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要聲明
本篇內容為原創作品,嚴禁抄襲,亦不接受媒體報導,更不允許以任何形式轉載、截圖或分享至其他平台,如需引用,請先取得原作者正式授權。尊重創作,是對內容最基本的尊重。感謝理解,也感謝每一位願意守護這份文字價值的朋友。🙏✨------
本篇續前篇有緣人28-帶孩子出門,為什麼每次都像一場戰爭?,建議先行閱讀。
------
好的,讓我們開始吧👇👇👇
帶孩子出門是戰爭,但孩子生病時,才是家長的真正地獄模式。
原本還活蹦亂跳的孩子,突然開始咳嗽、發燒,
你本來想說「應該沒事吧」,結果半夜燒到 39.5°C,
這時候,世界瞬間變成一場惡夢——
⸻
第一關:孩子半夜發燒,家長 24 小時待命
晚上 11 點,孩子開始發燒。
你內心自我安慰:「可能只是小感冒,應該睡一覺就好。」
半夜 1 點,燒到 38.5°C,開始哭鬧不安。
半夜 3 點,溫度飆到 39°C,連續驚醒、哭得撕心裂肺。
此時,你完全不敢睡,開始進入全戰備狀態:
- ✅ 物理降溫,拿毛巾反覆擦拭。
- ✅ 拿出溫度計,每 30 分鐘測一次體溫。
- ✅ 查網路:「燒到 39 度,要送醫嗎?」
- ✅ 看孩子的精神狀況,心裡瘋狂糾結:「要不要現在衝急診?」
家長最怕的,就是這種燒不退、病因不明、半夜發作的狀況。
你知道嗎?
有時候爸媽帶孩子去急診,不是因為他們「大驚小怪」,而是因為——如果在家裡錯過了什麼關鍵警訊,後果根本不敢想,我小兒子就是這樣,發現發燒正在準備餵退燒藥時「熱痙攣」,直接送急診,從此留下陰影。
⸻
第二關:衝急診,卻發現這場災難才剛開始
你抱著發燒的孩子,凌晨 3 點衝進醫院,結果一進去才發現,急診室已經是人滿為患的戰場(醫務人員是真的辛苦)——
- ✅ 孩子哭聲此起彼落,整間診間像是嬰兒合唱團。
- ✅ 候診時間 3-4 小時起跳,輪到你時,天都亮了。
- ✅
診間醫生已經連看 100 個病人
,語氣冷漠:「普通病毒感染,回家多休息。」 - ✅ 你問:「有需要驗血嗎?」醫生一臉不耐:「小孩生病很正常,家長不要太焦慮。」
- ✅ 開完藥後,你帶著還在發燒的孩子回家,心裡卻還是忐忑:「真的沒問題嗎?」
這時候,你突然明白,為什麼有些爸媽寧願「燒到極限」才願意送醫。
因為這場急診之旅,對家長來說,是另一場身心俱疲的折磨。
⸻
第三關:餵藥大戰,家長的精神徹底崩潰
醫生開完藥,家長心裡想:「好,接下來只要乖乖吃藥就會好。」
結果,這只是新一輪的戰鬥開始——
- ✅ 孩子一看藥水顏色,直接大哭:「我不要!」
- ✅ 拿湯匙哄:「就一口而已,乖~」結果嘴巴緊閉,怎樣都不肯張開。
- ✅ 硬灌進去?直接吐出來,外加嘔吐反應,一切歸零。
- ✅ 你試過糖果獎勵法、故事引導法、變魔術法……統統沒用!
