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
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本篇為有緣人29-當孩子生病時,世界有多崩潰?延伸文章。
------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孩子生病,確實讓家長疲憊、焦慮、心力交瘁。
但說實話,感冒、發燒這種急性病,熬過去就好了。
真正讓家長徹底崩潰的,不是這種「來了、過了」的疾病,
而是——反覆發作、找不出原因、怎麼治療都不見好的狀況。
那種讓你看著孩子,卻完全束手無策的無力感。
第一種:反覆生病,根本沒完沒了
很多家長都經歷過這種噩夢(包含我也是,三寶家庭這個是常態):
「孩子從沒真正健康過。」
- 感冒剛好,兩天後又開始咳嗽。
- 發燒退了,沒幾天又開始流鼻水。
- 送去幼兒園,一週內保證帶回新病毒,輪流傳染全家。
最恐怖的是,當你以為「這次終於痊癒了」,他轉頭又打了一個噴嚏,然後你就知道——
「完了,一切又要重來。」
家長在這個輪迴裡,已經開始對「孩子健康」這件事產生懷疑。「他到底是身體不好,還是幼兒園根本是個傳染病養殖場?」,「我們是不是應該乾脆辭職,把他關在家裡養?」,「還是去做個什麼增強免疫力的療程?」
但醫生只會冷靜地告訴你——「小孩就是這樣,多生幾次病,免疫系統才會強。」
問題是,當爸媽的免疫系統完全被拖垮時,誰來救我們?
第二種:異位性皮膚炎、過敏體質,怎麼都看不好
如果你家孩子是過敏兒,你一定懂這種痛苦——「這不是會好的病,這是要跟你一輩子的病。」
- 異位性皮膚炎,皮膚乾癢、紅腫,孩子半夜癢到哭,家長也只能乾瞪眼。
- 食物過敏,出門吃飯要特別小心,每一口都可能是「隱藏危機」。
- 過敏性鼻炎,天氣變冷、灰塵、空氣不好,全家開始鼻水連發。
醫生的建議:「避免過敏原。」
但問題是——過敏原根本無所不在!
灰塵?天氣?空氣?食物?連家裡的地板是不是擦得不夠乾淨都要檢討。
孩子癢得受不了,爸媽也跟著受不了。
每天都在試各種保養品、飲食調整、環境改善,但這個病,沒有根治的方法,只能「控制」。
所以家長只能不斷自問——
- 「這樣做真的有效嗎?」
- 「為什麼試了這麼多方法,還是反反覆覆?」
- 「這樣的日子,到底還要過多久?」
這種無止盡的消耗,才是真正讓人精神崩潰的原因。
第三種:醫生說「沒問題」,但我們知道不對勁
這種狀況,才是家長最焦慮的——「孩子的狀況明明很異常,但醫生說沒事。」
- 發燒兩週,醫院跑遍了,驗血、照 X 光,還是查不出原因。
- 吃東西老是吐,換了好幾個醫生,結果都說:「應該沒問題,再觀察看看。」
- 走路怪怪的、發展落後,醫生卻只是說:「每個孩子發展速度不同。」
這時候,家長開始瘋狂上網查資料、問其他爸媽經驗,但網路上的資訊只會讓你更焦慮——
- 「這樣的症狀可能是自閉症前兆?」
- 「這是不是罕見疾病?」
- 「如果是 XX 病,現在不處理,未來可能會更嚴重?」
然後你再去問醫生,醫生卻只是笑笑說——「爸媽不要自己嚇自己。」
問題是,我們真的嚇自己嗎?還是我們的直覺知道,孩子就是哪裡不對勁,只是醫學還沒查出來?
家長不是醫生,但我們比誰都了解自己的孩子。但當你的焦慮被忽略、被輕描淡寫、被敷衍,那種「明明知道有問題,卻無法做任何事」的無助感,比任何疲憊、任何勞累都更折磨人。
第四種:慢性病,孩子的人生要一直跟這個病共存
有些病,不是治療幾天就會好,而是這輩子都要跟它共存。
- 糖尿病,小小年紀就要開始打胰島素,飲食要全盤調整。
- 氣喘,每次換季就準備好呼吸困難,隨時要帶著吸入器。
- 自體免疫疾病,不能曬太陽、不能吃這個不能碰那個,一個不小心就嚴重發作。
這種病,不只是孩子的問題,更是家長要一輩子去承受的焦慮。
你開始害怕——
- 「他以後會不會因為這個病,被同學排擠?」
- 「他的未來,會不會因為這個病,變得很困難?」
- 「如果我哪天不在了,他該怎麼辦?」
別人看不見的,是這些家長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擔心、照顧、計算風險,因為這不是一場幾天就會結束的戰鬥,而是一輩子的戰爭。
結語:生病不可怕,真正讓家長崩潰的,是「無解」
孩子發燒、感冒,我們可以撐過去,但如果孩子的病,沒有明確的解法、沒有確定的答案、沒有終點,那種無力感,才是最可怕的。
不是不累,不是不焦慮,但我們只能選擇繼續撐下去,因為我們是爸媽,我們別無選擇。
只是,有時候,我們也會忍不住想問——「我們這樣努力,真的夠嗎?」
「如果我們還是無能為力,孩子該怎麼辦?」
但你知道嗎?真正讓家長恐懼的,不是「我們無能為力」,而是「這個社會對生病的孩子,究竟有多殘酷?」
這,就是我們下一篇要談的——
「孩子生病,不只是家裡的事,這個社會到底準備好了嗎?」
我們下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