是國人健康未注意之問題。
Thumbnail
在現代生活中,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壓和高尿酸血症逐漸成為健康的關鍵問題。你知道這些慢性病的成因和如何透過飲食來預防嗎?讓我們一起來了解!
Thumbnail
國人的三大疾病裡面,不外乎就是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而我覺得問題最多的還是在於高血壓及糖尿病的自我監測,因為藥物的影響,是需要評估及調整的,而學習的量血壓和驗血糖,卻是很多患者不願意學習的情況,而這種案例就會非常多。
Thumbnail
糖尿病與肥胖息息相關,並且在現代社會當中,往往產生相當大的影響。如何透過適當措施來避免已成為這個時代的關鍵議題。不斷推陳出新的各種藥物和針劑,影響了人們對於肥胖控制與糖尿病治療的觀念,甚至認為單靠藥物與針劑便能夠控制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