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洲熱帶森林適應性無法跟上氣候變遷速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前言

之前滿常和朋友玩一款桌遊,優勢物種。需要不斷調整所扮演物種的適應能力,好成功存活在冰山持續擴大的冰河時期。

當前的現實世界是反過來,溫度慢慢地升高。在自然迭代的過程中,森林會逐步調整子代性狀特徵,盡可能去適應未來的環境。但在超過四十年的追蹤研究中,發現了森林的成長變化速度,跟不上實際升溫速度以及減少的降水量。

森林本身碳匯所產生的貢獻程度,很有可能會逐步降低

研究背景

熱帶美洲地區正經歷快速的氣候變遷,這對當地複雜的森林生態系統構成了嚴峻的挑戰。到2100年,該地區的一些氣候模型預測溫度將上升多達約4°C,降水量將減少近20%。這將導致現有的物種組合暴露於它們從未經歷過的氣候條件中,進而可能篩選出適應這些未來氣候但與目前觀察到的不同的植物群落。面對氣候變遷帶來的威脅,理解這些複雜生態系統適應變化和生存的能力相當重要且迫切。研究指出,環境條件、植物表現和物種分布之間的關係受到物種功能性狀的調節。

儘管氣候變遷已經影響到熱帶美洲植物群落的生存和分布,但目前尚不清楚物種豐度和分布的轉變如何轉化為功能組成的變化,以及在過去半個世紀中,面對更溫暖、更乾燥和更不穩定的氣候,已經發生了哪些功能變化。此外,這些功能轉變是否與氣候變遷的方向一致,以及功能性狀變化的速度是否能跟上氣候變遷的步伐或滯後,這些問題仍然不清楚。

為了填補這些知識空白,本研究透過分析過去40年間熱帶美洲森林中由於存活、新生長和死亡樹木組合的動態而發生的樹木群落性狀變化。其中,存活的樹木組合被認為具有可能更適合現有氣候條件的性狀,新產生的組合則由具備可能更適應新氣候條件的性狀的個體組成,而死亡的組合可能代表了不具備足夠適應氣候變遷能力的個體。研究還量化了觀察到的性狀組成變化是否足以跟上迄今為止的氣候變遷。

總之,研究的背景脈絡在於理解熱帶美洲森林在快速氣候變遷下的適應能力,特別關注植物的功能性狀如何變化以及這種變化是否足以應對氣候變遷的挑戰,從而評估這些高生物多樣性生態系統的未來脆弱性。

