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在暴風雨這齣戲劇開場有句話:「凡過去發生的一切,皆為序曲!」
回顧荒野這三十年來伙伴們的點點滴滴,對莎士比亞這句話更有共鳴。我常認為荒野伙伴努力的不是辦活動,更不只是盼望環境議題的被看見,荒野從事的是一場運動,透過愛與行動來改變人心、改變社會的運動,伙伴們在荒野裡行動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是追尋生命源頭的過程。不管是荒野大自然或是荒野保護協會,都是活生生的,是不斷成長、不斷演替的歷程,每一個人的加入,每一分力量的投入,都可以為荒野帶來正面的改變。
很多佛經都以「如是我聞」做為開頭的第一句,意思是書中所寫的,是我親眼所看見,親耳所聞,我只是如實記錄下來而已。
這一本「看見荒野」裡面沒什麼大道理,有的只是我如實的紀錄下荒野伙伴們的互動及大家的努力與思索。雖然是由我執筆,但是全部的功勞必須歸諸於這三十年來曾經投入的伙伴們,因為大家在全國各地長期的默默努力,不求名不求利更不習慣宣傳作秀,偶爾被我看到了,利用看診之間的一點點空檔隨手記下。
覺得自己在荒野的角色只是個目瞪口呆的歡喜讚嘆者,甚至在感動之餘,連鼓掌也忘了!
最近常會想到美國兒童文學作家瑪西亞布朗在半個多世紀前創作的「石頭湯」,因為這多像荒野大家庭裡的實況描繪啊!只要大家都能貢獻自己的一點心力,合起來就是豐富多彩的盛宴,而荒野裡每個小團隊每個活動的召集人,多麼像那提供石頭,烹煮石頭湯的人啊!
清朝詩人龔定庵曾經說:「文字因緣骨肉深!」,看見荒野這是一本分享感動與希望的書,試圖在廣漠喧嚷的世界中呼喚,尋求同伴,讓彼此覺得不孤單,以便擁有足夠的動力堅定地往前走去。
記得法國大文豪雨果曾這麼說:「我們所寫出去的文章,就像在荒島上向大海丟出一只求救瓶,隨著天候潮汐,隨著命運,瓶中信會漂向何處,何時落到何人手裏,我們一無所知。」
是的,正因為我們一無所知,所以我充滿希望。
我們相信有志者事竟成,我們要讓眾人以為不可能的事情變成普遍存在的事實。
我們也相信,因為有夢,因為有願望,個人往往可以發揮出想像不到的巨大力量。
博客來|https://reurl.cc/Q5QMV2
誠品|https://reurl.cc/04N3ko
金石堂|https://reurl.cc/zp9VO0
MOMO|https://reurl.cc/1XR9MX
讀冊|https://reurl.cc/Q5QMmq
時報悅讀網|https://reurl.cc/O5WO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