- ✅ 最後你選擇硬上,兩個大人按住一個小孩,眼淚鼻涕一起飛,戰況慘烈。
等到藥終於灌進去了,家長已經心力交瘁,孩子還用委屈的眼神看著你,彷彿你才是惡人。
但沒辦法,這是唯一能讓孩子好起來的辦法,你心裡明白他不懂,但那一刻,你還是覺得自己像個壞人。
⸻
第四關:病還沒好,輪到爸媽倒下
孩子發燒好幾天,半夜哭鬧、白天照顧,家長已經連續失眠好幾天,你安慰自己:「再熬一下,孩子快好了……」
結果,孩子終於退燒,換你開始發燒。
- ✅ 喉嚨痛到吞口水都像吞刀片。
- ✅ 肌肉痠痛,整個人像被車碾過。
- ✅ 頭痛發燒,但孩子依然活力充沛:「媽媽,陪我玩!」
- ✅ 你想躺下來休息,孩子開始敲打你:「起來~起來~」
這時候,你終於明白,原來生病本身不可怕,帶著孩子生病才是真正的酷刑。
你試著跟另一半說:「能不能讓我睡一下?」
但對方也已經被折磨到不成人形,靠在沙發上閉著眼睛說:「你也先顧一下吧……」
兩個大人病懨懨地在客廳躺屍,
家裡唯一還有體力的,就是剛剛才康復的孩子。
⸻
結語:孩子生病時,家長真的連崩潰的時間都沒有。
你可能會想:「小孩生病不是很正常嗎?」
是,沒錯,
但「小孩生病」這件事,不是單純的醫療問題,
而是對家長的身心折磨、耐心考驗、體力極限挑戰,
是一場沒有人會幫你接手的超高壓戰役(如果你有後援,那我恭喜你,但你還是要輪替,不然後援也會往生)。
最可怕的是,孩子好了沒幾天,
又開始從幼兒園帶回來新的病毒,這一輪又要重來一次。
所以,如果你身邊有家長,孩子生病時,不要再對他們說——
「你只是帶個小孩,為什麼弄得這麼累?」
「孩子生病很正常啊,不要大驚小怪。」
請換個方式,對他們說——
「你還好嗎?飯要好好吃。」
「你休息一下吧,我幫你顧一下孩子。」
因為孩子生病的時候,家長需要的從來不是「冷知識」,而是哪怕一點點的支援和關心。
但你知道嗎?比起孩子感冒發燒,有一種病,才是真的讓家長崩潰到無法承受……
這,就是我們下一篇要談的——
「孩子生病不可怕,真正讓家長絕望的是這種狀況……」
我們下篇文章見。
我始終相信,有些事情,不是用價值衡量,而是用「影響力」累積福報。
讓更多人看見,或許就能讓某個迷惘的靈魂找到方向,讓某個努力不被看見的人得到啟發,讓某個在現實中掙扎的人,感受到一絲光。
智慧能變現,但善意更能積福。如果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那麼,這光就沒白閃爍。✨
持續輸出不易,如果您想支持請參考更多文章方案如下👇👇👇
🌟 點亮計畫 | 讓你的支持,成為一束光 🌟
一篇文章,照亮一個想法;你的支持,點亮更多人的生命。
✨ 加入「點亮計畫」,你將獲得:
📖 每週 5 篇專屬文章+不定期專文
🔹 探討 人性、感情、金錢、成長,每天都有新的啟發
🔹 透過 故事與真實經歷,幫助你在人際、愛情、生活中更清晰、更有方向
———
📍 極光計畫 | 給還在愛裡游移的靈魂
🔹 理解病態型依戀,學會與愛共存,不再因恐懼推開重要的人
📌 每月至少 6 篇深度專文,探索愛與關係的底層模式
———
📍 金星計畫 | 成功的底層邏輯,真正值錢的思維 💰✨
🔹 看透賺錢、職場、選擇、資本遊戲的真相
📌 每月至少 6 篇深度專文,破解財富與成功的關鍵
———
🌟 恆星計畫 | 深度鐵粉專屬 🌟
🔹 擁有「點亮計畫」的全部內容
🔹 享有「恆星計畫」的專屬特權
———
🚀 宇宙計畫 | 自由抖內,解鎖全部內容
💎 你的支持,將點亮更多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