研究方法

  • 長期森林監測資料的分析:研究團隊分析了來自 415 個長期森林樣區的紀錄,這些樣區由 RAINFOR 和 MONAFOR 網絡以及 ForestPlots.net 元網絡的貢獻者監測超過 40 年(1980 年至 2021 年)。這個龐大的資料集包含了超過 25 萬棵樹木的物種鑑定、大小、新生長和死亡等資訊,涵蓋了從墨西哥到巴西的熱帶森林,包括海拔 <700 公尺的低地森林和海拔 >700 公尺的山地森林。這些森林分布在廣泛的氣候和土壤條件下,並且在過去幾十年經歷了顯著的氣候變化。
  • 植物功能性狀資料的整合:研究結合了森林監測資料以及12 種可能與應對氣候變遷相關的植物功能性狀的測量。這些性狀包括光合作用能力 (Asat)、葉片化學成分(葉片 C、N 和 P 含量)、葉面積、比葉面積 (SLA)、葉片鮮重 (FM)、葉厚度、落葉物種的豐度 (DE)、成樹最大高度 (Hmax)、木材密度 (WD) 和種子質量 (SM)。這些性狀數據來自合作夥伴的現地採集、全球生態系統監測網絡 (GEM)、Forest-Plots、以及植物資訊與生態網絡 (BIEN)、TRY 植物性狀資料庫和 Díaz 等人的資料庫。
  • 群落加權平均 (CWM) 性狀的計算與分析:研究人員計算了每個樣區每種植物功能性狀的群落加權平均值 (CWM),其權重是物種的相對胸高斷面積。這種方法考量了不同物種在群落功能中的相對重要性。研究針對完整樹木群落(胸高直徑 ≥ 10 公分的活樹)以及存活(survivor)、新生長(recruit)和死亡(fatality)的樹木組合分別分析了 CWM 的變化。存活組合指的是在連續兩次調查中都存活的樹木;新生長組合指的是在後續調查中新達到 10 公分胸高直徑的樹木;死亡組合指的是在前一次調查中存活但在後續調查中死亡的樹木。
  • 性狀-環境關係的建模:為了理解氣候如何驅動熱帶美洲森林的性狀分布,研究人員建立了長期(1980 年至 2021 年)的性狀-氣候關係模型。他們將每個群落功能性狀的 CWM 作為相關且很大程度上不相關的氣候驅動因素(年平均溫度 (Tmean)、年平均蒸氣壓虧缺 (VPDmean)、年平均最大氣候水分虧缺 (MCWDmean) 和標準化降水蒸散指數 (SPEI12))的加性效應函數進行建模,並考慮了森林類型(低地或山地)之間的交互作用。模型中還包含了土壤特性(陽離子交換容量 (CEC)、pH 值以及黏土和砂的百分比)。
  • 性狀組成隨時間變化的分析:研究人員計算了完整群落以及存活、新生長和死亡組合中每個性狀 CWM 的年變化率 (Dr)。他們使用貝氏估計方法檢驗了這些變化率是否顯著異於零,並比較了低地和山地森林之間的變化差異。
  • 氣候變遷追蹤的評估:為了評估觀察到的性狀組成變化是否足以追蹤氣候變遷,研究人員比較了觀察到的性狀變化與基於歷史性狀-環境關係預期的性狀變化。他們首先利用 1980 年至 2005 年的資料建立性狀-氣候關係模型,然後使用這些模型預測在過去 40 年觀察到的氣候變化情景下,性狀 CWM 應該發生的變化。觀察到的變化與預期變化的比率被用來衡量森林性狀追蹤氣候變遷的程度。這項分析針對完整群落、存活和新 recruit 組合進行,但不包括死亡組合。

研究成果

  • 性狀-環境關係在低地和山地熱帶美洲森林中普遍相似。研究發現,對於大多數研究的性狀而言,其與環境的關係在低地和山地熱帶美洲森林中是相似的。
  • 低地森林的更多群落性狀展現出顯著且較大的變化。相較於山地森林,低地森林在更多分析的群落性狀上呈現出顯著且幅度較大的變化。這可能與低地森林經歷了更快速的乾燥氣候有關。
  • 存活和完整群落的落葉性狀增加,伴隨著光合作用能力增強和葉面積與葉厚度減少。在整個研究區域的存活和完整樹木群落中,落葉物種的豐度呈現增加的趨勢,同時伴隨著葉片光合作用能力的增強以及葉面積和葉厚度的減少。這可能是一種適應更溫暖和乾燥氣候的方式。
  • 低地森林的新生樹木群落的落葉性狀、葉氮含量和木材密度呈現下降趨勢。然而,在低地森林的新生樹木群落中,落葉物種的豐度、葉氮含量和木材密度平均而言呈現下降的趨勢。這顯示了現有成熟森林和未來森林組成之間潛在的性狀空間脫鉤
  • 完整樹木群落和存活樹木群落的大多數性狀變化速度遠低於維持與氣候平衡所需的速度。研究指出,完整樹木群落和存活樹木群落的大多數性狀變化速度僅為維持與氣候平衡所需速度的一小部分。這表示這些森林的功能特性正越來越跟不上氣候變遷的步伐。
  • 新生樹木群落展現出最佳的氣候追蹤能力。相較於存活和完整群落,新生樹木群落的性狀變化更能追蹤氣候變遷。儘管如此,即使是新生樹木群落,其性狀變化速度對於大多數性狀而言,仍然不足以完全跟上氣候變遷。新生群落平均展現了低地森林約 21.8% 和山地森林約 17.5% 的氣候追蹤率(僅考慮朝預期方向變化的性狀)。
  • 氣候(特別是溫度和水分有效性)是森林性狀轉變的決定因素。模型分析顯示,溫度和水分有效性的變化顯著影響了森林的性狀組成,且低地和山地森林的響應存在差異。
  • 物種交互作用和動物消失等其他因素也可能影響群落平均性狀的變化。例如,動物消失可能影響種子散播特性,進而影響種子質量的變化。
  • 熱帶美洲森林的樹木物種組成和功能特性正日益與當地氣候失衡。這種失衡可能會增加森林對進一步氣候變遷的脆弱性。

