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因效應是指人們傾向於記住最近呈現的資訊。例如,你試圖記住一串項目,近因效應意味著你最有可能回憶起上次學習的清單中的項目。
這是序列位置效應的一個組成部分,這種現象是指清單中項目的位置會影響被回憶的程度。
你是否發現更容易記住清單中的最後幾項或剛學到的資訊?這是近因效應的結果。因為我們只能在短時間內保存少量的資訊,所以那些項目更有可能很快地浮現在腦海中,因為它們仍然活躍在記憶中。了解這種效可以有助於學習新資訊;在結束學習時專注於重要細節,可以確保你更清楚地記住這些事情。
理解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序列位置效應最早是由德國心理學家赫曼‧艾賓浩斯在記憶實驗中發現的。
他觀察到準確回憶清單中項目的能力,取決於該項目在清單中的位置。
清單末尾的最近學習的項目最容易被回憶起來(近因效應),而列表前幾個項目也比中間的項目更容易被回憶起來(首因效應)。
當你學習新知識時,你可能已經經歷過很多次這種效應。在學習了這些資訊之後,想像你立即得到一份測試材料,以查看你記住了多少。你認為會記得最清楚的訊息是什麼?
你很可能會清楚的記住上次或最近學到的內容。你可能還會清楚記得最初學到的幾件事。然而,您更有可能在學習過程中,對所學到的內容感到困惑。
近因效應可以告訴我們關於記憶如何運作的資訊。您還可以透過深入的了解這種影響發生的方式和原因,找到記憶力最大化的方法。
近因效應如何發揮作用
近因效應依賴短期記憶。這種記憶也稱為主動記憶或初級記憶,是指在短時間內在大腦中保存相對少量的記憶的能力。
這些資訊將被保存並保持可用,但不會被控制。短暫地儲存某人剛剛背誦給你的電話號碼,等一段時間後再打給對方,就是短期記憶的一個很好的例子。
短期記憶在容量和持續時間方面都是有限的。如果沒有主動維護或複習,短期記憶中的大部分資訊只能持續 15 到 30 秒。而且大約只有四個訊息,可以在短時間內保存在短期記憶中。
聽完一大段品項後,延遲回憶會對近因效應產生巨大的影響。拉長學習內容和回憶之間的時間,通常會完全消除這種影響。
換句話說,近因效應之所以發生,可能是因為你能夠輕鬆記住那些仍短暫儲存在短期記憶中的事項。然而,如果你不複習這些訊息,它很快就會失去並從記憶中消失
近因效應的例子
近因效應在日常生活的許多不同方面發揮作用。
- 例如,假設你已經準備好一張清單去大賣場購物,卻忘記帶在身上,到了賣場你努力回想卻只記得清單上的最後幾項,但卻無法回憶起清單中間的其他項目。
- 或者,餐廳的服務員列出了幾種不同的特色菜。當你準備點菜時,你卻只記住他們提到的最後兩個選項。
- 另一個例子:當你研究有興趣購買的新產品時,最有可能注意的第一印像,以及你最後聽到的關於該產品的資訊。如果你聽到的第一件事和最後的事情都是你所需要的功能,那麼你就更有可能購買 - 即使中間有負面訊息,也不影響你的評價。
行銷人員利用近因效應,設計廣告的開頭和結尾都是正面且有吸引力的。
你注意到嗎?回憶近期發生的事情,比回憶過去遙遠的事情要容易得多。例如,雖然您可能不難記住今天早上吃了什麼早餐,但回憶兩週前吃過什麼就會困難得多(甚至忘光了)。
近因效應的解釋
近因效應和首因效應都可能是記憶過程的結果。對於近因效應發生的原因有幾種解釋
新鮮的記憶
一是最新的資訊仍然存在於活動記憶中。當學習後立即進行測驗時,最後學到的任何資訊可能仍會保留在短期記憶中。這樣做可以提高回憶的準確性。
時間線索
另一種解釋是,時間線索也可能有助於提高對最近學到的資訊的回憶。如果一個人排練一份清單,然後立即接受測試,時間背景可以幫助提示這些資訊的回憶。
影響近因效應的因素
還有一些因素會影響近因效應發生的強度和可能性。可能影響近因效應發生的因素包括:
任務因素
這指的是任務本身以及資訊的處理方式。所呈現資訊的長度及其呈現方式會影響近因效應。
例如,如果給你一份非常短的單字表,你可能會發現很容易回憶起所有的單字,這樣會消除了近因效應。另一方面,很長的術語列表更有可能產生近因效應。
加工
你如何關注和處理所呈現的資訊,也會影響資訊的回憶方式。如果你更加關注清單末尾的項目,你的回憶將受到近因效應更大的影響。特意地關注開頭或中間的內容可能有助於減少這種影響。
時間
如果資訊呈現、排練和回憶之間隔了很長一段時間,近因效應就會大大降低,甚至完全消失。
中間任務
如果在第一個任務之後緊接著另一個任務,就可能會發生干擾。研究發現,如果分散注意力的任務花費的時間超過15到30秒,那麼在回憶原始資訊時就會消除近因效應。
年齡
研究表明,年齡也會影響近因效應。有一項研究,老年人在記憶測驗中表現中等,而近期資訊的保留減少。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老年人將中間單字和最近的單字從短期記憶轉移到長期記憶的效率較低。
近因效應如何影響學習
你可能想像到,近因效應在學習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當你學習新資訊時,你最有可能記住你最先學習的內容(首因效應)和最後學習的內容(近因效應)。這意味著,當測試材料時,你更有可能忘記中間學到的東西。
學習技巧
然而,你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調整你的學習過程,以利用這些記憶現象。在安排學習時間時,要意識到開始和結束的這二段時間是你的主要學習時間。
- 首先學習重要資訊:在學習開始時集中專注於最重要的訊息,以利用首因效應。這涉及了複習重要術語或學習新資訊。
- 複習中間的舊資料:利用學習的中段時間,閱讀已經學過的舊資料。這段時間基本上是停工期,但它可以幫助複習。
- 重新複習先前的資訊:利用學習課程的最後部分,複習在學習課程開始時學到的內容。這可能涉及複習那些重要術語或複習新學到的資料。
這樣做有助於將新學到的資訊鞏固到你的記憶中,並最大限度地減少在學習過程中忘記所學內容的機會
教學技巧
教師也可以利用近因效應來安排課堂時間。課程的第一部分應該集中討論重要資訊。這代表著要跳過點名和見面破冰活動等禮節。
課程的中間部分或許可以安排短暫的休息,以便更好地處理這些禮節。最後,課程的最後 10 到 20 分鐘應該集中回顧最重要的概念。
總結
近因效應會在你的學習和回憶中發揮作用,但你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最大限度地提高你的記憶力。做一些改變,例如將學習時間分成幾個較短的時段,可能會有所幫助。利用最後幾分鐘集中注意力,回顧最重要的細節。
如果你希望自己說的話讓某人印象深刻,你可以在交談的最後傳達最重要的訊息。這可以適用於平常,當你試圖說服某人按照你的方式看待事物時。甚至在工作面試期間,第一印象也很重要,但由於近因效應,你最後的結尾也同樣具有強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