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主管被團隊排擠,高層的管理盲點與員工的信任崩解|One Muse 個案分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 從高層、主管、員工三個角度切入,運用 One Muse 及賦能教練的分析框架


一、個案背景

某公司的一個部門,在過去半年內經歷了嚴重的內部管理問題。部門主管A與團隊的關係惡化,導致五名員工集體離職,只剩下一位員工B,B也表示即將離職,讓整個部門陷入癱瘓的邊緣。這起事件暴露了公司在高層管理、主管領導力、以及員工心理安全感方面的深層問題。

本案例將從 高層、主管、員工 三個角度分析,並透過 One Muse 的能量流動理論賦能教練的視角,找出問題的根源與可行的解決方案。


二、高層的視角:管理盲點與監督機制的缺失

從高層的角度來看,這起事件並非偶然,而是長期「未能有效監督管理層」的結果。企業高層的主要問題如下:

1. 企業監督機制失靈

在這起案例中,整個團隊的問題持續半年以上,但高層直到大量離職發生後才意識到問題,顯示:

  • 沒有建立有效的員工回饋機制,導致問題積累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 未能監測部門的士氣、流動率,對於管理不善的部門缺乏早期預警系統。

2. 未對主管進行有效的管理能力培訓

主管A可能在技術層面優秀,但在領導、溝通、團隊協作方面存在嚴重不足。然而,高層在晉升A為主管時,未提供:

  • 管理能力的強化培訓
  • 情境式領導的輔導
  • 如何應對員工異議與衝突的策略

這導致A在遇到管理挑戰時,沒有足夠的能力應對,而高層也沒有即時介入指導。

3. 高層忽略了企業文化與心理安全

One Muse 的「」與「」方位對應到關係管理與適應力。當高層沒有促進團隊內的信任與開放對話文化,組織內部就容易形成排擠現象,造成員工不敢發聲,最終選擇「用腳投票」離開公司。

解決方案(高層)

  • 建立「員工心理安全感機制」:設立匿名回饋管道,讓員工可以提前發出警訊,而非等到離職才說出真實想法。
  • 建立部門監測指標:透過定期團隊健康檢查(如士氣調查、離職率分析)來預測問題,確保高層在危機發生前能夠介入。
  • 賦能主管,而非單純監督:透過賦能教練模式,協助主管A提升「關係管理」與「員工賦能」能力,而不只是用績效來衡量他的價值。

三、主管的視角:失敗的領導與員工關係崩解

從主管A的角度來看,他的問題不只是「與團隊溝通不良」,而是「無法建立信任與影響力」。這個問題可以用 One Muse 的八卦能量流動模型來分析:

1. 主管A的能量失衡

在 One Muse 的模型中,A可能出現了以下能量失衡:

  • 「天」的能量過強過於專注於目標與績效,忽略了團隊的感受
  • 「風」的能量過弱缺乏適應性,無法根據員工的需求調整溝通方式
  • 「水」的能量枯竭關係經營失敗,員工對他的信任度崩潰

這導致團隊成員逐漸產生被忽視、不受重視的感受,進一步演變成排擠與離職潮。

2. 缺乏內部賦能與支持

賦能教練的核心觀點認為:「領導者的價值不在於控制,而在於釋放團隊的潛力」。但主管A可能:

  • 過度指導,而非引導 → 只給指令,卻不給員工空間發展。
  • 缺乏情緒管理 → 面對員工不滿時,沒有展現同理心,而是用權威或冷漠的態度回應,導致團隊關係進一步惡化。

解決方案(主管)

  • 學習「風」與「水」的能量,提升適應能力與關係經營,讓員工感受到支持而非壓迫。
  • 採用「賦能領導」:將團隊目標與個人發展結合,而不是純粹要求績效。
  • 定期舉行「團隊回顧會議」,聆聽員工的聲音,並調整管理方式,確保團隊凝聚力。

四、員工的視角:為什麼集體離職?

從員工的角度來看,他們的離職原因不只是因為主管A「溝通不好」,而是**「無法期待未來、缺乏成長動力、心理安全感低落」**。

1. 內隱四感(價值感、幸福感、成就感、滿足感)全線崩潰

根據 One Muse 的內隱四感理論

  • 價值感崩潰:員工感覺不到自己被主管A重視,甚至被忽略或否定。
  • 幸福感低落:團隊氣氛不佳,甚至有「排擠文化」,讓人覺得在這裡工作沒有歸屬感。
  • 成就感受阻:看不到未來發展的可能性,工作變成純粹的壓力來源。
  • 滿足感缺失:員工的需求(如成長、學習、尊重)完全未被考量,導致選擇離開。

2. 主管A的負面能量影響整個團隊

One Muse 的「」能量代表「覺察與突破」,如果主管沒有覺察到問題,員工就會選擇直接離開,而不是期待改變

解決方案(員工)

