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位學生家裡遭逢重大變故,需要善心人士長期提供早餐,我們願不願意當那個善心人士,在第一時間允諾,還是稍微考慮,亦或是直接拒絕。我相信大部份的人都會選擇第一時間允諾,因為有孩子的家庭佔多數,許多家長都有不忍見孩子挨餓的同理心。
有一回,先生心急為學生煮麵,桿麵過程因操作機器不慎,三隻手指不小心被壓斷,送醫接上,不幸中的大幸。有人問這位先生,明明做愛心,卻發生這種倒楣事,會不會有怨言。這位先生說,「會受傷是自己不小心,跟做不做愛心沒有關係,或許是老天爺讓我大事化小也說不定。」
而太太的悲心和愛心更是不落人後。鄰居李女士罹患大腸癌多年,有一天晚上,這位太太接到李女士女兒的電話,說媽媽快要不行了,想請她到家裡關懷。這位太太馬上放下手邊事,三步併作兩步跑到李女士家,親手為李女士沐浴更衣梳頭,為她開導,最後李女士在家人與眾人佛號聲中闔上雙眼,離苦得樂。有人問這位太太,替沒有血緣關係的人做臨終事,不會害怕嗎?「不會啦,每個人都會有塵緣了盡的一天,就像睡覺,是一個人功成身退,最輕安自在的時刻,是好事,沒有什麼好害怕的。」
這對夫妻經營包子,經營愛心,也經營眾人的佛心。這對夫妻經常帶著自家包子去探訪獨居老人,有一回,這對夫妻幫一位生病的九十五歲老榮民伯伯浴沐剃頭,打掃屎尿滿溢的房間,不久之後,這位老伯伯在睡夢中安詳往生,這對夫妻慶幸當時把握因緣,讓老伯伯在乾淨舒適的環境中離苦得樂。
社區有這樣的善心人士默默幫助弱勢和急難家庭,不止是付出的人有福,受幫助的人也有福。有福緣才能在人生低潮得遇貴人,有福緣的人才能隨心所欲、隨時隨地當一個手心向下,付出不求回報的人。總是,說不如做,對的事做就對了。
#付出最樂
#同理心
#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