研究貢獻

  • 量化熱帶美洲森林在過去 40 年中的功能性狀變化及其速率。研究利用長期的森林監測數據和植物功能性狀數據,系統地分析了不同海拔和不同樹木生命階段的性狀變化趨勢。
  • 評估熱帶森林群落追蹤氣候變遷的能力。研究創新地比較了觀察到的性狀變化與基於歷史性狀-環境關係預期的變化,從而量化了森林適應氣候變遷的滯後程度。
  • 揭示了不同樹木組合(存活、新生、死亡)在功能性狀變化中的不同作用。這有助於理解群落功能變化的潛在機制,例如存活樹木的生長、新物種的加入和不適應物種的死亡。
  • 強調低地和山地森林在應對氣候變遷方面的差異。研究發現低地森林在性狀變化方面更為顯著,這對於制定有針對性的保育策略至關重要。
  • 強調了僅依賴現有樹木的演替和新生長的加入可能不足以使熱帶森林快速適應氣候變遷的挑戰。研究暗示了物種內部的變異性和表型可塑性可能在未來的適應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但也指出這些機制可能無法跟上快速的氣候變化。

本研究的重要意義在於提醒人們,熱帶美洲這個全球生物多樣性熱點的森林生態系統,儘管正在發生變化以應對氣候變遷,但其適應速度遠遠落後於氣候變遷的速度,這將對這些重要生態系統的長期生存能力構成嚴峻的挑戰

相關文章

歡迎留言分享,也期待你追蹤並加入沙龍,一起關心氣候變遷與碳移除。

與這個主題相關的文章連結整理如下:

生物多樣性:TNFD、自然基礎解方與永續發展策略

如果自然碳匯停止運作,會怎麼樣?