  • 若員工仍願意留下,可以嘗試團隊共創機制,讓員工能夠參與管理改進,建立新的合作文化。
  • 員工應該被賦能,而非被動執行,讓員工擁有更多決策權,而不是只是執行主管A的指令。

五、結論:如何透過 One Muse 與賦能教練重建團隊

1. 高層的行動方案

✅ 建立「員工心理安全」機制

✅ 設立「主管管理能力」提升計畫✅ 強化「組織監督與早期預警系統」

2. 主管A的轉變

✅ 採用「賦能領導」方式

✅ 重新建立「風」與「水」的能量,提升適應力與關係經營✅ 進行「定期團隊回顧」,提升團隊信任

3. 員工的賦能

✅ 建立「員工共同決策」機制

✅ 提供「內隱四感」養成計畫,提升員工價值感

透過 One Muse 的視角,我們可以看見,真正的問題不只是「一個主管的問題」,而是整個組織能量流動的失衡


達哥視角的建議!提早導入資深HR,並讓中高階主管學習教練對話能力,是預防與解決這類問題的最佳做法,而不是等到團隊崩盤才來補救。這可以從短期應變和長期文化建立兩個層面來看。


短期應變:HR 介入,快速穩定局勢

當一個部門的離職潮已經發生,甚至只剩下最後一名員工時,HR 需要立即介入,而且不是一般的行政HR,而是資深的組織發展型HR(OD HR),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1. HR 作為中立調解者,找到真正問題

資深 HR 能夠:

✅ 與離職員工進行 Exit Interview(離職面談),找出真正的離職原因,而不是表面上的理由。

✅ 與現有員工溝通,減少恐慌與焦慮,讓留下來的人知道接下來的處理方向,降低人心惶惶的狀況。

✅ 評估主管的管理問題,判斷 A 是否適合繼續當主管,還是應該轉任其他角色。

這能避免問題失控擴散,也能讓公司知道「接下來該怎麼補救」,而不是亂補人又繼續流失。


2. HR 需要協助高層建立「預警系統」

HR 不能只是在問題發生後才來滅火,而應該建立長期的員工狀態監測機制,例如:

✅ 定期員工滿意度調查,找出團隊潛在的問題。

✅ 內部匿名反饋機制,讓員工可以安全地反映問題,而不是等到要離職了才說。

✅ 建立團隊健康指標(例如:離職率、士氣、內部溝通頻率),確保管理層能夠及早發現問題。

這樣就能提早預測團隊可能會出問題的地方,而不是等崩潰了才來救火。


長期文化建立:中高階主管學習教練對話

除了HR的介入,真正的根本解法是讓主管具備「教練型領導」的能力,而不是只會發號施令。這是很多公司最大的人才管理盲點,主管往往只是「專業強」,但「帶人弱」,結果導致團隊運作失敗。

1. 教練對話 vs. 傳統管理的差異

🔴 傳統管理:主管下命令、員工執行,出了問題就檢討,但員工沒有真正的參與感,導致人員流動高。

🟢 教練對話:主管不只是管理者,更是「啟發員工思考、引導成長」的人,讓員工有決策感與成就感,而不是單純被動執行。


當主管具備教練對話能力時,他們會:

✅ 用開放式問題,讓員工自己找到答案,而不是直接給指示。

✅ 學會聆聽員工的真實需求,而不是只關注績效數字。

✅ 建立雙向信任,讓員工願意表達自己的意見,而不是悶著頭工作。

這會讓員工更有參與感、成長感,也讓主管能夠真正了解團隊的需求,而不是等人跑了才來問「怎麼回事」。


2. 讓主管學習教練對話,最直接的好處

✅ 降低員工離職率:當員工感覺「主管願意聽他說話、願意幫助他成長」,他們更願意留下來。

✅ 提升團隊合作效率:當主管懂得讓團隊自主決策,而不是強制執行,員工的行動力會更高。

✅ 讓主管更容易發現問題:教練對話讓主管更敏感於團隊氛圍的變化,能夠提早預防問題發生。

這就是為什麼教練對話不只是「好聽的理論」,而是企業最應該落實的管理方式。

總結:怎麼執行?

1️⃣ 短期內,先由資深 HR 介入,調查原因、穩定局勢,並建立預警機制。

2️⃣ 中期內,所有中高階主管都要接受「教練型領導」訓練,改變管理方式。

3️⃣ 長期內,把「員工回饋」與「教練對話」變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避免未來再發生同樣的問題。

這樣才能從根本解決問題,而不是每次等到人走了才在問「怎麼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eal Chou|One Muse 賦能集團的沙龍
32會員
111內容數
一套結合六大系統的卡牌,透過牌陣可以還原在你所問的問題下,潛意識投射出來的能量狀態。同時可以藉此擁有全局觀、掌握到挑戰與機會,並得出具體解決問題的下一步。進而可以造命改運~聽起來很玄妙吧,我自己一開始也不相信,這是條傳世兩千年的路,讓我們一起慢慢看下去!
2025/04/16
在AI時代,人類如何提升思考力,避免被AI取代?本文介紹「One Muse顯化系統論」,一套能量導向的系統性思維模型,幫助讀者有效與AI溝通,解決問題並創造AI無法提供的解方。透過切入方式、模型交錯、提問力等三個面向,讓讀者學習如何運用系統性思維,提升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16
在AI時代,人類如何提升思考力,避免被AI取代?本文介紹「One Muse顯化系統論」,一套能量導向的系統性思維模型,幫助讀者有效與AI溝通,解決問題並創造AI無法提供的解方。透過切入方式、模型交錯、提問力等三個面向,讓讀者學習如何運用系統性思維,提升創造力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Thumbnail
2025/04/16
One Muse系統結合東西方哲學智慧,協助使用者突破人生卡點、顯化目標。文章以老子、孔子、佛陀、榮格、蘇格拉底、黑格爾、尼采、Ken Wilber等哲學家的思想為例,闡述One Muse系統背後的哲學思維,並提供具體行動建議,引導讀者反思自身困境,找到解決之道。
2025/04/16
One Muse系統結合東西方哲學智慧,協助使用者突破人生卡點、顯化目標。文章以老子、孔子、佛陀、榮格、蘇格拉底、黑格爾、尼采、Ken Wilber等哲學家的思想為例,闡述One Muse系統背後的哲學思維,並提供具體行動建議,引導讀者反思自身困境,找到解決之道。
2025/04/11
One Muse 賦能圈利用七大AI神器,結合教練制度與顯化行動計畫,協助使用者加速成長、持續突破。文章詳細介紹各AI工具的功能,並突顯賦能圈與傳統課程社群的差異,例如教練陪跑、每週追蹤、AI工具實作、系統化商模等。
Thumbnail
2025/04/11
One Muse 賦能圈利用七大AI神器,結合教練制度與顯化行動計畫,協助使用者加速成長、持續突破。文章詳細介紹各AI工具的功能,並突顯賦能圈與傳統課程社群的差異,例如教練陪跑、每週追蹤、AI工具實作、系統化商模等。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在職場叢林中,有一種主管特別可憐,明明坐擁高位,卻總是感覺孤立無援,彷彿整個團隊都在跟他唱反調。這種主管,往往自以為是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殊不知在部屬眼中,他們可能只是個不受歡迎的笑柄。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這種「沒有部屬支持的主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文章,這種狀況可以用公司架構來解釋,一般職員怕主管,而主管怕老闆,那老闆反而是怕一般職員,這成了一種食物鏈的關係。為何職員反而不怕老闆呢?因為老闆通常沒辦法親自管理到每一位小職員,所以才需要主管的存在。另外,小職員因為負責的業務少,不爽做隨時走人就行,只要沒犯什麼大錯,老闆才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篇貼文?大意就是當開會在檢討業績下滑的原因,就看到各部門只會互相怪其他部門,反正罵天罵地就絕對不是自己的問題,我相信這個場景各位絕對屢見不鮮,這篇貼文通常拿來抱怨自己的工作環境,但是站在一個管理者以及多年的企業顧問,看的問題可不止於此。 如果是我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先做
Thumbnail
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這篇貼文?大意就是當開會在檢討業績下滑的原因,就看到各部門只會互相怪其他部門,反正罵天罵地就絕對不是自己的問題,我相信這個場景各位絕對屢見不鮮,這篇貼文通常拿來抱怨自己的工作環境,但是站在一個管理者以及多年的企業顧問,看的問題可不止於此。 如果是我我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首先先做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Thumbnail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在企業運營的過程中,主管往往扮演著舵手,引領團隊往成功邁進。若今天主管能力不足,導致無法帶領團隊往前,那員工要怎麼成長?從問題發生到解決,再從檢討到回報,每一步都可以看出你的主管能力夠不夠!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我在公司三年,從實習生到正式員工,部門顛簸換主管,直到被推派處理重要專案,這段時間獨自面對高層的會議,希望上天派好主管。某天輕熟齡女主管來,對公司文化持不同看法,參與晨會勉勵活動遭批評,專案回覆問題遭誤解被罵。情勢不妙,主管罩著新進主管,使我侷促不安。後來我被眾說紛紜的是非打敗......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主管和部屬之間的關係,主管常常害怕犯錯,但其實錯誤是成長的機會。文章分享瞭如何勇於承認錯誤、誠實面對自己、提升專業和以身作則。通過這些觀念,主管可以避免強勢驅離團隊,並建立一個正向的工作文化。文章內容豐富,並且涉及工作環境中常見的問題。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Thumbnail
過去企業品牌與福利是選擇公司的重要指標,但如今人們也更注重主管領導和團隊氛圍。文章探討了期待的主管樣貌和團隊共戰的協作方式,以及溝通在管理中的重要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