想種樹賺碳權之前,先了解一下什麼是自然氣候解方吧

微軟投資印度造林專案,推動亞太最大碳移除交易

林業碳權:永續林業的 IFM

林業碳權:重新造林的 ARR

林業碳權:減少毀林的 REDD+

印尼淨零路線:能源轉型和雨林碳權

ICVCM核可三項REDD+方法學,更公正可信的森林保育碳權來了

東南亞濕地碳匯潛力與減碳策略研究

生態系統復育後的土壤碳匯變化研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12
非洲南部調適規劃的氣候科學挑戰與展望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5/02
植樹偏見如何阻礙其他碳移除技術的發展?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2
西非首個 ICVCM 認證碳權專案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21
改良式森林經營碳權專案:方法學協議比較與潛在風險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細雨徐行-avatar-img
發文者
2025/04/08
avatar-img
細雨徐行的沙龍
25會員
238內容數
分享氣候變遷與環境政策主題。 增廣見聞之餘,讓生活產生更多洞見。 如果有想了解的新知、產業資訊、相關主題內容等, 都非常歡迎在文章中留言讓我知道。
細雨徐行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22
位於西非布吉納法索的 Tond Tenga 專案,是全球首個符合 ICVCM 核心碳原則 (CCPs) 的碳權專案,由 Verra 註冊並採用其開發的 VM0047 方法學。此專案預計 40 年內移除 370 萬噸碳,並透過社區參與改善當地。此案例展現出社群主導、兼顧社會與生態效益的碳市場正向影響。
Thumbnail
2025/04/22
位於西非布吉納法索的 Tond Tenga 專案,是全球首個符合 ICVCM 核心碳原則 (CCPs) 的碳權專案,由 Verra 註冊並採用其開發的 VM0047 方法學。此專案預計 40 年內移除 370 萬噸碳,並透過社區參與改善當地。此案例展現出社群主導、兼顧社會與生態效益的碳市場正向影響。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改良式森林經營 (IFM) 碳權專案的碳排放量計算方法及其準確性。回顧了ARB、CAR 及 ACR 等機構的 IFM 方法學協議,並比較分析其在基準線設定、額外性評估、洩漏處理、持久性要求和碳會計方法等方面的差異,指出許多現有協議存在過度計入額度和非保守方法規則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4/21
本篇文章探討改良式森林經營 (IFM) 碳權專案的碳排放量計算方法及其準確性。回顧了ARB、CAR 及 ACR 等機構的 IFM 方法學協議,並比較分析其在基準線設定、額外性評估、洩漏處理、持久性要求和碳會計方法等方面的差異,指出許多現有協議存在過度計入額度和非保守方法規則的風險。
Thumbnail
2025/03/29
本文介紹生物多樣性抵換作為減輕開發衝擊的機制,其有效性為何普遍不佳且具爭議。儘管如此,在缺乏更好替代方案的情況下,抵換及其類似機制對於阻止和扭轉自然損失仍然必要。改善抵換實踐的阻礙,主要來自對改革的抵制和政治經濟因素。避免生物多樣性影響仍是首要之務,而提升抵換政策的嚴謹性和完整性將是關鍵所在。
Thumbnail
2025/03/29
本文介紹生物多樣性抵換作為減輕開發衝擊的機制,其有效性為何普遍不佳且具爭議。儘管如此,在缺乏更好替代方案的情況下,抵換及其類似機制對於阻止和扭轉自然損失仍然必要。改善抵換實踐的阻礙,主要來自對改革的抵制和政治經濟因素。避免生物多樣性影響仍是首要之務,而提升抵換政策的嚴謹性和完整性將是關鍵所在。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2013麻瘋樹種子盆栽 更新日期:113.08.08
Thumbnail
種植方式參考:2013麻瘋樹種子盆栽 更新日期:113.08.08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自從人類在一萬多年前開始務農之後,就一直在對生態系統發生影響。在大面積的土地上種植單一農作物,會降低當地的生態多樣性,更不用提為了保證收穫而進行的施肥、除蟲與除草了。 而隨著人類從一個地區遷移到另一個地區,人們也會帶著自己的「農業包裹」一起移動。這些植物的移動,對在地植物會造成什麼影響呢?
Thumbnail
我真是看樹到了一個著迷的地步。 從樹幹的粗細,以及樹皮的濕潤程度,來推想這棵樹可能經歷了哪些氣候。再往上看看樹幹上有沒有攀附藤蔓植物,這通常發生在較粗壯的樹身上,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某些樹受到藤蔓植物的青睞,我並沒參透。 之前聽一個廣播節目,介紹一個職業,叫做樹醫生,她說某些樹會分泌酵素來抵禦有害
Thumbnail
我真是看樹到了一個著迷的地步。 從樹幹的粗細,以及樹皮的濕潤程度,來推想這棵樹可能經歷了哪些氣候。再往上看看樹幹上有沒有攀附藤蔓植物,這通常發生在較粗壯的樹身上,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某些樹受到藤蔓植物的青睞,我並沒參透。 之前聽一個廣播節目,介紹一個職業,叫做樹醫生,她說某些樹會分泌酵素來抵禦有害
Thumbnail
擁有金色光芒的小樹苗,跟其他樹一點都不一樣。它,會有自我接納的那一天嗎?
Thumbnail
擁有金色光芒的小樹苗,跟其他樹一點都不一樣。它,會有自我接納的那一天嗎?
Thumbnail
以前是讀景觀系,說什麼也跟植物蠻有相關, 但從來沒什麼興趣種植栽或養活植物, 因好同事兼好朋友K搬來我的住家附近, 要在新家注入一點植栽景觀, 就突然我也一起買了一株植苔球, 本座是秘魯銀幣鐵線蕨,好複雜的名字, 喜水但不能過濕會爛根, 要通風又不能吹風,也不能太熱, 以為是
Thumbnail
以前是讀景觀系,說什麼也跟植物蠻有相關, 但從來沒什麼興趣種植栽或養活植物, 因好同事兼好朋友K搬來我的住家附近, 要在新家注入一點植栽景觀, 就突然我也一起買了一株植苔球, 本座是秘魯銀幣鐵線蕨,好複雜的名字, 喜水但不能過濕會爛根, 要通風又不能吹風,也不能太熱, 以為是
Thumbnail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Thumbnail
樹木還有愛,例如山毛櫸樹與橡樹們,就會突然在某年春天爆發式地一起開花結果,曬恩愛的程度不亞於社群平台上的人類。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